《地产内参》栏目由腾讯房产运营出品,旨在复盘房地产行业内每天的要点资讯信息,成为勤劳的地产人人手一份的资讯参考。
今日热点速览:
买房花60万合同上只写51万多,8.1万元“信息服务费”是茶水费吗?
花60万元买房子,购房合同显示价格为51万多元,另外的8万多元变成了中介公司的信息服务费。江夏区光谷青年汇业主潘先生反映,几十位购买了该楼盘商品房的业主都遇到了类似情况。
潘先生反映,2018年7月,他陪妻子徐女士在位于江夏藏龙岛的光谷青年汇项目购买了一套房子。房屋为办公用房,面积为38.77平米,售楼员熊女士给出的价格约为1.5万元每平方米。当时,他签订了一份认购单,上面标注合同价款为51.8万余元,余款为8.1万余元。双方还约定,徐女士7月10日交付定金2万元,12日交付剩余款6.1万余元。另外,徐女士还应于12日缴纳首付款26.8万余元。
上海“拆二代”的悲惨结局:一夜暴富是爽,但你接得住吗?
之前,看到了一个“拆二代”的故事,很是唏嘘。
主角叫阿荣,他是上海本地人,在南桥有一套房子,后来父母的老房子拆迁,又分到了两套房子。
几乎与此同时,他父亲的五金厂又遇到拆迁,又分到了大量的拆迁补偿款。
大家想想,这是在上海,手握三套房子,还有大量现金,妥妥的人生赢家,靠拆迁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机会。
本来阿荣是一个很普通的上班族,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结婚买房还欠了13万的房贷。
生活说不上是大富大贵,但是也挺幸福,每天陪陪孩子玩闹,生活很稳定。
这个平静的生活,都随着阿荣的一夜暴富被完全打破。
手里有了钱之后的阿荣,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再也无法忍受像上班那样,一点一点地赚钱,也再也回不去那种规律稳定的生活。
房租拐点下的长租公寓困局:房东加入400多人的维权群租客首遇续约不涨价
“房东想来看看房子。”7月的一个周五,正在上班的赵迅突然接到了自如管家一条有些莫名其妙的信息。
赵迅在北京石景山一处自如公寓已经租住3年,主卧房租从2200元/月涨到2600元/月的这些年里,除了交租,他和自如、房东甚至是室友间可以说毫无联系。
房东夫妇到来后询问赵迅房间的租金,在得到回复后,房东夫妇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如果我们和自如解约,你们愿意按照现在的价格继续住这里吗?”
这段时间,一些长租公寓企业试图压下他们当初高价收来的房子,但房东和租客并不愿意束手就范,于是三方上演了一出见招拆招的戏码。
这座城市房租亚洲最贵!是上海两倍,现租金暴跌20%,发生了什么?
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香港私人住宅租金指数报179.4,按月升0.5%,终结此前连跌9个月的租金下滑趋势,据统计,今年前6个月租金指数跌幅高达5.4%,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7%。
不少香港酒店推出长期住宿计划,以长租吸纳部分上班族等不同需要的租客。房价低至平时的1/3,“加上设备齐、服务好,吸引不少住得比较远的上班族,或屋企要装修的家庭。”旅游业立法会议员姚思荣早些时候表示。据悉,部分酒店的入住率因此由以往的不足10%,增到20%至30%,个别入住率高达50%至60%。
“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租赁托管中的这些“怪象”你知道吗
16日上午10点过,浙江人范先生和重庆人王女士约好了在渝中区石油路见面。房子租出去了两个多月,这还是房东和租客的第一次会面,而当天他们要去找的这家名为“重庆首资科技有限公司”的房屋租赁托管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高进低出”“长收短付”……这些租赁托管公司的操作,无疑使得房东和租客们面临各类纠纷和矛盾风险。日前,重庆市房地产协会、渝中区住建委等部门也下发“温馨提示”,呼吁市民防范这类经营模式。
多城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 “逢热必调”成市场隐形规律
7月以来,已有包括东莞、杭州、宁波、深圳、南京等在内的8个热点城市相继发布了楼市调控收紧的政策,掀起了全国新一轮的调控政策收紧潮。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将更具差异化、主动化和联动化”。
大理北京湾八百户延期交房约3年 管委会:已拨款开工、年底交付
近年来,云南大理逐渐成为全国生态宜居的一张特色名片,其中大理洱海边的海东区域也吸引了众多购房者前来置业。然而,该区域北京湾项目的部分购房者,却因开发商数次交房延期而陷入艰难维权之中。他们中“等待”最长的人,已经买房7年多,但仍未能收房。
乌鲁木齐:及时对部分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
乌鲁木齐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乔毅在新疆20日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称:“疫情防控期间,为最大程度减轻受疫情影响的缴存单位和职工的资金压力,我们及时对部分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
杭州严打房产“骗购”行为 德信地产旗下项目踩雷
“只要看中房子,可以花钱代办社保,搞定购房资格……”这句出现在很多楼盘的营销说辞,是房地产市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代表之一。
近日,有7户家庭在杭州市余杭区一处楼盘进行线上登记买房时被房管部门检查发现,提供的无房证明造假。该7户家庭当即被取消摇号资格,并且一年内不能在杭州市内任何房地产项目参与摇号买房。
房地产融资 “三道红线”盛传之下:下半年融资如何走?
