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小象超市布局华东,新鲜电商战事再起?
新零售财经
2024-03-22 15:59:22

原标题:美团小象超市布局华东,新鲜电商战事再起?

将定位从“生鲜”转向“超市”后,更名后的小象超市动作不断,近日又有了新动向。3月12日,小象超市在无锡市正式开城,其无锡首个站点在梁溪区投入营业,未来小象超市还将在无锡开出30个站点,同时设立生鲜大仓。同期,小象超市还将深入华南市场,开城东莞。

据了解,今年1月,小象超市就已经开始在无锡招聘日结员工,岗位包括打包员、分拣员等,和之前开城类似,小象超市招聘的员工会在周边城市站点(如上海、苏州)先行试岗和工作,等新城启动后再回到无锡。

《零售圈》了解到,目前小象超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苏州、杭州等城市上线。无锡是小象超市今年开出的第一座城市,也是继2023年重启扩张后,小象超市开出的第三座华东城市。

众所周知,以江浙沪为核心的华东市场,基本是国内中产消费最活跃的区域,同时也是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巨头的大本营。可以预见,在延续“深耕华东”的战略基础上,未来小象超市也将与盒马、叮咚买菜等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作为美团大家庭中的一员,小象超市主要服务的是对生鲜交付时效有极高要求的一线城市用户,它与美团优选、闪购等业务共同构成了美团同城零售的“天网”。而敢于不断进击竞争对手们的腹地,《零售圈》认为,这除了源自小象超市对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的信心外,也展现了美团在布局大零售上的“野心”。

从“掌鱼生鲜”到小象超市

2017年生鲜电商正值风口,为了对标盒马鲜生,美团在北京望京开出了第一个生鲜O2O的超市品牌——“掌鱼生鲜”,这既是美团零售的起点,也是“小象超市”的前身。2018年掌鱼生鲜更名为了“小象生鲜”,定位新零售,不过依旧对标盒马,产品以生鲜为主,设有线下门店,可提供小时达服务。

相比于掌鱼生鲜,小象生鲜在门店装修,产品品类上进行了全面迭代和升级。同年,第二家小象生鲜在北京万庄开业。当时的美团对于线下实体雄心勃勃,并对外宣称2018年要开出20家门店,2019年计划50家。然而,到了2018年底小象生鲜才仅仅开了8家门店。

随后,受线下门店投资回报周期长,生鲜品类损耗高,以及难以管理等因素影响,小象生鲜于2019年4月先是关闭了常州和无锡等地5家门店,此后则在10月底关停了所有业务。业务关停后,原小象生鲜的服务迁移到了2019年1月上线的美团买菜App上,当时美团表示美团买菜是小象事业部在“深耕生鲜零售,提升消费体验”下推出的测试性业务。

去年12月,时隔三年,美团买菜再次更名为“小象超市”。《零售圈》了解到,在重拾“小象”的名称之前,美团的买菜业务把市场上几乎所有仓储模式试了个遍,4年间销售额增长了50倍。显然,此次更名的背后是美团买菜在一系列试错过程中,找到的一种新的打法。

品牌升级后的页面显示,小象超市保留了原有的蔬菜豆制品、肉禽蛋、海鲜水产、水果鲜花、休闲零食、日用清洁、个护美妆等13大品类之外,还新增了“严选”和“美团独家”两个品类以及“火锅到家”“小酒馆”这两大消费场景。而小象超市里的商品已扩充至1万多种,其中还包含不少“象优选”“象划算”“象大厨”等自有品牌产品。

不难看出,此次品牌升级是美团继续在即时零售不断深耕。一方面,通过品类升级,可使美团从损耗难以控制、迟迟无法找到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的生鲜前置仓模式中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以升级后的小象超市为抓手,自营全品类商品将成为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战略重点之一,全面转向前置仓大仓模式。

从“美团买菜”到“小象超市”,由“生鲜平台”转型到“超市零售”,这标志着美团买菜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和业务体量的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在持续探索科技助力零售的基础上,美团的买菜业务,服务消费者数量已达到千万量级。

与此同时,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行业洞察报告》预测,目前我国的即时零售处在高增长时期,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36亿。因此,可以说,美团买菜更名的背后,主要还是为了从损耗难以控制、迟迟无法找到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的生鲜前置仓模式中脱身而出,而瞄准规模巨大的即时零售市场。

事实上,早在2021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就多次强调:“我们坚信,零售行业的终局是万物到家。”小象超市业务负责人也曾透露,启用新品牌“小象超市”,是美团向本地零售领域进阶的战略举措。

难以舍弃的“生鲜”

《零售圈》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电商平台经营生鲜的流派,主要可归纳为四种:京东到家模式、叮咚买菜模式、盒马模式及多多买菜模式。

