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重要提醒!!!为防失联,请“星标”我们!进入无冕财经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设为星标”,以便您及时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海棠葉
编辑:程程
设计:岚昇
头部地产经理人被传吞安眠药
万科债务风波仍未解
3月15日,有消息称某头部地产商领军经理人吞安眠药,原因是“暴雷扛不住了,组织要求过去分的钱都退回来。”
流言指向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一时风起,舆论不断。3月17日,郁亮更新了跑步时的照片到朋友圈,称“奔跑不止”,距离其上一条朋友圈间隔一个多月时间,疑似回应流言。
▲郁亮朋友圈,图片源自网络
吃瓜群众一时惊慌,源自于万科的雷确实存在。
据Wind数据统计,万科2024年年内即将到期的债券规模达262.93亿元,另有供应链ABS产品94.07亿元到期,合计规模达到357亿元。
另据万科2023年中报,万科的在手现金有1036.8亿元,有息负债规模达3213.5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457亿元,占比14.2%,短期债务占比较低,但应付债券规模达到762.2亿元。
从总量上看,万科有一定偿债压力。
2月底,有市场传闻称,郁亮与深圳地铁相关高层奔赴北京,与以保险公司为主的贷款机构商谈非标债务延期,其中与新华资产约100亿元的债务展期谈判被拒绝。
随后,万科的债务偿还能力问题吸引各方注意力。虽然新华资产于3月3日已出来澄清,但万科“股债双杀”的局面也从侧面引发外界对万科偿债能力的关注。
还有投资者担忧万科销售下滑。2023年,万科以3761.2 亿元的销售额稳住行业老二的位置,同比减少6.2%。
3月8日,万科发布公告称,3月11日到期的6.3亿美元中期票据,全数偿付本息。
不过对于非标债务问题,万科却未予回应。业界认为,目前万科与险资方面的博弈,仍在继续。
据悉,因担心万科的潜在流动性风险,至少三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保险公司于3月7日派出高管前往万科深圳总部,在地方政府协调之下磋商偿债计划。
“万科至少今年还能活着。”也有市场人士持有信心。
3月12日,YY评级发布消息称,有12家银行在为万科筹措最高800亿元人民币的银团贷款,以应对未来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偿付。并表示,万科目前正在为符合条件的银团贷款准备担保,根据万科公共债券到期情况,银团贷款余额不超过500亿元。
据资本市场消息,这12家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银行,以及招行、中信、兴业、浦发、民生和平安六家股份制银行。
代售“315”涉事梅菜扣肉
东方甄选今年内被四连打假
3月18日,港股东方甄选开盘跌近3%,而后跌幅扩大超5%,最终报收于22.750港元。
事起3天前,央视“3·15晚会”曝光安徽多家预制菜企业,使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
3月16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发文称,“3·15”晚会曝光了“安徽东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御徽缘”梅菜扣肉,使用的都是槽头肉,并且含有大量未经处理干净的淋巴肉和甲状腺,槽头肉不属于食品原料、禁止食用,这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东方甄选”和“疯狂小杨哥”直播间都销售过这款产品,其中东方甄选销量5.3万单,销量达到317万元,应退一赔十。
随后,东方甄选官方确认销售事实,并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将优先处理相关退款事宜。针对退款速度较慢的问题,公司承诺可先行垫付退款。购买相关产品的消费者提供资料后,退款将在2个工作日内退回支付宝账户。”
▲东方甄选发布声明,图片源自网络
3月18日,东方甄选进一步发表声明称,为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先行垫付退款只是第一步,内部还在对涉事商品进行调查,如商家不能提供权威的产品安全性相关证明,东方甄选将在已经垫付全额退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消费者垫付三倍赔偿,并坚决追究商家和生产厂家的责任。
这已经不是东方甄选第一次被王海打假了。今年以来,王海针对东方甄选开始了“四连打”。
最早的一次在今年1月18日,王海在个人微博发文称,东方甄选带货的一款名为“TiQ天萁西梅汁”的产品,被检出有泻药成分番泻苷A和番泻苷B。
2月初,他发布视频,称东方甄选带货的有机富硒玉米“有假”。产品宣称是有机富硒玉米,收到货却成了“有旺”富硒玉米。经第三方检测确认,该款玉米富硒含量少于标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称“甄选”只是营销的口号。
接着2月18日,王海发布视频称,有人爆料东方甄选销售的自营厄瓜多尔南美白虾,隐瞒添加并超量使用了虾药(防腐剂、漂白剂)焦亚硫酸钠。随后,该事件在网络发酵。
对此,2月20日,东方甄选客服回应媒体称,东方甄选正在走报警流程,“该款产品为原装进口,经过了中国海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31年大手笔分红近300亿元
曹德旺被誉“A股最良心企业家”
3月15日晚,福耀玻璃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2%;实现利润总额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7%;实现每股收益2.1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8%。
在公布全年业绩的同时,福耀玻璃抛出了一份豪爽的分红预案。
据公告,福耀玻璃拟向全体股东(包括A股股东和H股股东)每股分配现金股利1.30元(含税),共派发股利33.9亿元,约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60%。
福耀玻璃一向大方。过去三年,福耀玻璃的现金分红占到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68.47%。
创始人曹德旺也常被称为“A股最良心企业家”。
自1993年6月上市至今,福耀玻璃在资本市场已有31个年头了,期间有23年都在分红派息,截至目前,累计派向投资者派发现金红利286.34亿元,年均分红9.24亿元。
