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市场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中国经济网
2024-01-10 19:52:46

原标题:水泥市场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深挖公司节能降碳潜力。(资料图片)

2023年,水泥企业受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燃料成本高企、下游房地产下行和环保能耗约束力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运行,行业利润萎缩。

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依旧面临重重困难。预计全年需求较2023年仍有所下降,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主要指标趋弱

202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致使水泥需求总量仍呈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需求不足、预期转弱、淡旺季特征弱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8.67亿吨,同比下降0.9%(同口径),较上年同期收窄9.9个百分点,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023年,国内水泥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前高后低、震荡调整走势。据中国水泥协会数字水泥网统计,2023年全国水泥市场标号42.5水泥平均成交价为394元/吨,同比大幅回落15%,价格处于近6年最低水平。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分析,2023年水泥价格低位弱势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水泥需求表现持续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企业销售策略在竞争与竞合间不断切换。“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各地企业均不希望丢失市场份额,价格竞争激烈,但由于价格过低导致面临亏损,企业又通过错峰生产等措施,推动价格阶段性小幅修复上调,在切换过程中竞争大于竞合,促使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调整成为主旋律。”

价格走低导致水泥行业利润微薄。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23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32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0%左右。

科技创新引领

面对当前形势,2024年水泥行业须继续坚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研究探索过剩产能退出的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能源效率与新能源应用、环境保护与协同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广、碳减排碳中和及碳交易和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当前水泥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五大重点内容。”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提出,围绕上述重点,要在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超低排放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和集团结构效率提升、“双碳”技术研发和绿色工厂建设、新品种高质量和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琛认为,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是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数智技术方面,水泥行业涌现出一批智能工厂、5G工厂,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无人矿山和智慧港口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

“未来,水泥行业应用数智技术的空间前景无限,要在拓宽场景和投入产出比方面下功夫,更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李琛表示,在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推广方面,水泥行业每年都有几十家工厂能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的企业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处于先进水平。在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水泥行业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展了环保协同处置、原燃料替代等项目,不仅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具备生态效益,还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持续化解过剩产能

“2024年房地产业对水泥需求的下拉作用依旧存在,但相较2022年和2023年将会大幅减弱。”陈柏林认为,基建投资依旧是今年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虽然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但预计2024年全年水泥需求量较2023年仍将略有下降,降幅在2%至3%。从价格和效益角度看,2024年依旧是水泥行业困难的一年”。

水泥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尤其2023年行业亏损面加大,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不足,矛盾更显突出,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产能过剩严峻形势,需要全行业增强信心和底气,办法总比困难多。”李琛认为,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水泥行业的信心和底气首先来自于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早在2013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13〕41号),工信部等部门相继出台系列错峰生产等配套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产能过剩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将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新一轮的政策支持。

其次,水泥仍是刚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水泥需求的中坚力量。超大规模市场仍会保障庞大的水泥需求量,需求总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此外,水泥行业有“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共识,形成了错峰生产行业自律模式,不断调整以适应下游需求变化,保持供需动态平衡。错峰生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去产能,但是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为企业积累资本,最终实现过剩产能退出和转型升级。

李琛表示,当前水泥行业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安全、质量、技术政策“五把尺子”法规标准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等约束性政策坚强有力,各地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文件,‘政策+市场’化解过剩产能的可行性和条件逐渐成熟。大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带头作用和协调作用将更加凸显。”(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

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深挖公司节能降碳潜力。(资料图片)

2023年,水泥企业受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燃料成本高企、下游房地产下行和环保能耗约束力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运行,行业利润萎缩。

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依旧面临重重困难。预计全年需求较2023年仍有所下降,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主要指标趋弱

202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致使水泥需求总量仍呈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需求不足、预期转弱、淡旺季特征弱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8.67亿吨,同比下降0.9%(同口径),较上年同期收窄9.9个百分点,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023年,国内水泥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前高后低、震荡调整走势。据中国水泥协会数字水泥网统计,2023年全国水泥市场标号42.5水泥平均成交价为394元/吨,同比大幅回落15%,价格处于近6年最低水平。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分析,2023年水泥价格低位弱势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水泥需求表现持续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企业销售策略在竞争与竞合间不断切换。“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各地企业均不希望丢失市场份额,价格竞争激烈,但由于价格过低导致面临亏损,企业又通过错峰生产等措施,推动价格阶段性小幅修复上调,在切换过程中竞争大于竞合,促使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调整成为主旋律。”

价格走低导致水泥行业利润微薄。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23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32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0%左右。

科技创新引领

面对当前形势,2024年水泥行业须继续坚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研究探索过剩产能退出的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能源效率与新能源应用、环境保护与协同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广、碳减排碳中和及碳交易和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当前水泥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五大重点内容。”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提出,围绕上述重点,要在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超低排放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和集团结构效率提升、“双碳”技术研发和绿色工厂建设、新品种高质量和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琛认为,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是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数智技术方面,水泥行业涌现出一批智能工厂、5G工厂,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无人矿山和智慧港口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

“未来,水泥行业应用数智技术的空间前景无限,要在拓宽场景和投入产出比方面下功夫,更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李琛表示,在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推广方面,水泥行业每年都有几十家工厂能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的企业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处于先进水平。在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水泥行业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展了环保协同处置、原燃料替代等项目,不仅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具备生态效益,还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持续化解过剩产能

