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季7家公募基金遭监管重罚!中邮、九泰领衔,内控警钟长鸣
公募基金合规情况透视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系统应遵守的原则包括:“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本文基于监管部门公开的信息,分析公募基金公司的年度合规情况,并提供相关统计和分析。
2023年,公募基金公司共收到9张金融监管部门罚单,触及7家机构。中邮基金和九泰基金因违规问题领先,各自收到2张罚单,而其他机构仅收到1张。
中邮基金受暂停新基金产品注册处罚
中邮基金由于公司治理、合规内控、人员管理不善,基金交易不规范,以及对境内外子公司监管不力,收到北京监管局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导致其被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六个月。此外,该公司因子公司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再次收到处罚。中邮基金过去的记录显示,曾在2016年因基金经理违规操作受到终身市场禁入处罚。尽管如此,中邮基金管理规模仍保持在576.4亿元。
九泰基金因违规操作受重罚
九泰基金实控人和管理公司因不当操作和内控不足受到罚款及整改命令。中国证监会对九泰基金实控人吴刚因干预基金经营等问题处以罚款,并对九泰基金公司因利用基金财产牟利等问题处以改正命令和罚款。此外,九泰基金由于管理不善,其旗下22只非货币基金在2023年均出现亏损,其中7只亏损超过20%。
处罚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监管部门不仅对违规行为进行罚款,还通过警示函、暂停业务资质等措施督促基金公司提升内控和合规水平。相关基金产品的定期报告中披露的处罚信息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例如,兴华基金因违反管理规定被出具警示函,而中航基金因内控问题被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3个月。尽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到的罚单总数少于其他金融机构,但鉴于其管理规模庞大,合规经营对投资者和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