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深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蕾科技”)更新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主板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5656.0537万股。公司此次欲募集15.01亿元分别用于扩充分销业务产品线项目、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钛媒体APP注意到,深蕾科技是资本市场的老朋友,其多次欲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出现在资本市场,但比较倒霉的是,因为资产重组,公司的实控人却被监管层记录诚信档案。经营方面,深蕾科技曾因持续盈利问题被监管层质疑,如今持续盈利问题或仍就是其此次IPO能否上市的关键所致。
资本市场老面孔,实控人曾被记入诚信档案
深蕾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深蕾发展出资设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夏军及李蔚夫妇通过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深蕾科技48.1239%的股权,均为实控人。
钛媒体APP注意到,虽然深蕾科技是首次提交IPO申请,但其已经是资本市场的老面孔了。2016年8月,罗顿发展(曾经的上市公司,已于2022年退市)发布公告,欲拟发行股份及现在支付的方式收购易库易供应链100%股权(深蕾科技前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4个月的时间,上述资产重组就折戟。
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布公告至终止的期间,上交所曾多次向罗顿发展追问,夏军配偶李蔚与李维(彼时罗顿发展的实控人)为兄妹关系,二人共同投资的北京德稻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在2015年曾与上市公司共同参与对上海德稻的增资。因此,夏军、李蔚与李维除了亲属关系外,还存在较为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请公司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补充说明夏军、李维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如认为不构成的,请提供明确的相反证据。
虽然此次资产重组以失败告终,但2017年10月,罗顿发展又发布公告,并再次拟收购易库易供应链100%股权。特别要说明的是,前一次罗顿发展与深蕾科技的资产重组终止日是2016年12月21日,而2016年12月22日,易库易科技(深蕾发展前身,深蕾科技的控股股东,夏军及李蔚合计间接持有100%股权的企业)将所持易库易供应链 51%股权转让给宁波德稻(实控人为李维),转让价格为8.19825亿元。
然而,或许是天不遂人愿。2018年7月,上述资产重组收到了证监会的面审,并给予不通过的结果,主要的理由是标的公司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上述资产重组被证监会否决,但交易双方似乎仍在推进上述重组,直至2019年5月,罗顿发展与深蕾科技签署相关终止协议,上述事件才得以告终。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由于当时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交易各方认为继续推进该次重组的条件不够成熟。经各方审慎研究,友好协商一致决定终止该次重组。
2019年6月,深圳华强(000062.SZ)发布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蕾科技75%的股权,而短短3个月之后(2019年9月3日),该收购事件就被终止。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该次重组的交易双方对该次重组进一步的商业条款无法达成一致,经交易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终止该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正当以为深蕾科技上述资产重组告一段落时,另一则消息却接踵而至。2019年9月2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在罗顿发展与深蕾科技资产重组期间内,李维及其一致行动人夏军曾承诺增持罗顿发展股份,但该承诺并未履行,因此上交所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并决定对罗顿发展实控人李维及其一致行动人夏军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对于上述纪律处分,上交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虽然如今深蕾科技依靠自身IPO的方式欲登陆资本市场,但实控人被纳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是否会对公司冲刺上市产生障碍?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责任追究制度、风险预防和保障体系,完善内部合同管理体系并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流程及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一套规避经营风险的机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还未上市,利润或持续变脸
上文提到,监管层曾对深蕾科技的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而这一说法在未来也得到了认证。据悉,在罗顿发展与深蕾科技的资产重组中,其业绩承诺为深蕾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以当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金额为准)不低于1.7亿元、2.3亿元、3亿元。
随后,在2019年深圳华强收购深蕾科技股权的事件中,深蕾科技2017年和2018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1.59亿元,均未达到上述的业绩承诺,特别是2018年,离业绩承诺的金额更是相差了7000多万元。
回归当下,深蕾科技的持续盈利能力依然饱受争议。
深蕾科技的主营业务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及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应用综合解决方案。
2020年-2022年,深蕾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79亿元、66.85亿元、72.3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04.94万元、15586.88万元、10999.67万元,其中2022年在营收同比增长8.21%,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9.43%。
