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嫁给了妈妈理想中的男人”丨竞争型母女关系,有多窒息?
原创 壹心理
三木水|作者
朴素的树、虫子|编辑
《白色夹竹桃》|图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竞争型母女”。
“我嫁给了妈妈理想中的男人”
我和M女士的咨询进行到第39次,她鼓起很大的勇气说,她担心妈妈爱上了自己老公,很焦虑。
我并不感到突兀。
因为,她用30多次的时间,做了大量的铺垫:
她会和我讨论俄狄浦斯期——小女孩是如何对爸爸萌生爱慕的感情;
还和我讨论美剧《致命女人》——刘玉玲扮演的西蒙和女儿喜欢的男人上床,这样的剧情,在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
她还告诉我,在她的感受里,如果她跟我说一些她心底的事情,就好像被扒光了一样的裸露,并且伴随强烈的羞耻感。
一次次的铺垫,她终于说了。
原来,从她带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回家见父母的第一次起,她就感觉——她妈妈的态度让她觉得“不太对”。
事实上,M女士的父母对老公的第一印象都很好,态度也很好。
但是,妈妈对男朋友的这种“好”,让她觉得不一般:妈妈看来访老公的眼光,是眼睛里闪着星星的那种。
一开始,M女士对此虽略感有异,也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M女士和老公结婚后,她持续发现,只要是有老公在的场合,妈妈都会刻意打扮。
这太过于明显了。
他们母女俩都很漂亮,妈妈本来就显得比同龄人年轻,以至于,母女俩一起出门,常常被认为是姐妹。
妈妈的刻意打扮就更加引起她的注意。
M女士发现,妈妈不仅仅是打扮,而且,连神态举止都不一样了。比如,妈妈很喜欢和她的老公聊天,笑的时候以手遮口,举手投足,像足了一个少女。
女儿和妈妈,有很多天然敏感的连接。
这让她非常笃定自己的发现。
她想质问妈妈,但是,又发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太过于“离谱”,而很难宣之于口。
事实上,巨大的羞耻感让她竟然觉得无人可说。
就这样,焦虑中,还带着对妈妈的愤怒。
来访幽幽地说:“我们母女关系很好。妈妈的很多东西,都跟我用的是一样的,比如:化妆品、喜欢买的衣服的品牌、风格……等等。”
M女士停顿了一下,艰难而怨恨地说:“……所以,她也喜欢我老公?莫非……她一直在和我竞争?”
妈妈对女儿的羡慕、嫉妒、恨
我们常常宣扬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当然是事实。
然而,这个事实看起来在歌颂母亲,或许,也绑架了母女双方:似乎,除了无私的、纯粹的、高浓度、黏腻的、浓的化不开的爱之外,不容任何杂质。
因此,也就很少有人愿意说出另外一些同样重要的事实:母亲对女儿,除了无私的爱,还有无处不在的“竞争”。
这竞争里,包含的感情是复杂的:羡慕、嫉妒,甚至是恨。或许还有更多。
这并非我危言耸听。
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也讲到了一些母女相处的细节。很值得玩味。
在确定结婚后,朋友和老公一起买了婚房。
这是一套叠拼别墅。朋友是学园林设计的,顶层露台的小花园被她布置的移步换景,精致漂亮,非常怡人。
但是,自从她买了这套房子,她发现,每当她提到任何关于房子的话题,妈妈的态度都非常微妙。
比如,刚买房子之后,朋友主要负责房子的装修。
当出了设计图的时候,她兴致勃勃地拿给父母看,妈妈说她设计得太丑了。她本来是很开心地和妈妈分享,并且也想得到妈妈的认可,但是,妈妈的态度就是一盆冷水。
随后,她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后面的挑选家具、电器、灯具、窗帘等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每每当她兴致勃勃地和妈妈分享她精心作出的选择,妈妈的兴致都不高,基本上,除了批评就是冷嘲热讽。
总之,就是非常看不上。
原来,当年,朋友的妈妈自从结婚后,就随老公从农村老家出来打工。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父母只能租房子住。
而今天,在朋友身上,这一切是那么不同。
同样是新婚,朋友不仅不需要租房子住,而且,直接住进了别墅。
做为妈妈,看着这些差异,看到女儿精心地布置自己的小家,足以非常直接地触发了她的创伤。
https://www.shuziqushi.com妈妈表面上非常羡慕女儿,而这里也暗含着嫉妒——你怎么能过的比我好。这就是妈妈态度消极的原因。
为何母女间会有竞争?
