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盲目自信被打脸
admin
2023-06-13 16:03:28

【Tina,只写有深度的文字】

《中餐厅》第三季自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黄晓明一人撑起了整档节目的热搜话题。

黄晓明出道以来的人设一直是霸道总裁,在《中餐厅》第三季中,黄晓明更是将霸道总裁的人设贯彻到底,强硬且患有中年王子病的明言明语,彻底将员工们逼疯。

杨紫手受了点小伤,觉得涂点药就可以了,黄晓明瞬间霸道总裁附体:"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黄晓明盲目自信被打脸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在决定餐厅菜单时,到底是单点还是套餐,大家各持己见,但最后都支持无套餐的模式,结果黄晓明直接说这件事不需要讨论,听我的,我说了算。

"明学"自此火爆网络,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网友哭笑不得的嘲讽实则是对黄晓明深入骨髓的霸道总裁人设和大男子主义的批判。

1、

黄晓明的言论之所以让人不能接受,是因为这种说法和处事方式没有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这样的人往往会忽视或直接拒绝别人的建议。

而这样一种野蛮的霸道很可能是一种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心理学上,自恋被定义为是一种夸大和膨胀的自我形象。心理学家斯蒂芬·约翰森说:"自恋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埋藏了自己真实的自我表现来回应那些早期的伤害,并以高度虚假的补偿性自我取而代之。"

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对自我价值感不切实际的夸大。这种人往往爱自己爱得过了头,就在心理层面发生质变,形成"自恋型人格"。

师傅调教我十年,进宫前夜,他用红烛拿走了我的第一次

26959人阅读

比如,你拍了张自拍照发到朋友圈,这没什么,但是如果你把照片修得连自己的爹妈都认不出来了,那这就有点过度自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像黄晓明所说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不用讨论,都听我的"就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体现。你的意见不重要,我的意见才是对的。自恋型人格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普遍。

A:"这次旅行我们坐火车。" B:"可是火车时间太长了,还是坐飞机吧。" A:"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

这样的对话分分钟让人抓狂!自恋型人格的人,往往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是智慧的化身,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不能接受别人跟自己意见向左,对批评和否定会感觉愤怒和羞辱。

这种人往往缺乏共情的能力,很容易就用自己的霸道武断的做法,葬送了双方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2、

网上有个女网友吐槽她男朋友是个自恋型人格,是这样描述的:

头发长的时候觉得自己像李钟硕,头发短的时候觉得自己像阮经天; 照镜子都是小事了,吃的多了会去催吐; 出门三天能带三套衣服两双鞋,觉得自己比我身边所有男性都要漂亮(注意是漂亮); 如果有人说他不好看会难过好久,和他在一起感觉自己是个基佬; 而且非常讨厌别人说他自恋。

自恋到这种程度,属于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了。女网友说男朋友是家中的独子、父母的掌中宝,从小就在肯定和赞扬声中长大。小时候他长得萌萌的,亲戚朋友都喜欢,夸他像个小明星,不论做什么,父母都会夸赞他。

这位男朋友的成长经历揭示了自恋型人格的成因——教育理念的错位。

在心理学著作《自恋时代》中,作者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分的溺爱和鼓励,是造成自恋文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心理学界对于自恋型人格有一项心理学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在自己的童年时期,父母是不是会经常表扬自己,很少批评自己,还会认为自己比同龄人都优秀,甚至干脆崇拜自己。

研究发现那些自恋程度高的参与者,给出的往往是肯定的答案。研究结果证明,自恋往往是父母过度反馈的结果。

何为"过度反馈"?也就是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用力过猛。比如孩子在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父母就把他夸上了天;甚至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也会引导孩子只看好的方面,进而转向对孩子的表扬。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为了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孩子表现糟糕却依然获得肯定和表扬,慢慢地孩子会认为,我即便不努力,照样可以获得肯定。

而这,奠定了自恋型人格的基础。

3、

除了上面讲到的教育理念的错位,越来越流行的个人主义文化和社交媒体盛行也加剧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有这样一项有趣的研究。

美国肯塔西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将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研究它们多受欢迎,而是研究歌词中"我"和"我们"出现的频率。 结果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1980年到2007年,歌词中"我们"出现的频率不断下降,而"我"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出现的频率不断上升。

在流行歌曲中强调自恋的元素在逐年增加,而强调集体的元素却在逐年减少。在其他文化领域,这种情况也在发生。

畅销书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风向标,在购物平台上,搜索"爱自己"这个关键词,你会发现类似主题的书,这些年出了非常多,《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后来我学会了爱自己》……

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流行的个人主义正在塑造一种自恋文化。

你可能会问:"爱自己难道还错了?"当然不是,关键在度。自恋型人格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无疑会加重他的自恋倾向。

另外,社交媒体的盛行也成了自恋型人格的助推力。有这样一项心理学实验。

他们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人要在实验中编辑社交媒体上自己的个人资料,这是一件特别专注自己的事情;另一组人要在实验中借助谷歌地图,绘制一张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这就是一件不那么专注自己的事情。 之后,参与者分别参加自恋测试,结果发现,花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者中,74%的人在自恋测试中的得分要比那些查看地图的参与者高。也就是说,社交媒体可能会在潜意识中,提高一个人的自恋程度。

自恋者希望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关注,而在以前的时代,即使他想自恋也没有平台和空间。但是现在不同了,一张精修过的美照发在朋友圈就会收获很多的评论和点赞,一条视频在一小时之内就会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

社交媒体简直就是为自恋而生的:自恋的人想在社交媒体上推销自己,社交媒体也非常鼓励人们自恋,于是,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4、

