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白马的滑铁卢
格隆汇
2024-04-30 19:10:54

原标题:超级大白马的滑铁卢

在股价暴跌之前,不管是机构,亦或是散户,对海天的成长性深信不疑——酱油作为刚需消费品享受量价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等等。

过去的业绩表现确实也证明了海天的优秀。2013-2021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高达20%,业绩长期稳定且高速增长,让市场投资者简单线性外推,造成了过去长期高溢价估值状态——50倍以上。

如今,一切都变了。海天股价较历史高峰回撤近70%,市值蒸发4700亿,估值早已回到30多倍。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最高的7%以上回撤至最新的4%以内,回到2017年的水平。

股价暴跌之后,不少人依然坚信海天味业拥有良好成长性。但更多人早已恐惧海天基本面有所恶化,并认为过去的优秀不复存在。那么,到底怎么看当前的海天?

01

近日,海天味业披露了最新成绩单。2023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为56.27亿元,同比减少9.2%。值得警惕的是,这是海天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拆分看,酱油、调味酱、耗油三驾马车失速,销售收入均出现负增长。具体看,三个产品销量分别下滑8%、0.4%、1.9%,库存却上升了153%、166%、62%。酱油无疑是海天过去多年的增长引擎,如今销量下滑20万吨,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因为去年已经实现疫情的全面放开,早前市场还预期酱油销量会伴随着宏观经济、餐饮消费回暖有所增长。

海天酱油销量失速,重要因素之一是2022年10月添加剂风波事件。这件事的影响不是短期的,减少了一批消费者对海天品牌的信任度,也驱动着酱油行业往零添加方向发展。

零添加领域恰恰是海天短板,却是千禾味业的优势。2022—2023年,千禾营收、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的逆势大增。“海天跌倒,千禾吃饱”,真有点那味道。

再看价格端,海天酱油2023年吨价为5500元,而2022年为5537元。此外,调味酱、耗油的吨价均在下跌。

产品吨价下跌并不是一个好信号。第一,盈利能力会趋于恶化。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4.74%,同比继续下滑近1%,较2018年高峰大幅下滑11.7%。

第二,暗示着市场格局发生微妙变化。过去那些年,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酱油市场量价齐升,市场格局整体呈现正向循环。如今,行业内卷,吨价下跌,陷入负向循环。

以来,在存量市场下,各家酱油企业对于B端、C端市场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诸如海天和千禾去年在山东市场就曾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启“价格战”。这从海天销售费用率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在2022年及以前,海天该项费用持续下滑,而之后持续攀升,今年一季度末已达8.19%。

二来,酱油门槛并不算高。如今众多粮油公司也在推出他们自己的酱油产品,日后市场竞争烈度恐将加剧。

分渠道看,海天线下销售收入小幅下滑3.9%。经销商总数6591家,净减581家。而在2015-2021年,经销商从2600家扩张至7430家,此后开始减少,业绩也开始持续下滑。

从经销商维度看,海天线下渗透率足够高,可能并没有多少空白市场可以进行扩张了,业绩天花板愈发明显。反倒是因为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的崛起,开始整体抢占线下的生意盘子。

对于线上渠道,千禾很早就重视开启布局,试图绕开海天强大的线下渠道优势,最终成为业绩强劲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有一组数据显示,2017-2022年,千禾线上营收占比分别为4.2%、6.9%、9%、15.4%、19.9%、25.9%。线上渠道营收占比超过1/4,远超海天同期的4%左右。

反观海天线上运营做的并不如意。2023年,线上渠道收入仅8.89亿元,同比反而下滑逾10%,占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下滑至3.6%。

对此,海天在年报中也表示,公司持续推动新零售等线上端口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强化与核心头部平台的战略合作,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海天2023年业绩拉胯,今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在一些分析师看来,春节时间差是导致业绩异常大增的主要因素。2023年春节在1月,2024年春节在2月,因为商品备货需提前,这就造成了厂家销售高峰出现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

一个季度的数据并不能太能说明问题,更不能得出困境反转的结论。整体从过去几年停滞增长的数据看,未来海天想要重回高速增长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验证,因为大环境不支持了。

