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A股市场高开低走,全年震荡。各大宽基指数涨跌分化,主题投资风起云涌,上半年AI投资热火朝天,下半年华为、减肥药、人型机器人轮番演绎,市场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共存。
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特别推出“基遇2024”专题系列报道,复盘A股市场细分领域年内行情,展望及预测2024年各热门赛道的投资机遇,把握后市资产配置的主逻辑,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基金产品。
做客本期“基遇2024”的基金经理,是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王乐乐,本期主要讨论黄金资产、医药板块后市投资机会。
更多基金经理对谈,点击进入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
王乐乐,博士,曾任上海证券研究员,华泰联合证券研究员,华泰证券研究员、创新规划团队负责人;自2015年5月加入富国基金,历任定量基金经理、量化投资部量化投资总监助理、高级定量基金经理,现任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ETF投资总监兼高级定量基金经理。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近两年,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地缘冲突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大幅提升,国内外金价应声而涨。2023年,黄金上涨近15%,现货黄金一度站上2100美元/盎司,刷新历史记录,在各大类资产中表现瞩目。
展望后市,王乐乐表示,2024年金价仍有望出现趋势性回升。未来在美国通胀水平开始回落、经济衰退预期加强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轴也将发生转变。市场利率有可能先于政策利率开始下行,而且将比通胀预期的下行斜率更为陡峭,从而驱动实际利率回落,金价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相较2023年而言,他认为今年经济增速或小幅回落,基本面支撑加强,叠加海外紧缩转宽松,影响A股的核心变量都有望改善,2024年A股机遇大于挑战,具体行业上,主要看好芯片、医药和智能汽车三方面。
以下为访谈全文:
基金佳问:2023年年底黄金再度走高,处于历史较高位置,但黄金股股价却并没有完全跟上,黄金股与黄金价格出现一定背离的原因是什么?
王乐乐:黄金股的股价不仅和金价相关,还与A股行情、基本面等息息相关。以2022年8月-2023年2月为例,金价在此期间上涨7%,但某黄金股仅微涨。一般来说,黄金主题类ETF,其投资价格基本等于金价的表现。
基金佳问:怎么看待2024年黄金的走势?可能有哪些机会和风险?
王乐乐:回顾2023年,在海外通胀仍处高位、巴以冲突、年初硅谷银行倒闭和瑞士信贷的暴雷等风险因素影响下,避险情绪较浓,致使金价在2023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展望2024年,综合来看,金价仍有望出现趋势性回升,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未来在美国通胀水平开始回落、经济衰退预期加强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主轴也将发生转变,这将成为决定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底层逻辑。市场利率有可能先于政策利率开始下行,而且将比通胀预期的下行斜率更为陡峭,从而驱动实际利率回落,金价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具体来看,一方面,2023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大增至1.7万亿美元,推动本已债台高筑的政府债务陡峭上行。从历史经验看,美国经济韧性下降,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则会提升,且美联储并非完全独立,货币需配合财政,2024年大概率转向降息节奏,有望带动黄金价格向上突破。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央行的黄金择时能力较高,普遍买在金价低位时期。此次央行入手黄金,或意味着看好未来金价的上涨空间。此外,他也表示,前期金价的快速上涨或使得短期价格偏震荡态势。
基金佳问:2023年下半年减肥药产业链一度大涨,您如何看待减肥药的后续行情?市场对其预期是否过高了?
王乐乐:其实从2022年开始,海外减肥药的销售数据就非常亮眼,目前海内外多个减重药物在研,GLP-1多肽类药物近年全球销售规模不断突破,较多家企业开始布局该赛道。实际上今年国内亦出现过与减肥药相关标的行情的演绎,未来值得重点关注。
基金佳问:近期多只创新药个股明显上涨,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您认为这轮创新药行情基于什么逻辑?能够持续多久?
王乐乐:当前,创新药以及整体医药板块的基本面、估值面和配置面均存在反转上升的动势。从基本面看,随着三季报业绩风险释放,集采、谈判降价、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的边际影响将越来越小,市场对明年预期将更加清晰;此外,医药反腐重塑行业格局,未来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将得到更好的商业化放量,实现真正的业绩长期良性增长。从估值看,Wind数据显示,当前万得创新药指数估值处于上市以来23%分位的水平,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带动流动性与风险偏好持续改善,创新药有望进入估值上升通道。从资金面看,23年三季度医药生物配置系数处于2010年以来24%的分位水平,其中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已处于30%以下分位水平,筹码结构依然比较健康。
基金佳问:中短期而言,创新药板块还有新方向值得关注?目前投资创新药面临哪些风险?