自恋看似是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但其实会对当事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

一、拥有自恋型人格的人,往往看待自己的眼光会越来越膨胀,陷入崇尚虚荣的怪圈。

前几天一个大一女生在网上吐槽自己妈妈不给4500的生活费。按照女孩的说法,舍友们用的都挺好的,都很有钱,自己高中时好几千补课,父母眼睛都不眨,而现在要4500块钱的生活费,妈妈居然拒绝。

很快,她被全国人民骂上热搜。女孩的这种虚荣,是自恋型人格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二、自恋型人格的另一个消极危害是,当事人的自我认知会发生错位,而这会导致他们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上屡屡受挫。

自恋者普遍都十分自负,认为自己无可替代,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你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事实却会频频打脸,最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一项科学研究就调查了100多家美国公司的 CEO,想看看这些人身上的自恋特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CEO 越自恋,对公司现状的判断就越不符合实际,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就会越大。

三、自恋型人格还容易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在生活中没有人会喜欢狂妄自大、自恋傲慢的人。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做记者,合作的第一个摄像是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对于新闻制作、广电的大事小情、社会的种种现象,他都以过来人的语气发表一番见解。刚入台时,我作为一个小白,对他崇拜又尊重。

可是慢慢的,随着我经验不断累积,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入,我发现他的观点不但偏颇还极端。更为关键的是,对于任何问题他都能作答,即便这个答案瞎编乱造,他也总能整出一个来。

后来广电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许大明白",讽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的这种自恋严重损害了他的人际交往,大家和他接触中,总会或明或暗地嘲讽,没有人真正喜欢和接纳他。

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自恋型社交障碍。自恋者建立关系的前提是别人尊重他、赞美他,甚至崇拜他,所以他建立的社交关系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别人对他表示出哪怕一丁点的否定和批评,他们都会采取强烈的敌对反应,因为他们的自大感使他们不能接受任何质疑。

5、

自恋型人格既然有这么多危害,那么究竟该的如何做来减少自恋型人格?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

很多人容易把自恋和自我推销像混淆,但是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维尼吉亚·关的说法,自我推销是一种技能,甚至在这个时代中,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技能。

比如你在求职时,需要对自己进行包装;你在申请学校时,需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美化。这都是正常的自我推销。

而自恋是一种长期、稳定的人格特质。它往往是不分场合的,且贯穿在你的所有社会交往之中,给你造成巨大的伤害。

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的自恋倾向,就需要随时提醒自己:少一点膨胀、多一点谦虚。美国心理学家朱莉·伊丝林说,谦逊的人会更关注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和空间,也会更加理性、平和地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是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的。

而如果我们是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他成为自恋型人格呢?给你几点建议:

1、学会拒绝,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着自己的需求转。

比如,父辈省吃俭用,但是孩子却提出一些超出家庭情况的物质需求,在这种时候,父母要果断拒绝孩子。

孩子提出需求很正常,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理性判断能力,可是如果家长一味地满足,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需求是合理且应该被满足的。

等长大后他的错误认知会一直跟随着他,认为"四海之内皆父母",大家都该围着他转。很明显,这不现实。

2、不盲目鼓励孩子,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

人生很长,成功失败每个人都会无数次碰到,如果从小没有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孩子很可能就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人格。为了避免孩子形成自恋型人格,家长在鼓励孩子时要注意分寸和措辞。

比如,当孩子数学考试成绩不错的时候,不要说孩子"很聪明",而要说"你考得不错,能看出来你很努力"。这些措辞上细微的不同,久而久之,能培养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人格。

3、当孩子有错误认知时,家长要及时纠正。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孩子穿着印着公主字样的衣服问她"妈妈,我是不是公主?"她楞了一下,马上回答,不,你不是公主。这位妈妈就是在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虽然家长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但是家长依然要跳出"自己的孩子无人能比"的这种幻觉,并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结语

自恋型人格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却真正在伤害着被这种人格困扰的人,以及与他们交往的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自恋型人格,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远离自恋、回归自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组市... 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已过半,距离“并购六条”颁布也过了9个月,这期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焕...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 特朗普吹嘘政绩 继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科技股、工业股、纳斯达克指数创历...
原创 7... 欧盟雷霆风暴:7亿欧元走私案震动中欧贸易 凌晨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警笛声划破宁静,如同宣告一场风暴的...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 截至中午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涨0.96%,权重股中,汇川技术涨1.8%,科大讯飞...
华润、青岛、百威亚太:高盛下调... 【7月10日高盛下调中国啤酒行业今年销量及均价增长预测】7月10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短期内对中国啤...
特朗普称赞英伟达股价 呼吁美联... 当地时间7月10日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真实社交”上发文,再...
1.1万亿ETF背后有个大坑,... 看到有新闻报道,南京的盛夏,金融圈的精英们挤满了深交所的会场。台上专家侃侃而谈ETF定投的种种妙处,...
瑞幸大股东或竞购星巴克中国股权 记者丨贺泓源 刘瑾睿 编辑丨张伟贤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继续推进中。 2025年7月9日,据多家媒体援...
放量937亿元!“牛市旗手”集... 今天(7月11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早盘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双双涨超1%,深成指涨0....
中国平安:7月10日融券卖出3... 证券之星消息,7月10日,中国平安(601318)融资买入3.26亿元,融资偿还4.68亿元,融资净...
淘宝闪购激发消费活力 食品饮料...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自淘宝闪购上线以来,社会消费热情被极大点燃。暑期经济激活了食品饮料及餐饮消费,...
上交所: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 7月1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