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购房限制,房地产要变天了
罗sir职话
2024-04-28 16:57:45

原标题:全面取消购房限制,房地产要变天了

在市场最冷清最低迷的时刻,房地产迎来了它近乎全面的放开。

房地产这个行业,很多时候你还真得把它当成是一个具有投资金融属性的产品去看待,但凡你这样看,很多时候很多东西,你反而看的更为深刻。

这是房地产有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最大不同。

毕竟户口、买房决定着国人留在一个城市工作的门槛,也是你享受诸多社会资源的重要凭据,例如公立的教育资源、医疗和社保。

但房地产调控越多,房价反而越能够逆势增长。

以2018年为例,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全年地产调控政策加起来一共有450条,创下历史记录,平均每个工作日发布2条调控政策,比2017年多了200条。

面对如此高密度的调控,却并没有换来房价的下跌,反而一切在稀缺的加持下,房地产变得更火热了。

有人这样形容那个时代的疯狂:从拿地开始,你最高多少价、最低多少价,都是地方说了算。然后开发商拿地,你多久之内是要开发要上市的,地方说了算。就连上市时候你卖什么价格还是地方说了算。

2018年年末,楼市的调控从统一变成了因城施政,地方又重新有了松绑调控的动力。例如2018年12月26日,衡阳曾发布《关于暂停执行<关于规范市城区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的通知>的通知》,解除新房限价销售。

但这条通知的通知,在发布不到24小时,衡阳就撤回了解除通知。

到今天,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对地方来说,土地出让金锐减是一个相当之大的压力,尤其是叠加今天地方债务危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土地出让金受到下滑的时候,越多的购房限制,可能只会加剧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如何增收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一般来说,税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在经济繁荣的时候,税收的增长率应该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税收增加。而税收增加就意味着更多居民收入转移给税务部门,遏制消费需求。

经济不好的时候,居民收入下降,但税收减少的速度要比居民收入减少速度还要快。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地同方向变化,起着抑制经济过热或过冷的作用。

这是理想中的税收和经济的变化。

但实际情况可能变成了,经济下行期征税严格遵照法律,多征税;上行的时候就宽松点,少征税。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最近都深有体会。

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样子了,我们的GDP翻了10倍、消费品零售额翻了12倍、债务翻了17倍、上市公司规模翻了19倍。这个庞大的市场多年来养成的复杂的消费以及各种趋势,干预它不再那么容易。

4月28日,成都宣布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这意味着这座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在这里工作和居住的人们,不再需要购房社保等其他资格才能够买房。

成都也许是第一家全面取消各种楼市限购的城市,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家。

为什么?

因为此时随着市场的整体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买房的时候,更多的限制,只会增加交易成本,反过来,取消购房限制,才是让楼市最大市场化的做法。

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回归市场,那么楼市真的可能就要面临一个极大的承压。

而楼市背后不仅仅是楼市,它在某种意义上,还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现在随着宏观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任何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举措,促进地方增收的举措,都不应该被放弃。

要把工具箱打开,要把工具用起来,而成都,绝不会是最后一家全面取消购房限制的城市。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必要讨论该不该了,而是应该讨论,晚不晚的问题。

人的行为通常来说都是基于一种预期,球来了你会下意识伸手,因为伸手可以接住球,这是生物本能的预期。打字不看键盘是肌肉记忆带来往哪里敲出什么字的预期;我们每天等公交和地铁,也是因为每天到来的班车让你有了车总会来的预期。

买房还是存钱,也是类似的道理。

你把钱存银行,是预期存银行不会消失,且比花了好;你买理财产品,也是预期买了能够赚钱;我们决定负债买房而不是租房,是预期这笔买卖不会太糟糕。

而今天,人们不再热衷于贷款三十年买房,我国家庭存款里躺着140多万亿,这一切消费行为的变化,都基本上反映了越来越多人同一个预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悲观。

而这种预期的趋势一旦彻底牢固,对宏观经济来说,几乎是致命性的威胁。

今天成都宣布放开楼市限购,也是一样的道理;寄希望于这么做,能够刺激人们买房的预期,这是放开的最重要的目的,放开楼市引导着个人和企业买房,或是继续观望,但眼下再观望,也没有什么能够利好的政策了。

毕竟,限制都没了,又能如何利好呢?

但如今还在观望的人们,大体上应该都是两类,一类是期望房价继续回调,一类就是纯纯口袋里没钱,或是认为时机还没到最佳时刻。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预期转变。

在地产、税收、金融、个人和公司都面对着不同的预期改变,但相同的处境是改变可能会变得更快。

例如原来已经习惯了更多消费的国人开始更担心自己的未来,从2017年底以来,我国城镇家庭储蓄存款比例从40%一路高歌猛进到今天的45%,储蓄增多,借贷减少,消费自然也就变少。

而但凡有一个人少花了预期中的钱,就是另一个人收入的减少,而收入减少的人往往也不会选择花更多,如此反复循环下去。

而取消购房限制,的确是来的有点晚了。

因为今天人们的预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个时候人们对房地产的预期也不再是涨涨涨,更多人宁愿租房也不愿意买房。

国人对未来的担忧变成了赤裸裸的现实:年轻人能靠自己赚到足够的钱买房吗?

