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4月22日,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一季度,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近7万亿元。特别是,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2.9%的增长,这实属不易,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质增效。这里面有三点:
一是增发国债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达。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下达到地方。从一季度数据看,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投向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2.1%、13.1%、53.4%,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二是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超八成。2024年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2万亿元,可比增长4.1%。今年全国人大批准2024年中央预算后,财政部按照预算法规定,及时组织做好预算批复下达工作。截至4月上旬,2024年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到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8.68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5.1%;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具备条件的项目资金已全部下达完毕。
三是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从具体支出科目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支出进度较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进度30.7%、城乡社区支出进度26.2%、卫生健康和交通运输支出进度均为25.1%,都超过序时进度。
研究适当增加储蓄国债发行规模
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为了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一债难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二是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
四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来源:中国网、财联社
本期编辑: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