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禹
近日,有媒体报道马云在阿里巴巴内网罕见发声,称“拼多多市值直接来到1855亿美金,相比我们的1943亿,差距仅80亿,着实吓一跳。”马云被这个事实震惊到“此刻难眠,也不敢想”。
是啊,谁能想到“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对此,马云表示,发帖一是用作自己的勉励,二是“期望和集团兄弟一起努力贡献点滴,超越回来。”
与此同时,还有一篇《轮到字节被挑战了》报道吸引了我,大意为字节跳动作为国内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互联网巨头,在高歌猛进的背后同样面临着最为惨烈的竞争。
(一)
一封简单的发帖和一篇报道,我们能感受到的,用一个词形容的话,那就是“焦虑”。
移动互联网潮起潮落,企业经营亦有顺逆之时,皆属正常现象。但从上述表述中,我能感受到时代的奋斗痕迹。
无论是马云“期望和集团兄弟一起努力贡献点滴,超越回来”的期待,或是字节跳动在各种夹缝中发展壮大后的危机意识,都透视出最基本的生存理念,也是众多屹立不倒的大企业的基本价值观,那就是奋斗。
当前,广播电视同样遇到发展瓶颈,传统意义上的发展理念和生存方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时代发展给当代广播电视人提交的一份不能逃避的命题作文。
问题是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境遇,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完成这份“广电答卷”?
(二)
我们先来看看广播电视的“家底”。《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2419.34亿元,同比增长8.10%。其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实际创收收入10668.52亿元,同比增长10.29%;与之形成对比的网络视听收入则大幅增长,达到4419.80亿元,同比增长22.95%。
目前,全国开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的机构6万多家,其中,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27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约5.7万家,持证及备案的网络视听机构2974家。
应当讲,广播电视如今的境遇并不算太差,我们只是面对从未遇到的困境感到有点茫然,突然发现有着几十年顺境发展的各种经验不再应验,而之前印刻在脑子里的各种发展模式顷刻间不再适用,没有什么比看不到方向更为苦恼。
对此,广播电视行业众多广电台按照媒体深度融合的总基调,进行了有效实践,涌现出芒果TV、看看新闻Knews、Z视介、荔枝新闻、闪电新闻、大象新闻等优秀视听平台,成为广播电视持续破局的主力军。
(三)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有部分广播电视机构仍然处于原地踏步阶段,甚至以躺平心态是面对困境和发展中的困难,并答曰“这是无法避免的系统性下行风险”。
目前,在省市县级广播电视机构有此心态的不在少数,并以“体制机制不顺”“市场环境不佳”为由,拖着干、躺平的现象层出不穷。市县级广电机构暂且不说,有的省级台也基本丧失了创新的动能,一年创作的新节目少之又少,甚至上星频道全年仅有1个新节目,导致受众群流失严重,收视率更是下滑到谷底。
从现实情况看,躺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事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这种心态断不可取。
在我看来,焦虑可以有,但信心要更足,要有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浴火重生的勇气和决心。那么,这份信心来自哪里?全国100万广播电视从业者就是这份信心的主要动能。
当然,有人会认为笔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在其位不知其难”。但是,我始终坚信,奋斗就会有希望。笔者为了知道新媒体到底是什么样子,毅然在最舒服的年纪和岗位,报社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创建《广电视界》,从如履薄冰到游刃有余,熬过多少个通宵已经数不清,但终究得到业界众多领导和广电人的认可,这份奋斗经历亦是明证。
我们并不否认现实环境下的创新之难,但只要坚守初心,做总比不做强。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释放年青人的活力和智慧,他们,才是广播电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