这一数字远超公司从资本市场上的融资。
与之相对比的是,31年间,福耀玻璃的股权融资仅有三次,第一次是IPO募集资金0.7亿元,另外两次分别为配股和公开增发,募集资金1.15亿元、5.8亿元,累计股权融资金额7.13亿元。
而纵观整个A股市场3577家企业,也只有大概30家的分红比例能连续多年高于50%,从近8年的分红总金额来看,福耀玻璃在这30家企业中能排到前五。
曹德旺常言:“企业家的责任有三条: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
在慈善方面,曹德旺累计捐赠超过160亿元,项目涉及扶贫、救灾、医疗、教育、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
不过,虽然业绩表现持续靓丽,分红大方,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福耀玻璃的股价并未跟上。
▲福耀玻璃A股股价走势,图片源自网络
截至3月18日收盘,福耀玻璃港股收报39.1港元/股,A股收报43.18元/股,较2021年的高点缩水超3成。
盒马创始人突然卸任退休
刚被传200亿卖身中粮
3月18日,据晚点Late Post报道,盒马创始人侯毅在今天下午的内部会议上宣布卸任CEO,接下来他将退休,作为盒马首席荣誉顾问继续为公司提供指导。
多位盒马人士表示侯毅的变动在他们意料之外。
▲盒马CEO侯毅,图片源自网络
3月中旬以来,市场上传来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润发和盒马鲜生将被中粮(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收购,分别作价约100亿元人民币以及200亿元人民币”。
随着传闻中的收购方信息与收购金额变得具体,相关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更多热议。3月17日,据经济观察网,大润发以及盒马相关人士皆否认此说法。
消息面上,上述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据了解,2023年12月,盒马也曾否认被出售传闻,彼时有消息称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做出了一系列资本规划,盒马已经在考虑出售,盒马方面辟谣称“被出售传闻不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在财报会议上回应“阿里退出实体零售”传闻时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该回应引发了外界对阿里巴巴退出银泰、大润发、盒马等业务的持续猜测和关注。
曾在阿里研究院担任过副院长,并作为阿里新零售研究中心负责人的游五洋,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上述收购传闻时,他表示并不惊讶,直觉告诉他,消息是真的。
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游五洋首先为大润发的前景担忧,不容忽视的是,自去年以来,大润发就出现过大规模关店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大润发2023年至少关闭了13家门店,而进入2024年伊始,又有4家门店关闭。
盒马同样发生了关店风波。今年3月以来,大连、武汉、广州等地均有门店关闭,对此,盒马方面回应称,因物业合同到期及个别商场不景气等原因,2024年上半年,会在全国范围内关闭6-7家门店,并将在附近寻找更优秀的物业。
而今年以来,蔡崇信不止一次对外重申,阿里巴巴将聚焦电商,“未来五年内,电商渗透率将有望上升到40%,甚至更高,这是阿里电商业务的长期驱动力所在”。
言外之意,卖了也不出奇。
网红蛋糕店全国停工,欠薪未发
老板失联前称“已有上市时间表”
3月16日,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蛋糕”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一则“员工讨薪”内容。
帖子中,帖主自称是“熊猫不走蛋糕”员工,其称3月15日熊猫不走创始人老板杨振华失联,数千员工三四个月工资未发,社保公积金断交,截至发文前,老板本人依旧失联,钉钉公司群突然被解散,迫于无奈,只能网络发声。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17日,多名熊猫不走蛋糕员工确认,公司是在3月16日下午突然宣布停工的,不少配送员直到解散时仍在配送蛋糕。
根据员工晒出的截图,在公司倒闭前,熊猫不走蛋糕创始人杨振华在工作群中向员工道歉称,由于管理决策疫情等内外部原因,其还是没能把公司救回来。其表示,之前已倾尽所有,无力偿还债务,会接受法院公安等处理。
▲熊猫不走创始人杨振华此前发声,图片源自网络
身在熊猫不走蛋糕惠州总部的员工表示,3月15日,公司各地的高管和法定代表人就已经到总部交涉,希望创始人杨振华能够现身,但是杨振华并未出现。
在公司钉钉群解散后,熊猫不走蛋糕的员工们组建了互助群。截至3月17日下午5点,互助群里已经有240多名员工登记了自己被拖欠的工资金额,最低金额约2000元,最高约5.2万元。
同日,熊猫不走蛋糕全国的网点均已经“暂停接单”,另外,根据大众点评网,其全国的网点均显示“暂停营业”。
据了解,熊猫不走成立于2017年,以“让每个人的生日都能更快乐”为企业理念,免费送蛋糕上门、唱歌跳舞表演等为客户制造生日惊喜,曾获得头头是道、IDG、XVC等机构投资。
2021年11月,新京报曾报道称,杨振华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时熊猫不走有2000多万用户,50%的消费场景有小朋友参与,家庭消费订单占据多半,单月营收在“大几千万”,且能实现盈利。在融资层面,杨振华说,熊猫不走已有上市时间表,暂不方便透露。
(本文由无冕财经研究员综合自财联社、第一财经、北京商报、IPO观察、经济观察网、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等报道。)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商务合作 | 加微信:xiaomian0504
● 理想的“灵车”风波,怎么来的?
●农夫山泉,到底有多危险?
● “低价”白热化!刘强东更着急了
●1300亿的大坑!玄学大师的信徒们绷不住了
● 钟睒睒、宗庆后“农夫与蛇”的舆情,几成是真的?
● 淘宝寻找二号主播,很焦急
●黄光裕的筹码,越来越少了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整理发布,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商务、内容合作,请联系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