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古茶,能打破茶企上市难僵局吗?
DoNews
2023-11-10 19:14:16

原标题:澜沧古茶,能打破茶企上市难僵局吗?

撰文 | H.H

题图 | 文心一格

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中国茶已经有千年传奇历史;但在A股市场上,却始终没有一家中国茶企冲出重围。

过去的十多年间,茶企扎堆IPO,从安溪铁观音到华祥苑、七彩云南,再到近两年中国茶叶、八马茶道,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茶企先后在争夺“A股茶叶第一股”的战场上折戟。时至今日,仅剩澜沧古茶这唯一一家还在排队等着IPO的茶企。

结合最新消息来看,经过多次冲击上市,澜沧古茶已经于近日正式通过聆讯,即将登陆香港交易所。

图源:澜沧古茶招股书

随着IPO结果正式公布日期的逼近,澜沧古茶究竟能打破前述茶企上市中止的魔咒,又该如何讲好自己的资本化故事,再度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

一、A股,港股都容不下茶企?

澜沧古茶的品牌历史可追溯到1966年,当时杜春峄还不是澜沧古茶董事会主席和创始人,她来到景迈山学习种茶和制茶技术,并成为了澜沧县茶叶厂的一名员工。

好景不长,1998年由于茶厂经营不善而宣布破产,杜春峄带领82名下岗失业工人自发筹集了39万元资金,组建了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自此,一段下岗女工再就业,白手起家逆袭的励志故事拉开序幕。

随后二十几年,在杜春峄领导下,澜沧古茶以景迈山古茶园为依托,构建了1966、茶妈妈及岩冷三大产品线,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其中 1966 专注经典普洱茶的产销,是公司的业绩基石,收入占总营收达七成。在此基础上,澜沧古茶凭借“养护古茶树高达4000多株、3年内不采摘鲜叶、不制作茶叶”等品牌故事,成功获得了市场关注。

图源:澜沧古茶微信公众号

翻看往期招股书,澜沧古茶的盈利能力十分喜人。2017-2021年,澜沧古茶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2017年营收2.5亿,2019年3.77亿元和2021年的5.59亿,净利润分别为0.59亿,0.81亿和和1.29亿;2022年营收虽然达到了4.63亿,但净利润却跌至7000万。

虽然业绩略有波动,但澜沧古茶的毛利率却一如既往的稳定,2020年甚至一度高达70%。作为对比,八马茶业毛利率为53%,中茶股份38%更是只有澜沧古茶的一半。

只可惜堪称“暴利”的澜沧古茶,却迟迟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上市之路一波三折。2020年6月,澜沧古茶曾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经过了一整年排队,上市审议的前一天宣布撤回申请材料。直到今年8月,澜沧古茶重新提交上市申请、更新招股书,转战港股。

澜沧古茶碰壁背后,是茶企上市艰难的缩影。同一批冲击IPO的茶企,八马茶业和中国茶叶也十分坎坷,八马茶业在2018年4月终止新三板挂牌后转战深交所,然而2021年10月完成首轮问询后却中止上市,2022年4月恢复上市审核后又在今年上半年再次申请中止;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中国茶叶身上,2020年6月递交申请后便陷入了长期沉寂,直到今年6月30日才恢复发行上市审核程序。

截至目前,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传统茶企,仅有港股的天福茗茶一家。此次,随着证监会对澜沧古茶备案信息的确认,公司有望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名副其实的“普洱茶第一股”。

二、为什么茶企上市难?

“资本不爱茶”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今年9月,八马茶业再次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这是八马茶业十年来第三次闯关IPO失败,也是第二次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业内人士认为,此次IPO迟迟未进入问询阶段,是因为其行业定位、创新能力和销售模式都备受质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整个行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10亿元,从数据上来这是一门大生意,但为何迟迟没能走出一家茶叶届的“茅台”呢?

图源:艾媒咨询

首先,这个行业太过于分散,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有品类无品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要从茶叶生产采集流程说起。

本质上茶树种植属于农产品,有三大显著特点:1)过于依赖自然条件,排水、降水、温差、光照、土壤等都得看天吃饭,存在不确定性;2)茶叶行业目前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茶叶生产和加工仍主要以人力为主,成本较高;3)没办法形成规模效应。这就导致了种植规模小、供应秩序乱、品牌分散等缺陷,长期存在于茶叶供应链中。

其二,高产量、低消费的特点,使得国内外缺乏高价值增长空间。

茶叶想要做成一门大生意,原料仅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按照微笑曲线原理,茶叶不仅要稳抓上游生产流程和工艺,推进研发设计,还得稳抓下游的市场营销与服务。

