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扭亏为盈,几度冲击IPO,喜马拉雅迎来新春天?
经理人杂志
2024-04-14 17:55:59

原标题:十年扭亏为盈,几度冲击IPO,喜马拉雅迎来新春天?

几度递表终翻身?

转载 | 财经早餐

据灼识咨询资料,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收入已从2018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0%,并预计到2028年进一步增长至510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3%。

行业人士认为,音频市场已然成为内容生态领域中,为数不多仍有巨大增长空间的产业,也由此催生“耳朵经济”快速发展。

4月12日,作为国内音频市场龙头的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表,根据招股书,2023年全年喜马拉雅实现营收61.6亿元,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正向盈利。

这不是喜马拉雅第一次递表,时隔两年重启上市,喜马拉雅并非在打无准备之仗。无论是市场成绩还是在AIGC方面的探索,亦或是对自身未来盈利能力的乐观,喜马拉雅此次冲击IPO看起来颇具信心。

据悉,本次冲击IPO,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为联席保荐人。从成立至今,喜马拉雅已获得兴旺投资、挚信资本、腾讯、泛大西洋投资、普华资本、小米、阅文集团、合鲸资本、创世伙伴资本等一众知名VC/PE、战略投资者的支持。

图片来源:招股书

口袋有钱,心里不慌

据机构数据,2023年美国移动在线音频月活跃用户数的渗透率超过50%,而中国则为24.6%,市场空间巨大。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至今已走过12个年头,从音频起家,到现在业务逐渐扩展。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就2023年的移动端总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而言,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虽然行业地位在那,但其上市之路走得并不容易。据公开信息,这不是喜马拉雅第一次递表。

2021年4月,喜马拉雅首次向美国SEC递交上市申请,无奈受到投资环境影响,遇到滴滴上市后中概股赴美上市停滞,喜马拉雅于当年9月撤销申请。随后,喜马拉雅迅速转战港股,并在2021年9月13日、2022年3月29日先后两次在港交所递表,结果同样不太顺利。

几次递表都未能冲刺成功,对于已不算新人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很难不产生挫败感。根据晚点LatePost信源,就在2022年上市未果后,2022年8月,在喜马拉雅成立的第十个年头,CEO余建军第一次对公司全体员工明确具体盈利计划,在这个五年计划中显示:

  • 2022年实现第四季度单季盈利,全年净亏损收窄。

  • 2023年实现全年盈利。

  • 5年后,实现年收入200亿元、盈利40亿元。

据晚点LatePost报道,这一计划跟当时的市场环境分不开。2022年互联网最引发关注的就是生鲜大战导致多家企业败北,这给当时的市场带来很大冲击:成立多年却依旧难以实现正向盈利,靠烧钱维持的增长恐怕难以持续。

公司管理层压力很大。从2022年前后开始,喜马拉雅开始降本增效,通过整合业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包括员工数量)、降低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和版权方的分成、优化增长等等方式,只为实现企业正向盈利,找到持续生存之道。

就在去年年底,据华夏时报报道,市场传出消息称喜马拉雅近期计划进行全线裁员(比例约30%),多位高管相继离职。12月6日,该公司相关人士回复《华夏时报》记者,“喜马拉雅裁员的信息不属实”,只是正常的人员汰换,目前喜马仍在正常招聘,引入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不管是裁员还是正常的人事变动,很显然,公司对于盈利的渴望是明确的,也是真实的。

到现在连续5个季度实现正向盈利,这次IPO,喜马拉雅可以说是有准备而来。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2021年、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58.6亿元,60.6亿元、61.6亿元;毛利分别为31.6亿元、31.5亿元、34.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4%、51.9%、56.3%;经营利润分别为-16.7亿元、1.6亿元、9140.5万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2.24亿元。

自2022年第四季实现历史首次盈利开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7亿元,口袋有钱,心里不慌,上市也就有底气。

想要利润不容易

从招股书来看,喜马拉雅能够实现盈利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订阅收入的持续增长。

从招股书来看,喜马拉雅营收共分为四个部分:订阅、广告、直播、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

这其中,订阅服务是喜马拉雅营收的最大来源,囊括了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别占总收入的51.1%、50.8%及51.7%。

广告一直是音频平台盈利的难题,其对于品牌方的吸引力一直比不上视频和图文广告。喜马拉雅也在不断优化广告服务,提升广告的吸金能力。根据公告,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其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4%、24.2%及23.1%。

直播业务是后来拓展的业务,模式也相对简单,主要来源于销售消耗性虚拟礼物及物品。这一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1%、19.1%及18.4%。

至于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根据招股书,主要是指来源于其他各种渠道的收入,包括销售自行研发的物联网设备、IP衍生文创产品、定制音频服务、电子商务及音频转文字(音频转换为出版书籍)。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这一块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5.9%及6.8%。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喜马拉雅扭亏为盈的关键主要就是订阅服务的创新。根据喜马拉雅自己的阐述,增收主要源于:公司一方面不断推出高附加值创新产品,另一方面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数也在增长。

这里有个数据值得关注,那就是与2022年相比,喜马拉雅2023年的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以及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会员的付费率,各自都略有下降。但由于喜马拉雅将战略重心转向吸引及留住客单价较高的用户,并加强具有更大变现潜力的产品的运营,让这部分营收保持了增长。

从这里能够看出,音频平台和其他媒介及渠道有一个很大区别,就是用户活跃度更高,且黏性更强,这也是支撑音频平台多年亏损运营的关键:有了用户就有了流量,就有了变现的可能。

播客的崛起就印证了这个逻辑。

在音频领域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相较于有声读物播客正在日益崛起,且对于用户的吸引力逐渐增加。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也提到,其移动端应用程序的日均活跃用户收听时长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播客在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中日益流行,与有声读物相比,其内容时间相对较短。

作为一个有着五六年播客使用习惯的重度用户来看,我认为恐怕不只是播客单集时间短,冲击到了有声读物,而是更加有趣的内容和更具创新能力的创作生态,让播客对于有声读物平台形成强大影响,进而分流了一部分用户。

积极拥抱AIGC市场找到新模式?

