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已死”添新证据:芯片制造成本 10 年前已停止下降
IT之家
2024-02-04 12:47:32

原标题:“摩尔定律已死”添新证据:芯片制造成本 10 年前已停止下降

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年来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摩尔定律已死”。虽然英特尔和 AMD 高管持不同观点,但谷歌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再次佐证了黄仁勋的观点。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 18 个月到 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1 亿栅极晶体管自 2014 年 28nm 以来成本陷入停滞,并未下降

三维半导体集成公司 MonolithIC 3D 的首席执行官 Zvi Or-Bach 早在 2014 年就提交了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每晶体管成本在 28 纳米时已停止下降。

谷歌的 Milind Shah 在 IEDM 2023 的短期课程(SC1.6)中验证了这一说法。他指出,自台积电 2012 年量产 28 纳米平面工艺技术以来,1 亿个栅极(gate)单位晶体管成本实际上有所增加,并没有变得便宜。

上图表明 1 亿栅极晶体管成本并未下降

谷歌研究结果表明:“晶体管成本的增长(0.7 倍)在 28 纳米时停滞不前,并且在各代之间保持持平。”

业界对新节点的单位晶体管成本收益递减的担忧由来已久。在 7 纳米、5 纳米和 3 纳米不断演进过程中,芯片制造工艺技术需要更复杂的晶圆厂工具,这些工具的成本高达数亿美元(ASML Twinscan NXE 光刻机的成本为 2 亿美元),让前沿晶圆厂的成本达到 200 亿至 300 亿美元的水平。

不过,虽然芯片制造在过去几年中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但我们还是应该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事实上,根据谷歌公司的 Milind Shah 在行业展会 IEDM 上展示的图表,以 28 纳米为标准的 1 亿个晶体管的成本实际上是持平的,甚至还在增加。

是什么推动工艺演进?

尽管成本缩减停滞不前,但为什么业界仍在推动晶体管不断缩小,目标是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 1 纳米节点?答案在于系统级效益(system-level benefits)。英伟达™(NVIDIA®)公司首席科学家比尔-达利(Bill Dally)绘制的这张图表就说明了这一点。

图源:Bill Dally,伯克利 EECS,2022 年 11 月 30 日

这反过来又推动了 CPU 和 GPU 等领先计算设备达到或超过微粒尺寸的趋势。追求更小的节点,可以让芯片上的元件集成得更紧密,从而进一步提高性能和效率。

下图为 Die(裸晶 / 裸片)尺寸趋势:

图源:AMD

遗憾的是,逻辑和存储器(DRAM、NAND)的制造工艺截然不同。因此,它们在不同的晶圆上生产,无法通过微缩(scaling)实现集成。更糟糕的是,SRAM 位元格(Bit Cell)的微缩在 5 纳米节点时就已经停止了。

图源:WikiChip

AMD 和台积电似乎都了解这些趋势,并在过去几年中调整了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技术,以进一步提升计算性能。

图源:Lisa Su 博士

图源:台积电芯粒(Chiplet)方案受追捧

芯粒英文是 Chiplet,是指预先制造好、具有特定功能、可组合集成的 Die 。

厂商为了优化成本和性能,将某些设计分解,即切成 chiplets,而不是使用前沿节点生产由单片硅制成的单片设计,更有吸引力。

客户端领域

在客户端计算领域,最典型的分解设计实例就是 AMD 的 Ryzen 台式机 CPU 和英特尔的 Meteor Lake 笔记本电脑 CPU,采用来自不同工厂的不同工艺制造。

数据中心领域

在数据中心领域,AMD 的 EPYC 数据中心 CPU 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像 AMD 和英特尔这样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当然可以仔细评估他们的设计方案,然后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最佳技术制造产品。

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制造商来说,事情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

多芯粒设计

首先,multi-chiplet 设计往往比单片(monolithic)设计更耗电,因此并不是移动设备的最佳选择。

multi-chiplet 设计一项艰巨的工程任务,虽然 MonolithIC 3D 等公司提供多芯片集成服务(最终使用先进的封装技术,如英特尔的 Foveros 或台积电的 CoWoS),但服务成本并不便宜。

