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加快发展现货比特币ETF并推出稳定币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就香港《2024-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建议,总计九项,包括: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家族办公室及“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发展建议;调整外汇基金投资组合成份以撑股市;协助中国发展一个长期债券的市场;扩阔税基以“用者自付”为原则;将香港打造成国际虚拟资产管理中心;加快发展现货比特币ETF;加快推出稳定币;以及主动发展“银发经济”。
2、Do Kwon对黑山高等法院维持引渡请求的新决定提出上诉
Terraform Labs联合创始人Do Kwon再次对黑山高等法院维持美国和韩国引渡请求的决定提出上诉,他的律师表示,当地法院显然面临着Do Kwon海外转移的政治压力。11月,Do Kwon在上诉中获胜,推翻了高等法院关于引渡请求在法律上合理的裁决。Do Kwon的黑山律师Goran Rodic周一表示,同一家法院于12月29日再次裁定驳回请求。
3、BitHarbour向香港证监会提交虚拟资产牌照申请
香港证监会官方网站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申请信息显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BitHarbour所属公司BitHarbour(Hong Kong)Limited于1月11日申请虚拟资产牌照,中文名为币风港(香港)有限公司。
4、韩国金融部门拟为虚拟资产混合器制定监管规则
针对被非法组织滥用作为洗钱手段的加密资产“混合器”,韩国金融当局开始制定监管规则。韩国金融委员会金融信息分析院(FIU)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将加密资产投入混合器,追踪资金和监控犯罪就会非常麻烦。我们认为通过混合器洗钱的风险很高。去年美国引入混合器监管后,韩国内也开始对此进行考虑。监管加密资产混合器需要国际合作。”
5、联合国警告:Tether正越来越受到洗钱者青睐
1月15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Tether已成为联合国警告的在东南亚运营的洗钱者和欺诈分子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USDT是一种不断增长的诈骗产业的核心,包括通过制造虚假的浪漫关系以获取受害者信任,然后诱使他们转账大笔资金的策略,通常被称为“杀猪盘”。报告指出:近年来,执法和金融情报机构已经报告了迅速增长的使用先进、高速的洗钱团队,专门从事地下USDT的使用。
6、日照市公布一起虚拟货币“跑分”案件,涉案资金达2000余万元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工作报告案例,披露莒县法院判处一起虚拟货币“跑分”案件,被告人设立“洗钱”窝点,通过在国内招揽能提供虚拟货币平台账户、银行卡的“客户”,用平台权限将上游违法犯罪“赃款”转换成虚拟货币,协助转移违法犯罪资金2000余万元,一审审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7、过去12小时全网爆仓金额为9044.11万美元
据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12小时全网爆仓金额为9044.11万美元,多单爆仓金额为6955.18万美元,空单爆仓金额为2089.81万美元,其中BTC爆仓金额为2356.61万美元,ETH爆仓金额为2100.31万美元,SOL爆仓金额为866.99万美元。
8、摩根士丹利数字主管:稳定币可能会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应用”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数字资产市场主管Andrew Peel在给投资者的一份说明中表示,稳定币可能会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应用”。稳定币交易量已达到与 Visa 和 PayPal 等成熟数字清算所相当的水平。甚至 Visa 和 PayPal 本身也涉足稳定币领域,Visa 在 Solana 上集成了 USDC,而 PayPal 则推出了 PYUSD 稳定币。
9、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资金仍处于“净流入”状态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月14日在司长随笔中称,面对全球的高息环境和多个外围不利因素叠加,过去一年香港的资产市场备受压力。不过,同样实存的是投资机遇变得更为吸引,很多资金正伺机寻觅投资机会。
去年首11个月,香港的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1%,而当中港元存款额占7.6万亿港元,亦较去年同期上升1.7%。加上12月的初步数字,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估计超过5%。去年全年约2500亿港元资金经“南向通”流入香港股票市场,在进出之间,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10、Coinbase CFO:长远来看公司可能面临费用压缩
Coinbase首席财务官(CFO)Alesia Haas表示,预计比特币现货ETF到来后不会立即面临交易费用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该公司可能面临费用压缩。随着时间的推移,ETF可能会多元化,使用多个托管商,因为发行商希望减少对单一公司的依赖,Haas表示公司已为这种可能性做好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参与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