两次高层会议喊话房地产,释放政策收紧信号,外加多个城市接连从需求端、土地供给端加码楼市调控,市场猜想下半年房地产融资政策将收紧。
近日,网传监管部门出台“345新规”,旨在控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8月19日有媒体进一步报道,央行、住建部将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8月20日起在北京面谈,或为了解行业对融资新规的反应。“345新规”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对于房企影响几何?下半年房地产融资是否会收紧?
我爱我家2020年上半年营收下降三成 净利润下滑近九成
8月20日,我爱我家(000560)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我爱我家实现营业收入393,271.2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75%;实现营业利润7,259.1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6.69%;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41.4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9.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371.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0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916,804.31万元,较期初下降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5,675.09万元,较期初下降1.19%。期末资产有息负债率为13.24%,较同期下降1.16%。
172轮竞价 远洋22.66亿斩获上海青浦宅地
今天下午,远洋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远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击败招商蛇口、金茂等三名竞买对手,以22.66亿元拿下上海青浦区徐泾镇新开横河南侧26-04、31-01地块。
据出让文件显示,该地块出让面积2.46万平方米,属于居住用地,起始价16.84亿元。经过172轮竞价,最终上海远闵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22.66亿元夺地,溢价率34.56%。
8月21日28城59宗地块出让,宁波、长沙、武汉等地有宅地出让
8月20日31城103宗地块出让,其中,包含住宅用地66宗。
京津冀区域:无宅地出让
珠三角区域:佛山宅地出让
长三角区域:嘉兴、宁波、绍兴有宅地出让
中西部区域:长沙、武汉有宅地出让
合肥9宗宅地引数十家房企参战!龙湖,联发、上坤、祥生、佳源夺地
8月20日,合肥迎来9宗地块出让,出让面积总计47.57万㎡(折合713.53亩),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土拍吸引着几十家房企的到场,不妨看到万科、碧桂园、中海、融创、华润、金地等全国性品牌房企的身影。
今天这场土拍,也是8月份迎来的首场土拍盛宴,这场土拍硬战地块分别位于肥西县、肥东县、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本次土拍分为五场,在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肥西县、蜀山区两地多宗地块吸引这十余家房企参加。
业绩“虚胖” 折戟上广深 中骏集团小股操盘“后遗症”频现
瞄准千亿目标,中骏集团在疾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但是弯道超车的背后注定的是风险与飓风的相生相伴。
8月19日晚间,中骏集团发布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0上半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增长8.2%至约人民币400.76亿元。收益增长45.2%至约人民币151.35亿元。期内溢利增加14.7%至约人民币25.17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溢利增加19.2%至约人民币18.41亿元。
年度目标完成率达53%,刚刚闯过目标“红线”,净负债比率为68.3%,一切看似欣欣向荣,但据腾讯房产查阅年报发现,合营及联营公司的销售额却在总销售额中占比超过一半,增利速度远低于增收“速度”,这成为中骏半年业绩令人诟病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