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发力与海外通胀影响:大类资产利多基调强化
【国内供需矛盾凸显,政策导向积极,二级市场投资者或迎来新机遇】
根据最新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库存以及4月官方制造业PMI值,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然而,随着全球制造业的逐步回暖,特别是中美库存周期的共振可能性上升,出口有望成为补充内需不足的强劲大项,其潜在的正面贡献不容忽视。
此外,4月30日政治局会议的召开为积极政策提供了持续确认,货币、财政、地产、化债等多个方面均有明确的增量指引。特别是在财政端,将成为核心发力点,政府债券的发行预计会加快步伐并得到有效落实。
从国际视角来看,尽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和最新非农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放缓迹象,但考虑到通胀的黏性和劳动力供需缺口的缓慢收敛,美国的通胀担忧暂时难以有效缓解。这使得美联储在降息幅度和节奏上仍然受到较大限制。
综合来看,宏观层面对大类风险资产的利多基调并未改变,并有望逐步强化推涨动能。具体到各个市场,盈利和估值两端均存在积极因素,股指的上涨趋势较为清晰。然而,供给压力的显著增加以及估值仍处于高位,利率债市场仍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在海外市场,通胀预期对有色金属的提振作用最为显著。而在国内,随着投资端相关稳增长措施的落地和加码,黑色金属市场或将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二级市场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领域的动态,把握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