02

酱油是一门好生意,但在未来可能并不是一个成长性良好的赛道了。过去,不少人认为行业依然会享受“量价齐升”的大逻辑。

据艾媒咨询,2010-2020年,中国酱油行业产量从596万吨增至2020年的1344万吨,10年年复合增速为8.5%。2015—2020年,产量复合增速为5.8%。酱油产品有效期较短,历年产销量大致匹配。

另外,对比日本1960年巅峰时13.7kg的人均消费量,当前中国人均消费量为9kg,只有前者的52%。不少人以此认为中国酱油行业消费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误区。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往往会偏乐观,得出的结论亦是如此。如果看更加权威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16年中国酱油需求为980万吨,2021年仅为771万吨,与2013年几乎持平。可见中国酱油消费量已经触底,未来有可能继续小幅下滑。

以中日人均消费量差距过大来证明中国酱油消费还有较大空间,可能会存在逻辑错误。第一,中日之间饮食文化迥异,不能简单以日本的数据来进行类比。第二,中日之间人口差巨大的数量级(中国14亿,日本1.26亿),直接对比人均会有很大偏差。

酱油作为基础消费必须品,渗透率可能早就触及了100%,叠加人们越来越追求饮食健康,人均消费量小幅下降可能更符合逻辑。

酱油价的维度可能还有空间,但难度会越来越大。

其实,多家酱油企业毛利率从2019年便开始持续下滑。除了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外,跟酱油吨价下滑密切相关。

一方面,2010-2015年,酱油行业经历高鲜酱油风口后,品类升级趋势大幅放缓。另一方面,三年疫情中,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以及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多家企业加大促销力度。

未来,酱油企业或许还有提价机会,但提价幅度会越来越没有想象力。其实,最近几年,小幅降价才是主旋律。

从量价维度综合来看,中国酱油赛道的成长性不会有之前预期的那么美好与乐观,越来越内卷才是接下来的主基调。

03

疫情之后,酱油行业突然停滞增长了。从目前态势看,包括海天在内的酱油龙头在未来持续低速增长可能会是常态。其实,这并不是酱油一个行业,很多消费细分赛道均出现了“消费降级”态势。

休闲零食。过去很多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纷纷打造“高端零食”市场地位,吨价持续走高。而最近几年,三大巨头纷纷放弃高端定位,开启大降价,走性价比战略。

主要逻辑是因为主打性价比的零食量贩模式在最近几年快速崛起——线下门店从2021年的2500家暴增至2.5万家,重塑了休闲零食行业市场格局。量贩零食店绕过经销商和厂家直接采购,以更低的成本让利消费者,其终端价格普遍比商超低20-40%,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这对高端定位的休闲零食品牌杀伤力巨大。

榨菜。涪陵榨菜在2023年迎来了业绩滑铁卢,营收出现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拆分看,榨菜销量同比下滑3.8%,销量下滑0.8%,而过去很多年均是“量价齐升”。

近些年,涪陵榨菜提价开始明显影响销量了。2020-2021年,涪陵榨菜按照过去几乎每年一提的惯例进行提价,但销量从2020年开始连续3年下滑。榨菜作为经济实惠的下饭菜,如今价格已经触及主要消费者价格承受极限,开始减少消费量,亦有“消费降级”味道。

卤制品。绝味食品的业绩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从这一年开始,业绩明显放缓,毛利率下滑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33.5%大幅降低至最新的24.15%。除原材料价格整体有所涨价外,还有就是需求不振——消费者需求量下滑导致吨价下移。

功能性饮料。主打性价比的东鹏特饮在最近几年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2020-2023年及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2%、47%、20.8%、41.6%、33.5%。业绩持续爆发最重要逻辑便是价格比红牛便宜50%以上,不断抢占红牛的市场占有率。

除了消费领域,电商业更是直观。2019-2023年,拼多多GMV从10070亿元大幅增长至40451亿元,超越京东成为第二大电商平台,与阿里的差距亦逐步缩小。拼多多业绩暴增,与阿里京东业绩放缓,反应了零售市场的变革趋势。

如果从更大宏观维度看,社零消费增速从疫情前的8-9%下滑至当前5%以下,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问题。

疫情之前的几年“消费升级”,即价格持续提高,利于营收利润、盈利能力持续走高,利于拔高市场估值。疫情之后,“消费降级”愈发明显,反而来对消费企业很不友好,亦是大消费板块持续压低估值的驱动力。

