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翟卓、刘玉龙、王钊)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18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706亿美元,升幅为2.28%。
业内人士表示,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11月外汇储备数据反弹符合预期,而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债收益率承压明显以及我国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的背景下,12月外储规模或大概率继续上行。
美元指数下跌+资产价格上涨 11月外储规模增超700亿美元
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11月美元指数跌约3%,非美货币折算成美元后出现账面增值。同时,作为我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资产,当月全球债券价格普遍上涨,也带来了外储账面升值。此外,近期人民币汇率触底回升后部分企业加速结汇,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也可能是净买入状态。
2023年11月,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其中,美元指数(DXY)下跌3.0%至103.5,非美货币总体升值;同时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3.4%,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8.9%。
而除美元贬值外,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美联储紧缩预期缓解也是导致11月外汇储备增加的一项重要原因,近来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全球主要市场都出现了股债双升,带来了外汇储备的正估值效应。
“我们看到,11月外围环境回暖,再加上国内经济边际改善,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特别是交易价、中间价还有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偏离趋于收敛,同时市场预期也有所改善,外汇市场的交投趋于活跃,为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管涛说。
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月度增速由10月同比增长0.9%进一步提升至1.2%,连续两个月保持正增长,显示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总体来看,11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黄金储备已连续13个月提升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预计,我国12月外汇储备规模大概率将在11月的基础上继续上行,而支撑则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美国失业率以及国际油价大概率继续走弱的背景之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继续下行。二是近来美联储加息预期下降、降息预期上升,叠加欧元区制造业PMI有所反弹,美元指数大概率继续承压。三是12月贸易顺差还将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报7158万盎司,环比增加38万盎司,为连续第13个月增加,累计增持约894万盎司。
管涛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增持黄金,主要反映了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实际上这也是国际上的一种潮流。通过分散化的投资,可以平滑储备资产的账面价值波动,同时增强国际储备资产的安全性。
赵庆明指出,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多月增持,但当前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的占比仍相对较小,而且当前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也普遍看好未来金价走势,在此背景下适度增持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今年10月上旬以来,国际黄金期货价格整体呈震荡上行态势。12月1日,COMEX黄金期货收盘价达2091.7美元/盎司,刷新了2020年8月创下的历史纪录,4日盘中又一度突破2150美元/盎司,不过在冲高后黄金期价也出现一定回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近来黄金期价突破历史高点,主要由短时间内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快速变动所致。往后看,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央行需求旺盛等共同推动下,2024年黄金价格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