此外,2023年1-6月,深蕾科技的营业收入为40.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84.68万元,并且深蕾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自述,其不存在季节性影响。也就是说,2023年全年,深蕾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将可能为7169.36万元,该数据较2022年又将同比下滑34.82%。这也意味着,还未上市,深蕾科技的净利润就已开始持续变脸。
钛媒体APP注意到,导致深蕾科技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因素与毛利率有关。2020年-2022年和2023年1-6月(下称“报告期”),深蕾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7.01%、7.08%、6.54%、4.8%,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7.79%、8.59%、8.42%、8%,可见深蕾科技的毛利率始终低于同行均值,特别是2023年上半年,其毛利率较2022年大幅下滑。
需要指出的是,报告期内,深蕾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54%、0.91%、1.27%、0.83%,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0.62%、0.7%、0.7%、0.88%,可见除了2020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略低于同行均值之外,其余时间段内,均远高于同行均值。那么,在如此研发投入的背景之下,为何深蕾科技的毛利率却始终低于同行均值?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从利润率水平看,行业内经营规模大的企业毛利率及净利率略低,其他中等及小规模企业的毛利率及净利率略高,主要因经营规模、产品线丰富程度及客户数量等因素所致。变动趋势上,2020年及2021年大多数同行业公司毛利润率回升至较高水平,净利率平均水平略有提升。2022年,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水平较2021年有所下降,净利率有所下降。深蕾科技毛利率及净利率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中游水平,与深蕾科技的规模相符。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业务规模、产品类型、结构、应用领域、原厂、客户群体等均有所差异,因此公司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
事实上,对于深蕾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也颇值得令人深究。报告期内,深蕾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75.82万元、6054.9万元、9182.01万元、3418.32万元,合计约为21331.05万元。
然而,截至2023年6月末,深蕾科技及其子公司共拥有53项专利,其中4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发明授权专利。特别要说明的是,上述2项发明授权专利的申请日为2023年2月至3月期间。也就是说,深蕾科技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到2023年3月,近7年的时间内,深蕾科技均没有发明专利,同时,在2023年终于拥有两项发明专利的情况下,其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相比之前却大幅下滑。这不禁令人怀疑,深蕾科技每年在研发上投入如此多的资金,其到底在研发什么?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目前公司核心技术有:提供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搭建、运维应用技术方案、提 供家庭接入网关设备应用技术方案、提供Wi-Fi、路由软硬件设计应用技术、大功率多模块并联的驱动应用设计。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开发,其中第2、3、4项已获取相关专利保护。公司以核心技术为基础,以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为主抓点,在多个行业领域进行探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形成了公司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存疑
资产架构方面。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深蕾科技的存货余额分别为89315.92万元、105883.04万元、190007.85万元、218460.77万元,分别占当期资产总额的39.72%、33.1%、55.83%、62.18%,是深蕾科技最重要的资产。
或许是由于存货较高,在上述时间段内,深蕾科技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金额分别为3419.53万元、1812.28万元、4167.79万元、4041.61万元,每年都高达上千万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对于上述深蕾科技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金额也值得令人探究。报告期内,深蕾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85次、6.2次、4.48次、3.74次,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9.88次、8.1次、5.91次、4.75次,深蕾科技在存货的变现能力上始终远低于同行均值。
另外,报告期内,深蕾科技存货跌价准备实际计提比例分别为3.69%、1.68%、2.15%、1.82%,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56%、3.38%、3.95%、3.97%,计提比例始终远低于同行均值。这就不禁令人疑惑,深蕾科技在存货变现能力上远弱于同行均值的情况下,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是如何能低于同行均值?
对于上述情况,深交所要求深蕾科技结合最新采购价格、存货库龄、期后出库情况以及各期末在手订单对存货的覆盖率等情况,说明存货减值测试方法及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并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的合理性,存货跌价计提是否充分。
对此,深蕾科技向钛媒体APP表示,公司已按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对具有减值迹象的存货足额计提了跌价准备。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主要是公司主要代理产品为集成电路,代理产品细分类别不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