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距今743年的粽子,你见过吗?
五月五,过端午,好好吃粽不马虎!
端午将至,没有粽子的端午节是不完美的,吃了这么多年的粽子,我们都认为吃粽子是为了祭祀屈原,但专家的说法是,粽子只不过是民间的普通食品,最早吃粽子也并不固定在端午。
实际上,吃粽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最早的食粽记载于春秋时代,那么最早的粽子实物存在于哪里,又长什么样呢?
根据考证,最古老的粽子来自南宋时期,曾在江西省的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这座古墓位于德安县,墓主周氏为宁国府(今江西武宁)通判、国史周应合之女,葬于公元1274年。墓主周氏身穿素罗衣,在地下已经躺了700多年,出土时遗体完整,虽然肌肉灰黑,但其局部肌肉竟还有弹性。
最重要的是周氏的右手处摆放着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着两个棱形粽子。粽子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外皮为粽叶用苎麻捆扎。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两个距今743年的粽子,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粽子实物。
粽子在最初出现时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以表示亲属对逝者的哀悼,而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
我们从小吃到大的粽子,背后还藏着这么多的故事。粽子的历史发展悠久,花样繁多。那么,2018年的端午节,你知道“粽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吗?
2018年,一款粽子一定要兼顾品质、口味和文化,具有创意设计的外观包装,独特风味,配以浓郁的文化底蕴,才能让你一眼看上。
飞艺宝团队推出「同舟共进粽情四海」端午节礼品粽,以现代创意演绎传统文化的精彩,用颜值和内涵征服你的味蕾,呈现出一份礼品粽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