就目前茶叶市场而言,国内外消费增量触及到天花板,并不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1年-2022年期间全国茶叶产量一路走高,即便受到了疫情影响,2022年茶叶产量依旧达到了334.21万吨。

相比之下,茶叶内销及出口都露出了增长乏力的势头。2020年内销总量220.16万吨,2022年内销总量却只有239.75万吨,三年间销量增长低于20万吨;内销低迷的同时,我国茶叶出口至今未能突破50万吨关口。尽管曾在2014年迎来了快速增长期,但2020年下滑至34.88万吨后至今仍未恢复,2022年出口量仅仅有37.52万吨。

事实上,中国茶叶市场“增速放缓,产大于销”的现象已有多年。据《2022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干毛茶总产量为318.1万吨,同比增长仅有3.85%,此种市场环境下,资本对茶业赛道缺乏信心也在所难免。

其三,大量存货积压,严重挤压茶业市场的利润空间。

澜沧古茶2022年经营业绩的数据显示,公司在营收、毛利、净利等方面均出现下降,其中净利润同比近乎腰斩,净利润率也从2020年的30.3%降到如今15.2%。

这一方面源自于其经销模式的掣肘。与大多数茶企相似,澜沧古茶主要通过线下经销商来销售产品,除此之外还包括自营门店。然而通过招股书可以看出,2019-2022年间公司经销商门店从649家减少为508家,经销商的平均采购额也由2021年的85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66万元。

图源:澜沧古茶官方微博

尽管澜沧古茶方面给出去的解释是公司为实现提质增效,主动与业绩未能达到筛选要求的经销商终止关系。但从结果上看,这一决策难免对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澜沧古茶营收的不断扩大,存货及存货周转天数也始终维持在高位。根据招股书,澜沧古茶分别有存货4.7亿元、6.36亿元、7.84亿元,存货周转日数分别为1345日、1061日、1641日。据了解,澜沧古茶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及制成品。公司也表示,“只要存储得当,原材料毛茶及在制茶可以保存数十年。”

虽然普洱茶年头越久收藏价值越高。但专业人士表示,财务数据不清晰、产业链完整度不足,正是阻碍茶企上市的问题所在。这确实给澜沧古茶提了个醒,如果公司上市后存货水平大幅上升,那么其财务状况及现金流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三、守住“收藏”价值,还是拓新年轻人?

长久以来,普洱茶一直是澜沧古茶的核心业务板块。

普洱茶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能长期存放且越陈越香,价值也会随之提高。从整个营收体系来看,澜沧古茶对于普洱茶的依赖度相当之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普洱茶产品产生的收益计算,澜沧古茶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普洱茶公司,产品连续十年入选“云南省十大名茶”。

澜沧古茶旗下子品牌1966,主要销售普洱茶产品,每年在澜沧古茶的总营收当中贡献度超过70%。 例如在2021年,1966销售额为4.14亿元,占比高达74%。到了2023年上半年,澜沧古茶1966的收入占比维持在7成左右,毛利率为65.5%,继续保持公司业绩基石的优势地位。

圈内人士看来,普洱茶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所具备的“收藏”价值,甚至有人买上一饼普洱茶,就像冲进股市买了一只涨涨跌跌的股票。但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喝茶主要是从个人喜好出发来判断口感。

图源:澜沧古茶官方微博

公开信息显示,能够决定一饼普洱茶真正价值的因素其实有很多。除了原产地之外,还包括茶叶品相、树龄、发酵技术等,甚至就连保存时间和保存方式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例如对于大众化的茶产品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隔一年再去喝味道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已经不适合作为饮品只能另作他用。而保存得当的普洱茶,随着年份增加口感会多出一些奇特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澜沧古茶最贵能够卖到每公斤售价超7万元的原因。

事实上,由于普洱茶具备独特的收藏价值,通常年份和品种俱佳的产品就像飞天茅台在白酒中的地位一样,被当做“硬通货”来看待。很多消费者会本能认为普洱茶自身的属性更像是收藏品或礼品,而非消耗品,因此就普洱茶核心受众而言,更多集中在中青年消费群体。

不过包括普洱茶在内很多茶叶品类,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市场中缺少规范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一方面无法从源头量化古树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很多茶叶商家而言也不可避免面临着有品类、无品牌的困扰。

