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700多家外企逃离印度后,印度这个“外资坟场”终究还是扛不住了。近日,有消息称,印度政府有意给中企一个机会,但还有一个前提条件。
近日,印度高级产业政策官员辛格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表示,在边境保持和平的前提下,印度或将放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审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印度近年来在对中企问题上释放的首个积极信号,同时也意味着对中企为期4年的限制措施将被取消。
辛格认为,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才是两国之间的“最大刺激因素”。而当下,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正在缓解,这有望改善两国之间的投资关系。紧接着,他还说,若是进展顺利,中印两国在投资领域,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业务往来。
自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以来,印度就加强了对从中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流动被阻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指出,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应将解决边境事态的进程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分开处理,并呼吁印度为中国企业提供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过去几年中,印度政府虽然大力宣传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却在实际操作中逐渐获得了“投资坟场”的臭名。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从2014年初至2021年11月,共有2783家外资企业关闭在印业务。这充分暴露出印度的投资环境面临的挑战。
而在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莫迪政府对中企持续不断地打压,也在印度市场中形成了寒蝉效应。不幸的是,这种整体环境对所有跨国企业都构成了挑战。数据揭示了不仅是中国企业,其他多国企业也正在对在印度的业务进行调整。外企的撤离,无疑是对印度政策的投票,也反映了全球企业对印度投资环境的普遍不信任。
而眼下辛格的言论似乎试图向国际社会展示,印度愿意纠正这一形象,并通过缓和中印经贸投资限制来减轻对中国的施压。
现在,印度似乎开始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但真的要想摘掉印度这“外资坟场”的帽子,印度需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其真正的开放姿态。光说不练远远不够,全球投资者需要看到印度政府政策上的明确转变和实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