“2024年房地产业对水泥需求的下拉作用依旧存在,但相较2022年和2023年将会大幅减弱。”陈柏林认为,基建投资依旧是今年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虽然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但预计2024年全年水泥需求量较2023年仍将略有下降,降幅在2%至3%。从价格和效益角度看,2024年依旧是水泥行业困难的一年”。

水泥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尤其2023年行业亏损面加大,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不足,矛盾更显突出,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产能过剩严峻形势,需要全行业增强信心和底气,办法总比困难多。”李琛认为,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水泥行业的信心和底气首先来自于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早在2013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13〕41号),工信部等部门相继出台系列错峰生产等配套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产能过剩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将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新一轮的政策支持。

其次,水泥仍是刚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水泥需求的中坚力量。超大规模市场仍会保障庞大的水泥需求量,需求总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此外,水泥行业有“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共识,形成了错峰生产行业自律模式,不断调整以适应下游需求变化,保持供需动态平衡。错峰生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去产能,但是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为企业积累资本,最终实现过剩产能退出和转型升级。

李琛表示,当前水泥行业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安全、质量、技术政策“五把尺子”法规标准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等约束性政策坚强有力,各地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文件,‘政策+市场’化解过剩产能的可行性和条件逐渐成熟。大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带头作用和协调作用将更加凸显。”(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

(责任编辑:冯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凯德投资首设50亿在岸母基金 ... 观点网讯:5月21日,凯德投资宣布在中国设立首支在岸母基金,命名为凯德投资人民币母基金。该母基金总股...
原创 苹... 5月20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为了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问题,苹果iPhone主力代工厂富士康已...
种草需要变现 小红书的商业化很... 文/朱天宇 美编/柳晴雪 出品/网界 2025年的电商行业,正上演着一场“流量围城”的戏码。 当...
黄金今日行情走势要点分析(20... 黄金周二(5月20日)早盘开盘后震荡下跌,到中午跌至3204附近后开始企稳上涨,欧盘延续上涨,美盘初...
亿华通:5月20日融资买入88... 证券之星消息,5月20日,亿华通(688339)融资买入888.74万元,融资偿还630.68万元,...
大咖聊营商(2025)系列主题... 2025年5月15日,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报业集团指导,界面新闻主办的“大咖聊营商(202...
“特朗普因素”作祟?分析师:今...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刘蕊)进入5月下旬,随着北美夏季汽车驾驶旺季的逐步临近,美国和加拿大汽油价...
茅台基金携手国中资本等,共注资... 中国白酒巨头茅台携手AI大模型企业面壁智能,共同书写科技新篇章。 近日,面壁智能公司宣布成功完成新一...
百度文心X1 Turbo大模型...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百度AI Day活动中揭晓了大模型推理能力的评估结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
特朗普的“榜一大哥”现身:孙宇... 财联社5月21日讯(编辑 史正丞)加密货币圈子的话题人物孙宇晨周二确认,他将以“特朗普迷因币”第一大...
调味品趋势分化,谁在重新征服年... 文|品牌议题 很多人是在出国旅游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中式厨房的魅力,毕竟在“吃”这件事上,我们绝对是...
公务接待“禁酒令”再升级,白酒... 文丨酒食汇团队 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印发,其中...
原创 中... 最近全球稀土圈炸了锅!马来西亚彭亨州一座占地百亩的稀土工厂正式点火投产,这可是除中国外全球首个大规模...
朴朴超市筹备赴港IPO 文 | 零售商业财经,作者 | 静淇 编辑 | 喻博雅 5月19日据“华尔街见闻·信风”独家消息,...
美线空运市场“爆”了:舱位排满... 界面新闻记者 | 薛冰冰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以后,市场回暖显著。现在美线空运市场暴涨,出现一舱难求...
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甜蜜经济消...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甜蜜经济消费节”启动。活动...
泽连斯基提议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 5月20日,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代表塔拉斯·卡奇卡在基辅贸易会议上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致信...
敦煌金,黄金行业首获文化展览类...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公布了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
“包工头”们力挺,天目药业摘帽 斑马消费 范建 披星戴帽长达5年,已有67年历史的“金牌老字号”天目药业,终于在今天迎来新生。 20...
国家发改委谈内卷式竞争:将针对... 中新网5月20日电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情况,国家发...
以法治护航 支持民营企业大胆闯... 【观点摘要】 ·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引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激励民营企业“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
股市必读:万华化学(60030...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万华化学(600309)报收于56.81元,上涨0.11%,换手率0....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0日,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016495)发布公告,增聘汪...
德国股指继续创历史新高,意大利... 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36%,报24021.43点,继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
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了药,...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军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报记者报料称,4月12日母亲唐宇菊于西...
港股挂牌直击 | 353亿港元... 观点网5月20日,身着黑色西装的曾毓群再次敲钟,被称作“宁王”的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
宠物经济深度剖析:从现象到本质...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出宠物定制蛋糕,当老年群体为宠物健康保险买单,宠物经济早已突破传统的 “猫粮狗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一些人认为给老人买玩具“太幼稚”,一些玩具被买回后因无趣而闲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
和讯投顾严笙:LPR降息激活市... 5月20日,A股今天放量大涨,沪指稳定站上3370,北证50创历史新高,消费和科技的双线爆发,市场到...
跨境电商又遇“寒流”?日本考虑...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潇湘)据悉,日本正在考虑对包括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进行审查,以加入包括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