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共享小屋”“绿币银行”“社区养老”……11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安阳市北关区灯塔路街道光辉路社区,为切实服务辖区居民,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更幸福,该社区“新”意百出,亮点满满。
全省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阳市北关区结合实际,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广泛征求民意,致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走进光辉路社区的“共享小屋”,不足10平方米的屋内,冲击钻、扳手、卷尺等常用工具应有尽有。
社区居民志愿者刘军生是“共享小屋”的管理人。“‘共享小屋’是今年我们通过征求群众意见,由社区购置、群众自助建成的生活工具共享场所。”刘军生介绍,“共享小屋”成立的初衷是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实现你有我用、我有你用,共建小屋、共享温暖。
目前,“共享小屋”内共有各类生活工具96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63个。
为了让更多居民像刘军生一样参与辖区志愿服务,引领社区基层治理,该社区创办“绿币银行”党群积分超市,设计“绿币存折”,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赚”得积分,可兑换小礼品。
据介绍,“绿币银行”设置积分服务台、党员休闲吧、社区建设我来说、睦邻议事坪等特色功能区,打造集积分兑换、教育管理、关爱帮扶、民主议事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党员群众差异化需求。同时,还设置理论宣讲、平安创建、文明实践等7类35项积分项目,实行积分项目动态管理。
今年以来,“绿币银行”已累计调整优化积分项目7项42条,吸引57名志愿者参与到社区事务治理中,点燃“内引擎”,激发治理活力。
“我晚上负责巡逻工作,正好吃罢饭下楼转一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为社区作了贡献。”社区居民卢志英说。
为破解理论学习难题,该社区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明确党员中心户,组织开展“敲门行动”、网格巡访等,并广泛征求群众对社区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实现一切事务在网格解决的“一网通办制”,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与此同时,该社区与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和机构养老为依托、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全链式、多元一体”养老服务格局,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