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近四百家直营店,转向加盟,海伦司去年扭亏为盈营收下跌
南方都市报
2024-03-31 12:56:08

原标题:关掉近四百家直营店,转向加盟,海伦司去年扭亏为盈营收下跌

在持续亏损后选择重新开放特许经营的海伦司,终于迎来了年度盈利。

3月28日,“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09869.HK)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3年海伦司,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下跌22.49%,净利润为1.81亿元,上一年同期则亏损16.0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2.80亿元,上一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为2.41亿元。

海伦司扭亏为盈背后是,去年其线下门店客流量增加,再加之其经营策略的调整,大幅关闭直营门店,转向加盟模式,经营模式变得更轻。去年其关掉了近400家直营门店,门店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尤其是其自有员工人数一年减少了962人,整体人力成本减少了超7亿元,而新开设的加盟店日均销售额则与直营店近乎旗鼓相当。

海伦司去年扭亏为盈

自有员工减少近千人缩减开支超7亿元

海伦司连续两年营收下跌,净利润则在去年扭亏为盈。2021年-2023年,海伦司分别实现营收18.36亿元、15.59亿元、12.09亿元;同期其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16.01亿元和1.81亿元。

海伦司认为,其去年营收仍然录得下跌,主要是其坚定向平台型公司、轻资产模式进行战略转型,主动调整直营门店网络,大力发展合伙人门店网络;净利润上涨则是因为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门店客流量回升,门店经营表现好转以及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效率优化。

根据财务报表,去年,海伦司的原材料成本和多个成本支出均出现下跌,尤其是在关闭大量的直营门店后,海伦司的人工成本和使用权资产折旧大幅下降,推动利润抬升。

具体而言,去年,海伦司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同比下跌了36.0%至5.62亿元,这是因为其收入减少以及业绩恢复营销活动减少;雇员福利及人力服务开支同比减少了70.19%至2.99亿元,这则是因为门店减少,员工减少,特别是其自有员工减少了962人至675人,并且去年无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支付;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了65.19%至1.10亿元,主要是因为多个直营门店关闭结束租约;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同比减少98.42%至1133.8万元,主要是疫情影响消退,店铺经营改善,并无重大减值拨备。

海伦司于2009年在北京创立,凭借着“10元一瓶啤酒”的低价策略以及“年轻人的聚会空间”的品牌定位,其连锁小酒馆“Helen’s”在年轻人中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里受到欢迎。

图片来源:海伦司官方公众号

海伦司在酒馆里售卖自有品牌产品和第三方品牌酒饮,其中自有品牌产品包括Helen’s啤酒、饮料化酒饮和小吃,毛利率要比第三方品牌产品高不少。财报显示,2023年,海伦司自有品牌产品收入同比下跌27.93%至8.5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71.1%,毛利率为75.7%;其第三方品牌酒饮收入同比下降了22.77%至2.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18.7%,毛利率为54.8%。

除了通过线下门店售卖酒饮外,高毛利率的自有酒饮让海伦司做起其他渠道的生意。海伦司官网显示,海伦司不仅为全国门店提供啤酒配送,同时也为渠道经销商及夜间餐饮企业(大排档)提供整体供应链解决服务方案,此外,海伦司在淘宝、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售卖品牌自有酒饮。

掉头转向加盟的海伦司

去年直营店净减少近400家

在门店数量层面,去年全年,海伦司门店数量大幅收缩,全年净减少门店288家,作为对比,其2022年净减少门店为15家。

具体到各种门店类型,2023年全年,海伦司直营门店净减少了398家,特许合作酒馆净减少了22家,“嗨啤合伙人”酒馆新开了132家门店。截至2023年底,海伦司共有479家酒馆,包含255家直营店、92家特许合作酒馆以及132家“嗨啤合伙人”酒馆。

大量关闭直营门店和开设“嗨啤合伙人”酒馆背后是,海伦司门店经营模式的调整。创立之初的海伦司主要靠加盟模式拓展市场,但是到了2018年,海伦司改变了主意,开始运营直营酒馆,并将加盟店逐步转为直营店,2021年9月上市前夕,其全国门店均为直营模式。

针对从加盟模式改为直营模式,海伦司曾在招股书中指出,其通过直营门店能实现快速且高质量的市场扩张,同时直营模式使公司对产品、运营、供应链等方面有更强控制和更有效监督,从而实现高度标准化的运营模式。

登陆港股市场上市后,海伦司加快了直营店的开店步伐。2018-2021年,其门店数分别为162家、252家、351家、782家,其中2021年一年净增门店452家。伴随着门店数增长的是,其在2021年营收达到18.36亿元,同比增速创下历年来最高记录——124.42%。但是与此同时,海伦司开始陷入亏损,在净利润层面,2020-2022年,海伦司净利润分别为7007.2万元、-2.30亿元、-16.02亿元。

