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要开展经营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经营?
有人说,经营是企业为了谋求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活动。
有人说,经营是管人、管事和管钱。
还有人说:经营就是把目标变成结果。
我更喜欢第三种说法。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营分析,经营分析例会几乎成了每个公司都逃离不开的话题,几乎每周、每月、每季、每年都需要开展这样的会议。
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经营分析例会的核心作用,导致经营例会被开成了各种形式的会。比如,
下目标的时候把经营分析例会开成了诉苦会。
年中年底评绩效的时候开成了邀功会。
出问题追责的时候开成了指责会和推诿会。
风平浪静的时候开成了茶话会。
那经营分析会到底该如何开展呢?
会前如何安排经营分析例会?
会前安排和组织好会议、拉齐信息、明确目标、确定分工非常重要,决定了例会的基调是高效还是拉胯。
1. 谁安排会议
经营分析例会属于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类会议,在会议的组织上,组织人需要有协调和调动各个部门的能力。虽然在不同的公司,会议的组织人不同,但通常不外乎三类人:
2. 谁参加会议
参会人通常包括:老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经营分析、财务、PMO等。
3. 如何安排会议时间和地点
我经历的公司,有的公司是每周一次、有的是双周一次,但基本上都是在每周或每双周的固定时间点、固定的会议室举行。这样有助于将会议固定下来,形成流程,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4. 准备什么会议材料
会议材料通常要准备两类经营分析报告:
主报告:由经营分析或商业分析部门负责,从公司和整体层面出发,汇报目标、差距、原因和问题,核心是站在第三方的视角评价业务,揭示业务存在的问题。
业务线报告: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从各自负责的业务层面出发,汇报业务结果、差距、问题、策略、行动计划和资源配置,核心是解决业务存在的问题。
会议材料通常需要由组织者提前制作好模板,确定好内容,下发给参会的人员。参会人员需要按照模板准备内容,不能天马行动、漫无目的。这样能够保证所有参会者目标一致,互相协作,高效开会。
经营报告内容写什么?
经营分析报告的质量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经营分析会议的成败。
大家都知道平衡计分卡,其发明者是罗伯特·卡普兰,他认为一份有价值的管理报告要实现3个转变:
主报告和各业务报告的内容和目标有所不同。
1. 《主报告》的内容
主报告通常站在整个公司的视角,由经营分析部负责撰写,类似于军队里参谋长的角色,描述清楚业务或战役的目标完成度、差距、问题、原因、预估、机会和风险。
目标完成度:是对业务现状的正确评估,目的是及时告知管理者目标完成是否在进度之中,目前的进度是领先、落后还是刚刚好,我们通常用MTD、QTD、YTD完成率来表示完成度。
差距(Gap):是对现状和目标之间距离的评价,也就是实际完成和目标的差值。
问题:实际和目标之间有了差距,就代表业务出现了问题。
归因:是对未达成目标的原因剖析,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追齐目标。我们在前边的文章和课程中都介绍过归因的方法,这里不做详述。(参考链接:如何直击本质,定位原因?推荐三种思考方式!)
预测未来:本质是对业务的洞察和驾驭,是基于现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进行预估。
主报告通常要分析哪些数据指标?
主报告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内部数据监控、外部行业和竞争对手观察,发现并揭示问题和机遇,一方面确保现有业务正常运营,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机会。
2. 《各业务线报告》的内容
各业务线报告通常由各条业务线负责撰写,由业务负责人负责汇报,描述清楚自己业务的目标、问题和原因、策略、行动计划、人力和资源配置、以及重要项目的进展。
目标:对自己业务线目标完成情况的正确认知和评价。
问题和原因:目标没有达成的问题是否存在,原因是什么?
策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需要哪些策略。
行动计划:每个策略如何落地。
人力和资源配置:每个行动需要安排多少人、配置哪些设备、花费多少资金等。
机会和风险: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机会,哪些机会确定性较大,哪些机会风险较大,哪些机会仅仅是一个线索。
各业务线报告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复盘、策略、行动计划和资源配置解决业务问题,达成目标。
会议中讨论什么内容?
在开会的过程中,有2个要注意的点:开会的顺序不能错,讨论的内容要聚焦。
1. 汇报的顺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果经营分析部门现场揭示问题,让业务部门现场给出解决方案,不仅会浪费会议时间,会议还容易演化成互怼会、指责会、推委会。
因此,每次经营分析例会之前,业务部门和经营分析部门之间的互相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营分析部门要将通过数据监控发现的问题和业务部门对齐,让其在会前准备好策略和计划。
业务部门也要主动与经营分析部门沟通,提前知悉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可以避免在会议上突然被点名而没有任何准备和应对措施。
2. 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内容聚焦在四点:问题、策略、机会和风险。
会后如何跟进?
会议后,会议的组织者要及时发布会议纪要和会议to do,明确要跟进的事项、owner、参与人、交付成果和交付时间。
在下一期的经营分析例会开始之前,第一项工作就是让owner汇报to do的进展,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的经营例会都有效果、有交付、有反馈、完成闭环。
*文章为“商业分析家Suri”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文章来源于:商业分析家Suri
作者:小军师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以及对未来的5个建议》
《高考第一天:要是当年考大学时,有人告诉我这些就好了…》
《这,就是数字化》
《To C很难理解的生意逻辑:关于To B,你不知道的10件事儿》
品牌推广|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下一篇:中期国际遭中期协“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