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关键路径之一,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正在全球零碳冲刺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 (EA)发布的《2023 年可再生能源》报告,2023 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近 510 吉瓦2,其中光伏装机容量占据四分之三,主要源于中国的光伏增量的贡献。
在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中国光伏产业几落几起,历经重重困难。但与之相伴的,是中国产业政策不断更新与完善,中国光伏产业企业家的不懈奋斗。当前中国光伏行业已发展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领跑者: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主导着这一重要产业的全球供应链,有效支撑中国国内光伏市场增长和全球新能源需求3。不仅如此,中国部分头部光伏企业正在同步加大海外产能布局,进一步占领光伏产品市场份额4
然而,这一事关全球能源转型成败的新兴产业,也无可避免的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多国陆续出台相应产业激励机制,旨在增加投融资,创建当地光伏价值链。而在地缘政治紧张的背景下,供应链安全也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反映到贸易政策上,全球多个重点地区出现保护主义倾向。部分地区通过光伏产品碳足迹限值、生态设计、生态标签等规则,加严光伏市场的绿色准入门槛。
来源: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