妈妈和女儿,一直在比较?
当然。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于母女之间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投射和认同。
简单来说,投射,指的是把自己的感受、情绪或者身份放到他人身上;认同,指的是把别人的感受、情绪或者身份当作自己的。
母女关系,是四种关系中最牢固的关系(其他三种关系分别为:父女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母女关系里,有非常复杂的爱恨绞杀的过程。
投射和认同本身,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母亲和女儿通过“投射——认同”的配合,将彼此做为比对的对象。
比如,在M女士身上,母亲通过投射,把自己身上的很多东西放到了女儿身上。
某种程度上,她错认为女儿是自己,或者说,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女儿有的东西,她都想要有。包括衣服、化妆品,甚至是男人。
其次,母女共生,造成的敌对关系,指向竞争。
当投射和认同深度展开,双方“共谋”就会发生:也就是母女之间,一个投射,一个认同,互相配合。这会导致母女之间边界的混淆。
严重的,还会形成“共生”。
共生,最早源于一种生物学概念。共生的重点部分在于“依赖又抑制”。
就像前文中我的那位朋友。她的妈妈在意识上,一定希望女儿过得好;但是,潜意识中,女儿过的好,似乎是对自己的背叛。
在妈妈看来,结婚并住进了别墅的女儿,不仅在现实上实现了跟自己的分离,而且,还能比自己过得好。
共生的母女关系会制造各种情绪障碍和表达困境。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一种敌对的关系。也就是:竞争出现。
3个松绑的建议
那么,做为女儿,面对妈妈和我们的“竞争”,我们要如何去做呢?
不回避真相,才是第一步。
做为女儿,当妈妈的种种迹象指向竞争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回避,可以尝试去直面事实。直面,才给了我们可以看清真相的机会。
就像文章开篇的M女士,她其实在花费很多时间,但并不敢靠近真相,让自己处在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不对劲”和“不舒服”的感觉中。
而一旦靠近,我们会发现,那个真相就是:妈妈在和女儿竞争。
也许,是真相太可怕,我们才会去回避。
然而,事实是,不回避真相,才是第一步。
第二,放下焦虑。
就像存在主义所讲的那样:存在即合理。
即便,在很多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存在背后合理的理由是什么,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尝试尊重每一种存在。并且,尝试不去焦虑。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说,当她做了母亲,她清楚地知道女儿将在父母清澈明亮的爱中长大。
这个时候,看着女儿一路的成长,做为母亲,她看着眼前这个真实的小女孩,一路成长和获得的时候,内心会有很多的扰动。
因为,女儿的每次得到,都在提醒着母亲曾经的失去。
对于母亲“内在的小女孩”而言,一路走来,也是她一路的丧失。
所以,从这个层面而言,即便母女关系的竞争存在,也并非十恶不赦,甚至无需大惊小怪。
第三,划清边界。
你要知道,妈妈会和女儿竞争,那是妈妈的事。做为女儿,我们要做的,是划清界限。
妈妈的议题,留给妈妈自己去解决。
尝试不去把妈妈的议题背负到自己身上。
写在最后
人,本来就是复杂的。
竞争、嫉妒、羡慕……所有这些,和“无私的爱”一样,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想解决母女间“正在发生竞争”的事实。
而是想提醒大家,如果母女间的竞争还在继续,不妨从放下焦虑、划清界限开始吧。
换个动作,关系会别有洞天。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