第三,先进封装技术成本高昂,而且即便有厂商愿意掏钱购买,台积电 CoWoS 封装产能吃紧,显然没有余力满足其要求。

IT之家附上本文参考链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460亿九号公司,出货700万... 记者/ 杨松 编辑/ 鄢子为 “我们上午举行了公司第700万台车下线仪式,同时开辟两轮电动车真智能赛...
库克力挺的下一个爆款?一文读懂... 苹果正开发智能眼镜 北京时间5月22日,谷歌在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一款轻量级智能眼镜,深度整合了Gem...
钜泉科技:5月21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钜泉科技(688391)融资买入273.19万元,融资偿还523.15万元...
原创 A... 沪指3400点感觉就跟魔咒一样,过去的半年时间连着突破了4次,最终都被以失败告终。 昨天市场表面看似...
突发“地天板”,实控人出手! 【导读】盘中“地天板”,实控人减持超100万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 安曼 5月21日,王子新材午后直线飙...
企业家沉迷打造“健身”人设,肌... 当75岁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赤膊上阵”秀出八块腹肌,手中拿着公司旗下的抗衰老新品时,网友的第一感...
灿瑞科技:5月21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灿瑞科技(688061)融资买入227.85万元,融资偿还162.46万元...
亚太药业:5月21日融资买入4...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亚太药业(002370)融资买入497.27万元,融资偿还436.78万元...
科创50增强ETF:5月21日...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科创50增强ETF(588460)融资买入160.91万元,融资偿还181...
悬了!悉尼天价公寓卖不动,开发... 亿万富翁华人企业家家族正在推动清盘悉尼地标性项目Sirius大楼的开发商JDH Capital,使得...
港股通金融ETF:5月21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融资买入378.23万元,融资偿还225....
天天铂银APP订购商城虚假宣传...   天天铂银APP背后的公司:上海华通白银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不光是有天天铂银APP一家...
美债标售引发“股债汇三杀”惨案...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潇湘)美国三大股指遭遇四月以来最严重抛售、长期美债收益率纷纷出现两位数基点...
山外山:5月21日融资净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5月21日,山外山(688410)融资买入446.46万元,融资偿还316.61万元,...
医药板块强势反弹,葛兰等基金经... 自2021年以来,医药行业在集采政策、医疗反腐等监管趋严背景下历经调整。然而,今年医药板块表现火热,...
华西能源惊雷夜:实控人突遭留置...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5月20日晚间,华西能源(ST华西,SZ:002630)发...
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正... 观点网讯:5月21日,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在上交所正式上市,开盘上涨30%,触及公募REIT...
【机构策略】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 中原证券认为,周二A股市场高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盘中汽车、食品饮料、光学光电子以及文化传媒等行业表...
原创 巨... “大闲人”烦恼不断。 1 一笔旧账 史玉柱又摊上事了。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显示,2025年5月6...
小米22日发布会将由雷军讲全场 5月21日,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发微博透露22日小米发布会将由雷军讲全场。 卢伟冰称,“已经听了两...
马斯克有意“淡出”政坛,仍将执... 美国企业家、“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20日表示,他“今后将大幅削减”对政治选举的投入;如无意外,今...
比特币涨破11万美元,续创新高 5月22日,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11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截至7时57分,比特币报10.96万美元/枚...
吉宏股份赴港上市在即或募超4....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吉宏股份(002803.SZ)即将实现“A+H”两地上市。 日前...
140亩抛荒地变身“绿色银行” 140亩抛荒地变身“绿色银行” 驻村干部和村民给梯田松土,作物长势良好。 (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
年内险资调研超7600次 重点...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见习记者 杨笑寒 险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者,其调研动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据《证...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 5月21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7家股份行均宣布,自...
原创 白... 斑马消费 杨伟 经过这一轮深度调整期后,10年之后的白酒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根据白酒行业的发展...
“美诚月饼”佛山生产公司已注销... 5月21日,澎湃新闻查询发现,佛山市美诚食品有限公司已于5月15日注销,“企业已依法注销营业执照,丧...
东方中科跌5.93%,成交额1... 5月21日,东方中科跌5.93%,成交额13.22亿元,换手率16.52%,总市值98.9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