况且当行业还在忧虑品牌和成长性时,整个市场的风向也在不断产生变化。

事实上,由于传统的茶文化和饮茶方式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如今年轻消费群体即便购买普洱茶也会想直接跳过煮茶环节,更多偏向于饮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产品。向世人传播茶文化的重任,正逐渐向新茶饮等后起之秀们转移。

以10年前横空出世的小罐茶为例,为了能够将茶叶价格和价值透明化,10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茶叶向消费品转型。同时小罐茶还在2023年创立了“年迹”品牌,正式打入年份茶市场。

图源:年迹茶业官方微博

东方树叶旗下的青柑普洱更不必多说,2023年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热度和好感度一路走高,成为不少人首次接触普洱茶的饮品。如此局势下,再加上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的持续创新,原本售价较高的普洱茶正在以年轻人更能接受的方式攻城略地。

对澜沧古茶而言,想要打破资本市场对于传统茶企的偏见,倒是可以参考东方树叶的产品思路,积极探索新式茶饮的表现形式,同时尝试眼下正在聚集热度的无糖茶赛道。

若澜沧古茶成功上市成为“普洱茶第一股”,相信也能够给整个茶叶赛道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短债锁利 权益突围 理财公司应... “就目前来看,本轮降准降息落地后,理财产品资产端利率在短期内未出现明显下降,反而有所回升。实际上,今...
GTCFX:创新技术引领外汇交... 摘要: 发现GTCFX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彻底改变外汇交易,带您领略未来金融新趋势!了解更多,开启您的交...
原创 美... 据大河报报道,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白宫官员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电话会谈。稍早...
促进海外业务发展 牧原股份拟港...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港交所提交H股发行上市的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 牧原...
江苏银行宁波分行获批开业,分行... 5月26日,宁波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解散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全部资产、负债、业务、网点、员工及...
金荣中国:黄金震荡调整待走强 黄金开盘延续隔夜尾盘止跌回升之力,先行表现走强,但需进一步走强,仍需突破回落趋势线压力,否则将仍有再...
【投融资动态】大化国瑞B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26日公布的信息整理,辽宁国瑞新材料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额数亿...
比亚迪回应网传“一经销商集团暴...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以色列防长:已摧毁胡塞武装最后...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5月28日说,以军空袭也门萨那机场。 卡茨表示,此次袭击摧毁了胡塞武装仍在使用的最...
午报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涨跌不一,... 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5月28日讯,市场早盘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65...
16个区全覆盖!蔚来能源实现天... 2025年5月28日,蔚来换电站|天津和平安泊城市港湾正式启用,蔚来能源实现天津换电县县通,全市16...
机构席位买入968.59万 北... 每经讯,2025年5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胜业电气(920128,收盘价:39.52元)登上龙虎榜...
小红书虚拟赛道,保姆级流程拆解... 今天给大家带来小红书虚拟赛道,轻松10W+的详细流程拆解。 先上案例,这是在小红书卖简历模板套装,一...
北方华创大跌2.76%!华泰柏... 5月28日,北方华创股票收盘大跌2.76%,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
股民诉讼潮下的“护身符”,今年...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当监管重锤与诉讼浪潮共振,董事会的座椅...
【财经早晚报】字节将禁用第三方...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外新闻有: 1. 外交部:中国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4国试行免签 2. 工信部...
GTCFX: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 摘要: 探索GTCFX多元化产品组合,满足您的交易需求,实现投资目标的最佳选择。立即点击了解更多,开...
上汽大众成立动力系统新公司 含...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峰梅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文辉,注册资本10...
惠民消费券叠加世界美酒!宁夏·... 6月9日-11日,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国际葡萄酒名庄名酒展将在银川国际会展中...
基金分红:华夏合肥高新产园RE... 证券之星消息,5月28日发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夏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10亿美元... 5月28日,凯辉基金正式宣布旗下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圆满完成最终关账,基金管理规模达10亿美元,成为欧盟...
直击蓝晓科技股东大会:董事长高...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2024年,蓝晓科技(300487.SZ)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
总起价近20亿!深圳光明挂牌一... 粤进深 赵盼盼 5月28日,深圳光明区挂牌一宗宅地,宗地号为A509-0074,挂牌起始价19.94...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 5月28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
原创 A... 昨夜的美股高歌猛进,虽然这与A股的关系不大,但是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上涨跟我们多少还有些关联吧,比如说看...
原创 深...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近期,深蓝汽车可谓连遭舆论风波。...
原创 武... 武清,已经找到了楼市“甜区”。 今年以来,大打改善牌,核心地段的改善洋房掀起一股热潮。 城投春上...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