王乐乐:具体来看,一方面,在政策驱动下医药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进程中,近期迎来了一些新变化。从供给端看,2021年以来CDE颁布了多项重要指导原则,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近期“附条件通道”收窄等相关意见出台,创新药供给侧改革站上新起点。从支付端看,国家医保局释放出对创新药可获得性价值的认可并给予合理价格回报的利好信号;此外,随着近期推进商业健康险发展的政策出台,基本医保以外的创新支付环境亦在改善。
另一方面,创新药企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出海渐入佳境,本土及全球商业化进程正逐步开启。受益于政策、人才、资本等多种因素共振,中国创新药企自主研发实力持续提升,近期2023年ESMO及2023年CTOS年会上,国产创新产品均有优秀数据展现。随着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逐步被国外企业认可,近年来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出海项目不断增长。License-out是中国药企出海的主要方式之一,指中国药企将产品的海外权益卖给海外企业,由海外企业进行临床试验、申报及销售等工作,2023年以来国内药企License-out交易金额屡创新高,印证了国内医药企业的出海渠道的战略活跃性。叠加创新药在减重、阿尔兹海默等领域的大病种新突破,以及国产创新药物在海外获批上市等行业积极因素,创新药的本土及全球商业化放量有望加速。
基金佳问:经过近三年的下跌后,现在整个医药板块是否已经到了绝对底部?怎么看待2024年医药板块走势?
王乐乐:回顾医药板块自2019年以来表现,目前其估值已从泡沫化调整至相对合理的区间,估值持续回落。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申万医药行业估值PE(TTM)约为28.07倍,处于过去10年维度18%左右的历史分位点,持续下降空间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医药板块资金拥挤度有所缓解。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加仓医药,悲观情绪修复;政策面上,前期医药反腐重塑了行业发展逻辑,完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稳定了降价预期;基本面上,虽然三季度行业环境因素导致医药板块部分细分领域三季报业绩相对承压,但总体来看医药板块仍维持稳健增长,多数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医药板块业绩仍具备较强韧性。
医药行业当前估值相对较为合理,未来继续下行的空间并不大。此外,影响医药行业的因素,例如资金拥挤度、医药反腐,包括集采政策等在边际上也有所改善。从医药行业自身基本面来看,以创新药为例,其受海外货币环境的影响较大,伴随美债利率后续逐步回落,其投融资数据有望改善,继而有利于创新药、CXO在内的一些资产估值层面的抬升。
展望2024年医药板块,其仍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表现可能不会像2019、2020年那么亮眼,但未来伴随越来越多积极因素逐渐转化,从交易层面或将为医药行业估值抬升带来一些积极作用,当前或为重拾医药的时点。
基金佳问:您认为2024年整个A股市场会呈现怎样的风格?最大的投资主线可能会是什么?
王乐乐:影响大类资产表现核心的变量之一主要是美债利率。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已完成加息的预期不断升温,美国首次降息时间或进一步提前至2024年5月。美债利率边际变化,国内货币政策掣肘有望阶段纾解,国内央行或将在更早的时间推进更明确的“价宽政策”替代“量宽”。无论从外资流入,还是估值修复的角度来看,美债利率下行对于A股的影响大多正向。相较2023年而言,经济增速或小幅回落,基本面支撑加强,叠加海外紧缩转宽松,影响A股的核心变量都有望改善,2024年A股机遇大于挑战。
基金佳问:展望2024年,您相对看好哪三个行业的表现?
王乐乐:主要看好芯片、医药和智能汽车三方面。具体来看,芯片方面,受海外流动性回暖、产业新周期回升等影响,或带动成长风格反弹;医药方面,2024年医药板块或仍将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表现或许不像2019、2020年亮眼,但伴随着越来越多积极因素的转化,从交易层面或将为医药行业估值抬升带来积极作用,当前或为重拾医药的时点;智能汽车方面,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2023年的智能车行业或处在爆发前夜,展望2024年,智能汽车有望复刻新能源车此前的普及路线。从增量角度看,智能汽车对应电池、计算机、通信以及部分的汽车零部件,而新能源汽车则对应着锂电池相关材料,包括电池、化工等行业,两者区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