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越怪越厉害?俄军“龟壳坦克”和“杂物堆坦克”上线,据说无人机和导弹轰上去都像挠痒痒,真的假的?
前言:鏖战数百天,俄军耐心终于快要耗尽,高超音速导弹、战略轰炸机轮番上阵,高密度轰炸下,乌军防线出现一个接一个缺口。如今,俄军又拉出奇特坦克,号称导弹都炸不穿,一时间,大量乌军溃逃。那么,同类装备,中国有必要学习建造吗?
(图解:泽连斯基称,乌军士气大减,不少士兵选择逃跑)
1、俄军“王牌”参战,乌军防线崩溃
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有情报显示,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出现首批“国际军团士兵”,人数多达1500人左右。而后,俄军图-22M3战略轰炸机腾空,向其投掷多枚炮弹,成功摧毁重要目标。
据悉,这些炮弹中,还包括FAB-1500精确制导炸弹,一枚下去几乎可炸塌一栋楼。紧随其后,苏-34也奔赴前沿阵地,为地面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随着越来越多重火力下场,乌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军的攻势,导致不少乌军逃跑,面对此现象,自己是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在此之前,泽连斯基一直努力对外传达一种“乌军无所不能”的厉害形象,但如今这番实话,说明乌克兰现在逃兵现象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毕竟,士兵逃跑在也会削弱其他士兵战斗意志,从而引爆大范围溃败。因此,对乌克兰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场胜仗来鼓动士气。
但问题是,俄军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答案显然是不会。
(图解:乌军操控无人机,给俄军坦克造成很大威胁)
2、长得越怪,战力越强大?
据悉,战场上出现一款长相奇特的坦克,即T-72外裹着一层笨重外壳。
值得一提的是,这层装甲,并不是普通防护力较强的顶棚,而是将整个坦克笼罩在内的防护甲,看起来与乌龟相似,因此,外界为其起了个名字叫“龟壳坦克”。
而实际战斗力,也如外界所说的那样,行驶起来像看起来一样笨重无比,但好在防护力达到极致,即便无人机和导弹轰上去,也只是像挠痒痒一般。
这就使得,克拉斯诺霍里夫卡战场上出现这样怪异一幕:拖着厚重装甲的“龟壳”坦克,无视枪林弹雨,在炮火之中不断穿插游走,击杀附近乌军。
除了“龟壳坦克”,俄军还有另一王牌——“杂物堆坦克”,名称来源于其外部堆砌的杂乱无章的反无人机电子装置。
消息人士透露,俄军之所以造出如此奇怪的坦克,旨在应对无人机。
由于无人机飞得快、炸的准,就算坦克拥有顶棚也很难拦住攻势,被逼无奈下,俄军这才想出奇招。
而从这两款坦克身上,我们也能看出俄军现有应对无人机的思路:
一个是抛弃坦克最重要的机动能力,直接从“硬防御”下手,增加被动防御面积,将防护能力提升到极致;
一个则是“软防御”,靠堆砌电子干扰软件来提前干扰无人机的打击行动。
(图解:俄军“龟壳坦克”被导弹锁定炸毁)
3、打也打不烂,无人机要没用了?
或许看起来,这两款坦克要粗糙很多,浑身充斥着“临危上阵”的紧迫感,但要知道,当初用来应对火箭弹的“顶棚”和“格栅”装置,也是在这样环境下诞生出来的,只是经过数年升级,才看起来标准很多的。
所以说,“乌龟壳”与“杂物堆”两种思路,未尝不是未来应对无人机袭击的好方法。
那么,现在两款坦克,在战场上表现如何?
起初,外界不禁眼前一亮,但随着后续战斗,两款坦克仍无法顶住攻击,甚至被乌军缴获。
报道称,“杂物堆坦克”是被乌军无人机摧毁的,因为自杀式无人机隐蔽性较强,就算顶上堆砌大量电子干扰装置,也无法完全覆盖无人机无线频段。
这证明,增加电子干扰装置这条路,走不通。
再来看“龟壳坦克”,他虽然顶住了无人机轰炸,却顶不住炮火与导弹。俄军为了提高防护力,抛弃了原本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机动性,炮塔也因为装甲遮挡无法灵活转动,所以一定程度上,坦克火力被大大削弱。
同时,坦克因为外部装甲限制,一旦被重炮或反坦克导弹精准锁定要害,依旧会被摧毁。
(图解:远火分队操练期间,出现“武装机器狗”)
4、解放军早已用上了,更先进的装备
不过,真实的战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武器试验场,类似“乌龟壳”“杂物堆”一样的奇思妙想出现,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不到最后,没有人知道该设计究竟成功还是失败,所以,此次俄军的尝试,对我们来说,仍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无人机既然能崛起如此长时间,就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装备取代。
当然,对中国而言,如何应对无人机和应对其他先进装备,仍是一件要紧之事。
军事专家表示,无人机是当之无愧的战场“大杀器”,当今世上,唯有中国和美国技术最先进,好在,中国早已开始开发其他无人装备,比如武装机器狗。
央视《军事报道》栏目报道称,解放军远火部队在西北戈壁进行实弹训练,一路上,“敌军”炮火封锁,远火分队见招拆招。
视频中,2只“武装机器狗”贴地待命,随着一声令下,其中一只立即进入战斗状态,第一时间瞄准目标开火。
不难看出,俄乌还在执着于无人机大战时,解放军早就用上了更先进装备,“提狗”上阵。结合以前出现过的作战机器狗、蛇形机器人,由此可见,中国战术出现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