京东到家模式,主要工作是超市的搬运工,一头向商家收佣金,一头收配送费,属于平台的自营物流兼职赚了个外快,算是合理利用资源,美团外卖也有这种服务;叮咚买菜模式,即前置仓模式,运作方式是在小区周边3公里设置仓库,送货上门,改名前的美团买菜以及京东自营买菜也是这种。

盒马模式,即店仓结合,相当于把仓库做成了门店,既能存放货物,又能让人逛,京东旗下的7fresh也采用的这种方式;多多买菜模式,也就是社区团购,通过集中采购、预售和自提的方式,把成本做到很低,相当于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大型批发商,阿里的淘菜菜也归属于这类。

但纵观各种模式,没有一家生鲜电商公司能在这个赛道中活得轻松,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这些巨头们还要死磕这门生意呢?

《零售圈》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鲜市场依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二是生鲜电商这门生意看似无利可图,但高频、刚需的属性仍然可以提供稳定的流量入口。

从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发展来看,生鲜电商依然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按照头豹研究院的数据,中国线上买菜平台2017年市场规模1403亿元,2017年至202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5%,保守预计2026年将会达到10449亿元。

也因此为了能够在这一领域分得更大块的蛋糕,各主要生鲜平台也都在积极调整或加码在这一领域的业务布局。

目前市场上大的生鲜电商平台主要有京东买菜、淘宝买菜、多多买菜、叮咚买菜等。而且走到今天,赛道上的每一个玩家,似乎都没有准备要放弃这一板块的业务。就更名后的小象超市而言,其虽然在品牌名上弱化生鲜,但在目前小象超市页面划分的15个栏目上,生鲜类目依旧在更显眼的首排位置。

除此之外,存量时代到来,互联网巨头们昔日高歌猛进的神话不再,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在年度买家活跃数上阿里为9.03亿,拼多多为8.82亿,京东为5.88亿,基本上处于天花板,再很难有增长的空间。

而生鲜电商这门生意看似无利可图,但高频、刚需的属性仍然可以提供稳定的流量入口。因为买菜作为平价消费、刚需消费的代表,能够为流量焦虑的电商平台们带去宝贵的打开次数、订单流水。这也是为何阿里、京东、美团等知道生鲜这门生意不好,但依旧持续加码或扩张,而不愿推出的原因。

不过,就目前而言,想要做好这门生意,不管是大平台还是小企业,比拼的都将是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商品。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以及消费模式的不断变革,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便捷、健康和环保。

同时,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广大消费者而言,愈发注重食材的品质安全问题,对日常饮食的需求也在扩大。生鲜电商平台也只有围绕消费者体验和商品本身,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出彩。

战事再起?

尽管生鲜这门生意并不是很好做,但从去年年初开始,依旧有不少巨头重新入局了这一赛道。如京东上线了京东买菜,并重启了前置仓模式;没有更名前的美团买菜也重启了扩张计划,在武汉、廊坊、苏州等二线城市开启了新业务;淘宝APP首页上线了“淘宝买菜”,从温州、杭州等华东地区入手,随后开城上海,直奔叮咚买菜的大本营。

同期的叮咚买菜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局面,一边盈利,一边撤城。去年5月撤出四川、重庆两地。今年业绩发布前的2月27日,叮咚买菜被曝出关闭了广州、深圳地区共38个站点,官方回应称为提升运营效率,华南整体近90%的服务范围未受影响。

赛道两端“冰火两重天”。前置仓需要高订单密度和高客单价撑起来。可以说,不是前置仓的模式跑通了,是场上的玩家只剩几家了。几轮大战之后的幸存者们被疫情救了一命,其他玩家撤出留下的份额被重新盯上。

据叮咚买菜最新财报数据,2023年四季度其实现营收49.9亿元,GMV为55.3亿元,Non-Gaap标准下的净利润率为0.3%。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叮咚买菜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了Non-Gaap标准下的盈利,同时也实现了Non-Gaap标准下的首次年度盈利。

从全年表现来看,2023年叮咚买菜实现GMV 219.7亿元,虽然规模环比有所下降,但如果刨除2022年疫情与2023年经营区域调整的部分影响,一些核心经营数据的表现其实远超预期。

目前叮咚买菜已经上线了蔡长青、叮咚好食汇、叮咚王牌菜、拳击虾、叮咚大满贯等20多个自有品牌。以“蔡长青”为例,主要推出了剁椒鱼头、红烧牛肉、肥肠鸡等菜品,并且销量非常之高。根据叮咚买菜CEO梁昌霖的透露,“蔡长青”2023年的GMV约8.4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了43%。

