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逝世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怀念,这位知名企业家从不裁减45岁以上的员工,更是太多中国知名企业所不及的。对年长员工的尊重和关怀,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许多企业追求年轻化和高效益的背景下,宗庆后的做法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温暖和坚守。他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视员工的利益和福祉,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另外,宗庆后一年消费不到五万元,这种节俭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很多人追求奢侈和享受,而宗庆后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也为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现在,娃哈哈传承的话题,一样是大家非常关注的。
1982年出生的宗馥莉,在许多人眼中标签众多,但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二代”。然而,宗馥莉与其父在工作态度上的一致,更让人印象深刻,她勤奋和好强的性格让在娃哈哈内部赢得了“铁娘子”的赞誉。她常常是最早到达公司的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跟宗庆后七点前到公司,十一点左右离开,分外的相似。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让她在员工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在员工中的威信,是宗馥莉接班领航的根基。
宗馥莉与父亲宗庆后的关系十分融洽,这在许多视频中都能看得出。这是一种表象,实际上,他们在管理理念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虽然宗庆后曾坦言与女儿没有竞争,但娃哈哈集团长期以来都是他在掌舵。宗馥莉则认为,这种管理方式导致管理层过于依赖父亲,缺乏自主决策的能力。她更倾向于团队作战,强调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各司其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馥莉逐渐接近娃哈哈权力的核心。然而,二代的完整交接却并不顺利。尽管她在娃哈哈从基层做起,历练了近20年,但在2021年12月才正式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而直到2024年2月23日,她才接替父亲成为杭州娃哈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一切都发生在宗庆后逝世前两天。据媒体报道,目前,娃哈哈商业股份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仍为宗庆后。
宗庆后作为一位任劳任怨、事无巨细的管理者,为宗馥莉留下的既是丰厚的资产,也是棘手的挑战。宗庆后曾坦言自己的弱点是过于事无巨细,这种踏实与扎实的作风,也让娃哈哈在快销市场屹立不倒30多年。然而,这也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更加离不开他。
如今,宗馥莉已经站在了娃哈哈的权力巅峰,这位“铁娘子”能否在娃哈哈书写新的传奇,备受关注。
对于娃哈哈,宗庆后曾深情地说:“这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符号。”这几天,很多记念的视频也在引用这句话,深沉而深情。岁月总是无情地向前,即便在2023年,宗庆后表达了退居二线的愿望,仍希望年轻人在前线冲锋陷阵,而他则在幕后默默守护,时刻准备在必要时扭转方向,提供智慧与策略。
娃哈哈是一个具有韧性的品牌,曲折中前进,前进中曲折。自2013年达到782.8亿元的高峰后,一段时间业绩逐年下滑,2020年更是降至439.8亿元,达到了最低谷。2021年和2022年业绩回暖,突破了500亿元,但仍未能重回巅峰。宗馥莉作为接班人,不仅要继承父亲的梦想,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饮料市场。有一种形容是“宗庆后给女儿留下了500亿的重担”,这个形容相当确却。
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创业者都要面对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娃哈哈也不例外。娃哈哈的产品线虽然丰富,但要在市场中立足,仍需不断创新。同时,新兴的线上渠道和便捷零售渠道也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娃哈哈不仅要与老牌的竞争对手较量,还要应对新贵和低价茶饮连锁的挑战。
宗庆后对于女儿的能力始终给予高度评价,并多年来为她铺设道路。从基层开始,宗馥莉逐步进入管理层,最终成为娃哈哈的掌舵者。尽管她已经管理着娃哈哈三分之一的企业,但宗庆后仍积极参与集团事务,为她提供坚实的后盾。
接任后,宗馥莉推出了无糖版非常可乐、苏打水等新产品,试图让娃哈哈焕发新的活力。然而,这些产品与娃哈哈的核心客群并不完全匹配,导致市场反应平平。尽管如此,八宝粥、纯净水、AD钙奶、非常可乐、营养快线等经典产品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随着宗庆后的离世,宗馥莉不仅要继续推动娃哈哈的年轻化,还要在瓶装水等领域寻求突破。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娃哈哈在瓶装水市场的份额逐年下滑。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固地位,成为她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娃哈哈稳健发展,是对宗馥莉最大的考验。
有观点认为,娃哈哈的经营管理最终需要回归到制度上。未来的娃哈哈可能会采取“宗馥莉+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的模式。对于宗馥莉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搭档或许是她走向成功的关键。
这一天还是来了,带着众多的遗憾,带着很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