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掂126万亿元GDP的分量
经济日报
2024-01-22 02:29:10

原标题:掂掂126万亿元GDP的分量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中国经济全年答卷。初步核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2023年,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成绩来之不易。126万亿元GDP的分量,不妨从总量、增量、质量3个角度来掂一掂。

总量很可观。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放在更长一些的时间轴来看,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我国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大关,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在高基数的基础上,2023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距离迈上130万亿元新台阶仅一步之遥。2023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也为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稳”本身就是最大的“进”。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回顾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增量并不小。如今我国经济1个百分点增速带来的增量,相当于10年前的约2.1个百分点。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根据世界银行对2023年各主要经济体GDP和增速的预测进行估算,中国经济增量将是美国的1.5倍左右,是欧元区的16.5倍左右。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为中国经济前景继续投下“信任票”。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创造的增量有望大于去年。经济体量的稳步扩大,也将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质量在提升。经历风雨洗礼的中国经济,不仅“个头”越来越大,“筋骨”也越来越壮实。实体经济根基更稳,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可再生能源总装机2023年内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大关,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大国重器不断“上新”,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产大邮轮驶向大海。内需潜力加快释放,2023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透过数据看未来,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1.4%,分别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9个和8.4个百分点,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

126万亿元GDP的背后,是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坚实基础,是14亿多中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目标的迎难而上团结奋斗。要清醒看到,经济总量的持续提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总量虽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经历疫情的冲击,一些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依然存在困难。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前我国经济尚未完全修复至潜在增长水平,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仍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是不能松劲。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实现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 5月28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
原创 A... 昨夜的美股高歌猛进,虽然这与A股的关系不大,但是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上涨跟我们多少还有些关联吧,比如说看...
原创 深...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近期,深蓝汽车可谓连遭舆论风波。...
原创 武... 武清,已经找到了楼市“甜区”。 今年以来,大打改善牌,核心地段的改善洋房掀起一股热潮。 城投春上...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