2022年,海伦司重新调整了经营模式,再次探索特许经营模式,并关闭194家直营门店,伴随着调整的是,海伦司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15.05%至15.59亿元,净亏损高达16.01亿元,其中因为关店产生的亏损为8.53亿元。

对于海伦司此前的亏损,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疫情背景下的外出和社交场景需求极度被压缩,导致定位“年轻人的聚会空间”小酒馆的海伦司业绩受到影响。同时,上市后,海伦司的盲目扩张也带来选址失误、成本激增等问题。

在直营模式栽了跟头的海伦司,决定从线性连锁模式向平台型公司转型。2023年6月,海伦司启动了投资门槛更低的“嗨啤合伙人”计划,半年时间开出了132家“嗨啤合伙人”酒馆。

加盟店坪效超过直营门店

投资一家加盟店至少需要60万元

直营门店前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且在运营的过程中,海伦司还要承担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模式相对更重。而根据最新财报 ,海伦司“嗨啤合伙人”酒馆的表现确实并不比直营酒馆逊色。

2023年,海伦司直营酒馆日均销售额约7300元,“嗨啤合伙人”酒馆为7100元;而“嗨啤合伙人”酒馆的门店经营面积更小,在坪效上表现更出色,其直营酒馆日均坪效为19元/平方米,特许合作酒馆坪效为20元/平方米,“嗨啤合伙人”酒馆则达到34元/平方米。单看直营酒馆的表现,其去年日均销售额虽然同比上涨,但是仍未能恢复到2021年及以前的水平。2020年-2022年,其直营酒馆的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0900元、9200元、7000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目前海伦司的“嗨啤合伙人”酒馆采用全托管合作模式,店型共有三种,分别是90-150平方米的精品店、150-240平方米的优品店以及240-260平方米的臻品店。同时,海伦司将根据发展规划适时开放小于90平方米或大于300平方米以上的店型。

海伦司加盟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目前另外两种店型暂时还没有开放,主要是因为海伦司翻台率低、产品定价低,如果店内面积过小(即低于90平方米)会影响门店营业额。据该名工作人员透露,开设一个100平左右的门店,不算租金,前期整体投入约60万-70万元,回本周期约一年半内,不同地区之间回本周期差异小。

为了推动“嗨啤合伙人”酒馆扩张,海伦司推出了多个优惠政策。如,2023年年底,海伦司宣布合伙人门店毛利不抽成,已经抽取的毛利将全额返还。此外,根据前述工作人员透露,在今年3月底前签订意向合作的合伙人将免收2024年的管理费;在4月底前开二店的加盟商,品牌给予装修补贴。

海伦司在年报中指出,“随着‘嗨啤合伙人’计划的快速顺利推进,公司门店数量回升,并将持续加速扩张。”海伦司的“嗨啤合伙人”酒馆数量确实增长较快,截至2024年3月19日,其“嗨啤合伙人”门店达到183家。

针对重新开放加盟的海伦司的前景,汪洪栋则表示,从行业层面看,小酒馆赛道热度相较海伦司上市前有所下降,对加盟商吸引力有所下降;从品牌层面看,门店本身主打性价比,要想实现高盈利,则对门店选址、整体成本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海伦司是否能实现大规模扩张,仍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海伦司的门店数量与其招股书中规划的还相差甚远。根据招股书,海伦司原本计划在2023年门店总数扩张至2200家,如今其门店数仅不到目标中的1/4。在“嗨啤合伙人”酒馆增加的同时,海伦司另外两种门店店型数量继续缩减。截至2024年3月19日,海伦司直营门店为236家,特许合作门店84家。

针对海伦司是否会继续关闭直营门店、今年开店计划、直营门店关闭后离职员工的劳务情况等,3月30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海伦司,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颖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汽大众成立动力系统新公司 含...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峰梅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文辉,注册资本10...
惠民消费券叠加世界美酒!宁夏·... 6月9日-11日,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国际葡萄酒名庄名酒展将在银川国际会展中...
基金分红:华夏合肥高新产园RE... 证券之星消息,5月28日发布《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华夏合肥高新创新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
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完成10亿美元... 5月28日,凯辉基金正式宣布旗下凯辉创新基金三期圆满完成最终关账,基金管理规模达10亿美元,成为欧盟...
直击蓝晓科技股东大会:董事长高...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2024年,蓝晓科技(300487.SZ)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
总起价近20亿!深圳光明挂牌一... 粤进深 赵盼盼 5月28日,深圳光明区挂牌一宗宅地,宗地号为A509-0074,挂牌起始价19.94...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 5月28日,由北京商报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
原创 A... 昨夜的美股高歌猛进,虽然这与A股的关系不大,但是美股大型科技股的上涨跟我们多少还有些关联吧,比如说看...
原创 深... 文丨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新商悟 (本文约为800字) 近期,深蓝汽车可谓连遭舆论风波。...
原创 武... 武清,已经找到了楼市“甜区”。 今年以来,大打改善牌,核心地段的改善洋房掀起一股热潮。 城投春上...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