那么,这次喜马拉雅的上市,是不是就印证了其优秀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这一点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

喜马拉雅虽然成立时间早,但在盈利这件事上摸索多年才堪堪跨过门槛,与其庞大的用户体量并不成正比。

根据招股书,灼识咨询的调研显示,喜马拉雅是用户首选的在线音频平台。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3.02亿,包括1.33亿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和1.69亿通过物联网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收听其音频内容的平均月活跃用户。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主应用程序平均月活跃用户,在中国在线音频应用程序中排名第一,其移动端用户收听时长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60.5%左右。

能看出来音频平台盈利模式相对单一,挣钱并不容易。

然而,这不仅是中国音频市场的情况,而是音频媒介本身的属性使然。Spotify是欧美市场最大的音频平台,但其盈利模式依然很难比肩视频和图文广告。音频本身就不是一个有很大广告变现空间的产品形态,在2020年3月正式发布的播客平台小宇宙,虽然有着极高的用户活跃和极强的用户粘性,仍在苦苦摸索盈利模式。

在探索更多盈利模式的路上,喜马拉雅也在积极降成本,根据招股书,喜马拉雅正在拥抱“AI新时代”。

当前大模型在一众内容创作领域掀起新的风暴,作为中文最大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对于AI生成音频内容也有很多动作。

据悉,喜马拉雅研推出“珠峰音频AI模型”,帮助内容创作;推出专有的一站式AI音频制作工具“音剪”,帮助创作者缩短后期制作时间、提升创作效率、降低用户入驻门槛。根据喜马拉雅介绍,目前AI已经贯穿有声读物的预录制、录制、后期等全过程,相比人工创作提效超50倍。截至2023年12月21日,喜马拉雅平台AIGC内容2.4亿分钟,占其音频内容的6.6%。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任何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
普华永道港股连丢单,上海传出裁... 五一假期后,上海普华永道传出消息将进行裁员,涉及咨询、审计等多个业务条线。据时代财经了解,中国大区并...
什么情况?据传嘉能可购买大量L...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潇湘)有迹象显示,嘉能可公司近来可能一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买进俄罗...
字节否认为大额储户子女提供实习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某银行私人银行可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
为人形机器人穿上“新衣” 这家... 《科创板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张洋洋)从跨界合作到跨界投资,各行业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布局全面开花...
港股通互联网ETF:5月27日...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融资买入49.58万元,融资偿还58.6...
【盘中播报】7只A股跌停 银行...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上午10:28,今日沪指跌0.08%,A股成交量415.15亿股,成交金额...
央企ETF:5月27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央企ETF(159959)融资买入0.06万元,融资偿还28.62万元,融...
美联储鹰派立场vs加拿大经济放... 周三(5月28日),美元兑加元在亚洲交易时段早盘小幅上涨,汇价在1.38上方交投。美国消费者信心数据...
华密新材:5月27日融资买入2...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华密新材(836247)融资买入230.18万元,融资偿还260.97万元...
RWA项目完整落地手册1.0版... (1) 一、RWA 介绍 1)1.RWA 的定义 · RWA的全称:Real World Asset...
王兴立下军令状 文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 除了每隔几天都有进展发布的AI行业,外卖大概是互联网...
华银APP订购白银铂金现货欺骗...   华银APP如今受害者众多,投资人在该平台做交易,只要是大资金买入,基本都是反向走势,一买涨,就使...
股息率破7%的银行ETF优选(... 近期银行势头不减,板块吸引效应明显。数据显示,5月27日,银行ETF优选(517900)单日成交17...
港股汽车ETF:5月27日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港股汽车ETF(520600)融资买入3498.9万元,融资偿还3316....
5.28黄金暴跌后如何布局?今... 前言: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不被短线行情的上蹿下跳而迷惑,只为趋势行情的布...
裁员3000人!沃尔沃断臂求生...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刘蕊)当地时间周一,瑞典汽车制造巨头沃尔沃汽车表示,作为削减成本的主要举措...
输掉“国补”的拼多多,一夜没了... 又是熟悉的暴跌,拼多多发布财报后,股价盘前又跳水了,跌幅一度逾20%。 截至当日收盘,拼多多美股跌幅...
浙江恒威:5月27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浙江恒威(301222)融资买入342.99万元,融资偿还167.91万元...
韩国综合指数涨逾2%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5月28日,韩国综合指数高开高走,截至9时44分,该指数涨逾2%,报2690.4...
中电工程 矢志能源报国 书写发... 中电工程 矢志能源报国 书写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8日第 08 版) 今年...
长华化学跌2.09%,成交额2... 5月27日,长华化学跌2.09%,成交额2.57亿元,换手率19.71%,总市值34.76亿元。 异...
黄金交易提醒:特朗普的&quo... 汇通财经APP讯——周三(5月28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震荡微涨,目前交投于3307.34美元/盎司...
还是湖人!曝詹姆斯大概率执行5... 5月28日消息,美国记者Shams今天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了湖人球员詹姆斯下赛季很可能继续效力湖人。 ...
银行反诈守好百姓钱袋子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银行作为反诈的重要力量,持续行动帮百姓守好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