回顾历史,2018年是一个分水岭,“房住不炒”反而进一步刺激了买房热情。

成都2018年3月开盘的西苑项目一共229套限价房,但申请者高达12705人,摇号中签率只有1.3%。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表示,限价措施长期使用让更多加价二手房流入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限价房买到就是赚到。

除此之外,原本公平分配的摇号也极容易演变成权力寻租的漏洞,当年6月5日,西安建设局、质监站等35名公职人员被集体免除公职,因为他们在摇号中帮关系户修改系统提前预定新房。

从“限价”到“刚需”,针对房地产的各种限制措施越来越密集,但补丁越多,漏洞往往变得更多。

长沙曾出台摇号细则,主要按户籍年限和工作年限长短的顺序对刚需购房家庭排名,看起来非常合理,但刚需选购结果名单上又涌现大量70岁以上的老人。

非市场化的限制,看似公平合理,但往往又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如今,房地产经过十多二十年的调控,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市场化的时刻,这能否拯救低迷的房地产销售尚难说,但这一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卖地收入对地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当年全国卖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比高达63.12%,到今天,像成都这样的2000万人口的大都市,2022年也超过了55%,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非常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要让成都来打响这第一枪。

尽管它稍晚了,但总归是虽迟未到,至于市场会不会买单,只能交给时间给我们答案。

曾几何时,没人相信房价真的会被允许下跌。在这样的预期下,自主购房者也成了投资者,花掉积蓄、负债百万,毕竟这是看上去唯一可靠的投资。

在当时,没有人觉得自己会接最后一棒,或者说,即使跌了自己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现在,水落石出。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特斯储能科技截至3月末拥有约... 5月16日,阿特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旗下阿特斯储能科技(e-STORAGE)截至3月31日...
枣庄市贸促会召开“发挥社媒传播... 大众网记者 李雪 枣庄报道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出海面临的渠道窄、品牌弱、推广难等堵点难点,探索助力“...
和讯投顾徐斌箐:陈小群走了再次... 和讯投顾徐斌箐分析,散户都估计不敢相信,陈小青昨天两个多亿卖掉了,今天照样被资金顶起来,反包涨停,整...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9元,较上周的5.87元上涨0.51...
华为云“朝推夜训”功能第三季度... 智东西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消息,今日举行的“逐光向新·智领未来”华为云...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买不起房,困局如何破解? 今天来聊聊一个扎心的话题:为啥房子越盖越多,...
圣贝拉集团备战港股上市,半年营... 圣贝拉集团近日宣布,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备案申请,计划在香港上市。 回顾其上市历程,圣贝拉在20...
原创 阿...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Q4财报(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
深夜!中概股爆发!纳指直线跳水 晚间,中概股集体拉升。 晚间,美股开盘后涨跌不一,随后震荡拉涨,不过纳指随后直线跳水翻绿,三大指数也...
因建议他人买卖自家股票等事项 ...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16日,冠城新材(SH600067,股价2.8元,市值39...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新规公布 本报讯(记者 孙杰)昨天,证监会公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新规明确,募集资金使用应专...
“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母公司上市... 每经记者|黄婉银 实习生 刘姝 每经编辑|陈俊杰 绿茶集团(HK06831,股价6.290港元,市...
一季度狂揽134亿元!金价狂飙...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随着金价的大幅波动,市场关注的...
原创 美... 据最新消息,在中美关税战刚刚缓和之际,美国政府又开始升级科技战,目标直指中国的华为AI芯片。美国商务...
“新基金”,来了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 5月16日,首批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了浮动管理费产品,其中包括了易方达基金、富...
股票行情快报:美年健康(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年健康(002044)报收于5.43元,上涨0.37%...
深交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 受理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5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修订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雷军线下首次回应SU7事故! 近日,在小米价值观大会,雷军进行了内容演讲。演讲的内容,有涉及到近期小米汽车发生一些事件。对于前段时...
汽车新规催化产业链,飞行汽车成... 近期,汽车板块在市场整体回调的趋势中异军突起,引领上涨潮流,这一景象部分归因于汽车行业新规定的即将实...
美国4月“恐怖数据”略超预期,... 美国零售销售在特朗普关税冲击当月维持增长,但明显放缓,这可能引发未来几个月消费者支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
恒邦股份连跌7天,前海开源基金... 5月16日,恒邦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5.72%。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黄金...
股票行情快报:美利云(000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利云(000815)报收于13.28元,上涨0.08%...
原创 证...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明确提出通过政策创新鼓励私募基金积极参...
原创 我... 从2022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郑州、石家庄、涿州等二三线城市。在进入到...
落袋为安!64亿“跑了” 【导读】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出资金64亿元,宽基ETF净流出居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昨日(5...
经营主体存量突破30万!解码创... 今年1-4月,广州市黄埔区新登记经营主体2.66万户,同比增长69.13%;新登记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吉林省五一... 长影世纪城五天累计接待游客3.2万人次,入园人数同比增长37%,长春市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
ATFX金属:黄金技术性反弹,... ATFX金属:美国经济和美元指数的表现是黄金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据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4月零...
“朱雀玄武敕令”欲改名“周乔治... 5月15日,湖南小伙“朱雀玄武敕令”成功改名为“周乔治华盛顿”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 5月16日,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