不仅如此,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商品的GMV整体渗透率在2023年四季度首次突破了20%,达到21.1%,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1个百分点。

可以见得,在微盈利的状态和消费者回流下,生鲜还可能面临一场价格战比拼。朴朴超市也要做自有品牌了,只不过是为了低价。据报道,朴朴超市2024年市场重点是全面拥抱“硬折扣”,通过自有品牌直连工厂做低价,主要品类是食品、日用百货、冻水产肉禽。目标是自有品牌年销售额做到50亿,占总体销售的15%到20%。

同样打低价的手段还有美团,小象超市在首页推出临期特惠、亿元补贴、大牌特卖等频道。从“买菜”到“超市”的品牌形象升级,也代表着品类的进一步扩张。

而就在3月12日,小象超市宣布在无锡市正式开城后,此前叮咚买菜就已经发布招聘信息,为3月20日于无锡开设的叮咚奥莱招聘收银员、理货员等。可见,巨头竞争之下,生鲜电商赛道的战事远没有结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调味品趋势分化,谁在重新征服年... 文|品牌议题 很多人是在出国旅游之后,才真正意识到中式厨房的魅力,毕竟在“吃”这件事上,我们绝对是...
公务接待“禁酒令”再升级,白酒... 文丨酒食汇团队 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印发,其中...
原创 中... 最近全球稀土圈炸了锅!马来西亚彭亨州一座占地百亩的稀土工厂正式点火投产,这可是除中国外全球首个大规模...
朴朴超市筹备赴港IPO 文 | 零售商业财经,作者 | 静淇 编辑 | 喻博雅 5月19日据“华尔街见闻·信风”独家消息,...
美线空运市场“爆”了:舱位排满... 界面新闻记者 | 薛冰冰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以后,市场回暖显著。现在美线空运市场暴涨,出现一舱难求...
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甜蜜经济消...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甜蜜经济消费节”启动。活动...
泽连斯基提议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 5月20日,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代表塔拉斯·卡奇卡在基辅贸易会议上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致信...
敦煌金,黄金行业首获文化展览类...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公布了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
“包工头”们力挺,天目药业摘帽 斑马消费 范建 披星戴帽长达5年,已有67年历史的“金牌老字号”天目药业,终于在今天迎来新生。 20...
国家发改委谈内卷式竞争:将针对... 中新网5月20日电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的情况,国家发...
以法治护航 支持民营企业大胆闯... 【观点摘要】 ·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引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激励民营企业“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
股市必读:万华化学(60030...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万华化学(600309)报收于56.81元,上涨0.11%,换手率0....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0日,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016495)发布公告,增聘汪...
德国股指继续创历史新高,意大利... 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36%,报24021.43点,继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
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了药,...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军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报记者报料称,4月12日母亲唐宇菊于西...
港股挂牌直击 | 353亿港元... 观点网5月20日,身着黑色西装的曾毓群再次敲钟,被称作“宁王”的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
宠物经济深度剖析:从现象到本质...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出宠物定制蛋糕,当老年群体为宠物健康保险买单,宠物经济早已突破传统的 “猫粮狗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一些人认为给老人买玩具“太幼稚”,一些玩具被买回后因无趣而闲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
和讯投顾严笙:LPR降息激活市... 5月20日,A股今天放量大涨,沪指稳定站上3370,北证50创历史新高,消费和科技的双线爆发,市场到...
跨境电商又遇“寒流”?日本考虑...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潇湘)据悉,日本正在考虑对包括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进行审查,以加入包括特朗普...
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护理服...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再也不用去医院折腾了,在家就能换药,太方便了!”5月15日,张大爷(化名)在...
上海家化涨5.69%,东吴证券... 今日上海家化(600315)涨5.69%,收盘报26.0元。 2025年4月29日,东吴证券研究员吴...
微软一夜50弹,纳德拉要建智能...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YZH 【新智元导读】就在昨天,纳德拉带着50多个新产品和服务,震撼亮相微...
硬汉!胡金秋带伤回归砍17分 ...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广厦男篮客场125-118力克北京男篮,总比分4比-击败对手,夺得队史首座总冠...
小雨伞母公司港股IPO“过关”...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的保险科技在资本市场又重回热闹非凡的景象。 界面新闻注意到,日前,小...
深交所徐正刚:四大举措构建并购... 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赵昕睿)5 月 19 日,深交所 2025 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除...
今天A股,有点甜!这一指数创历... 5月20日,A股今天“有点甜”,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深成指涨0.77%,创...
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李晨涛 图/孙猛 5月19日,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来...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浙江大... 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85期“经济每月谈”在京举行。会...
美国商学院专家感叹:“硬实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主任卢尔德·卡萨诺瓦、研究员安妮·米鲁5月20日在《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