疫情可能会是包括海天在内的诸多消费企业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从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未来想要重回疫情之前的状态会越来越不现实,投资者也应该认认真真评估其成长性做出合适的决策判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万华化学(60030... 截至2025年5月20日收盘,万华化学(600309)报收于56.81元,上涨0.11%,换手率0....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0日,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联接(016495)发布公告,增聘汪...
德国股指继续创历史新高,意大利... 德国DAX 30指数初步收涨0.36%,报24021.43点,继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法国股指初步收涨0...
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了药,...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军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报记者报料称,4月12日母亲唐宇菊于西...
港股挂牌直击 | 353亿港元... 观点网5月20日,身着黑色西装的曾毓群再次敲钟,被称作“宁王”的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
宠物经济深度剖析:从现象到本质... 当年轻人在朋友圈晒出宠物定制蛋糕,当老年群体为宠物健康保险买单,宠物经济早已突破传统的 “猫粮狗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一些人认为给老人买玩具“太幼稚”,一些玩具被买回后因无趣而闲置   老年玩具兴起 亟待突破困局 ...
和讯投顾严笙:LPR降息激活市... 5月20日,A股今天放量大涨,沪指稳定站上3370,北证50创历史新高,消费和科技的双线爆发,市场到...
跨境电商又遇“寒流”?日本考虑... 财联社5月20日讯(编辑 潇湘)据悉,日本正在考虑对包括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进行审查,以加入包括特朗普...
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护理服...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再也不用去医院折腾了,在家就能换药,太方便了!”5月15日,张大爷(化名)在...
上海家化涨5.69%,东吴证券... 今日上海家化(600315)涨5.69%,收盘报26.0元。 2025年4月29日,东吴证券研究员吴...
微软一夜50弹,纳德拉要建智能... 新智元报道 编辑:编辑部 YZH 【新智元导读】就在昨天,纳德拉带着50多个新产品和服务,震撼亮相微...
硬汉!胡金秋带伤回归砍17分 ... 北京时间5月20日晚,广厦男篮客场125-118力克北京男篮,总比分4比-击败对手,夺得队史首座总冠...
小雨伞母公司港股IPO“过关”...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的保险科技在资本市场又重回热闹非凡的景象。 界面新闻注意到,日前,小...
深交所徐正刚:四大举措构建并购... 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赵昕睿)5 月 19 日,深交所 2025 年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召开。除...
今天A股,有点甜!这一指数创历... 5月20日,A股今天“有点甜”,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深成指涨0.77%,创...
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李晨涛 图/孙猛 5月19日,三门峡—韩国企业经贸对接会举行,来...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浙江大... 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85期“经济每月谈”在京举行。会...
美国商学院专家感叹:“硬实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新兴市场研究所主任卢尔德·卡萨诺瓦、研究员安妮·米鲁5月20日在《中国日报...
刘强东培训管理层声带撕裂,要求... 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刘强东在公司内部向来亲力亲为,尤其重视一线业务。在2024一年,刘强东已为京...
雷军终于恢复更新抖音!点赞11... 5月20日,在抖音停更近两个月后,雷军发布视频介绍小米玄戒O1芯片。 雷军表示,小米即将于5月2...
「数据看盘」机构加仓多只创新药... 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 今日沪股通总成交金额为580.44亿,深股通总成交金额为715.86亿。 ...
ST立方主力净流出1342.9...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5月20日,ST立...
520上市,宁德时代缘何经得起... 5月20日,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股,作为“A+H”上市又一个标杆案例,万众瞩目。 当日公司股价高开12...
【投融资动态】犀灵视觉Pre-...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18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北京犀灵视觉科技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并购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图据视觉中国 北证50指数在5月20日盘中创下历史新高1479.37点...
“黑色黄金”涨价带动四天三板!... 5月19日以涨停收盘后,吉林化纤(000420.SZ)披露称,其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方大投资管理有限...
年内最大IPO上市! 【导读】港股全天强势,三大指数皆涨超1%!年内最大IPO上市! 中国基金报记者 伊万 5月20日,港...
港股今日走强,恒生ETF易方达...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均上涨1.5%,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上涨1.4%。 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