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杯冰要价9块!夏天最暴利生意,直击年轻人软肋
创始人
2024-07-01 10:51:12

老板卖红薯、主播直播晕倒...“雪糕刺客”钟薛高,现在在艰难求生。

钟薛高还没摆脱危机,冰柜里的“刺客”却早已换了身份。

前不久,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买了个冰杯花了9块钱!明明可以去抢劫,却还送我块冰。”

不少人发现,便利店的冰杯成了新任“刺客”。

一个杯子里装点冰,便宜的能卖2~3块,贵的甚至能卖8~9块。

过去,要一杯冰,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常规操作;而如今,买一杯冰还要面临被刺的风险。

但就是这么个“杯子装点冰”的操作,引来了很多大牌下场。

就在前几个月,农夫山泉、蜜雪冰城都推出了自己的冰杯;便利蜂、7-11、罗森等便利店更是全面上架冰杯产品。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冰杯调配饮料也成为新的热门话题。

如何用一杯冰为基础,调配出各大咖啡店的同款甚至自己的独门秘方成了流量密码,相关帖子就有三万多条。

当然,冰杯突然成为网红,背后肯定少不了商家的默默助力。

让人疑惑的是,看似没什么“商业前景”的冰杯,怎么就成了新的商机的?

一块冰9块钱!年轻人甘愿被“抢”

关于冰块,打工人似乎有两套评价标准。

年初,瑞幸咖啡就因为冰块被全网吐槽,有人发现,瑞幸一杯咖啡里半杯都是冰,不能选择少冰或者去冰,而且冰块异常瓷实,不容易化。

很多人都不满瑞幸的做法,认为这是偷工减料,咖啡没多少,冰块一大堆。

但是这个夏天,一杯2、3块的冰杯捧成了便利店新宠,瑞幸看到估计得气不打一处来。

入局冰杯的企业不少,农夫山泉是最显眼的那个。

去年,农夫山泉就开始布局冰杯,在杭州等城市试点大受欢迎之后,才把冰杯卖向全国各地。

蜜雪冰城也很快嗅到了商机,在一些门店也适时推出了3元的超大冰杯;此外,大桥道、奥雪等冰淇淋品牌也纷纷入局,推出了自己的冰杯产品。

各路企业纷纷入局做冰杯,肯定不是一拍脑门就动手,数据和趋势才是第一动力。

根据《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有40%的年轻消费者希望酒水、乳品、饮料在有冰的情况下饮用。

在去年,冰杯就有了爆火的迹象。

整个2023年7月,美团外卖上食用冰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高出了将近182%,专门制作食用冰的商家也比之前多出了90%。

7-11、罗森等便利店的冰杯供货商广州冰力达食品也感受了一把风口的滋味。

此前,冰力达生产的冰杯年销量也仅有100万~200万杯左右,但是去年一年就卖出了5000万杯。

根据预测,我国的冰杯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高达630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一个市场,巨头们怎能不动心。

当然,除了近两年的数据,国外成熟市场也在给巨头们背书。

在日韩市场,冰杯已经成为便利店的常驻商品,比如在日本,冰杯一年的销量就能高达25.7亿杯之多,甚至比瓶装水卖得都好。

而冰杯不仅在韩国便利店占有同样的销冠地位,甚至和“冻死冰(冻死也要喝冰美式)”成了韩国文化输出的利器。

在世界各地的韩国村里,和袋装浓缩咖啡、韩国烧酒等饮料搭配出售的冰杯,成了闻名外网的“韩国土产”以及生活方式。

东亚三国文化环境类似,在日韩市场爆火的商品,大概率也能在中国市场爆火已经成为共识。

巨头纷纷下场,但是冰杯还得面临一个难题:

如何让消费者为这本来就“免费”的冰块掏钱?

冰杯“两把刀”,刀刀瞄准打工人钱包

冰杯爆火让很多人不解:无非就是一杯冰,咋能卖这么贵?

以7-11的冰杯为例,一杯容量为160g的冰杯在罗森的售价为4元,相比之下335ml装的东方树叶也才卖4.5元,水都快比茶贵了。

自带口味的冰杯价格往往更高,比如果味的“果音”冰杯,价格往往都5~6元左右,甚至能高达十几块。

而在麦当劳和星巴克,只要你开口,就能问服务员要一杯免费冰;即便懒得买,买一个模子或者直接冻一瓶水,都能获得相同体验。

即便冰块的价值被认为“无限趋近于0”,但把冰块装进塑料杯,还是能如愿撬开打工人的钱包。

“平替”是打工人选择冰杯的第一理由。

冰饮料是夏天必备,但仔细一想,随时随地享受一杯加冰饮料似乎相当奢侈。

在麦当劳,大杯的加冰可乐就得12元;即便在瑞幸和库迪,加冰的美式也得9.9起。

夏日炎炎,在最需要吃点冰的室外,麦当劳、瑞幸等连锁餐饮,似乎成为获得冰块的唯一途径。

打工人不得不花上离谱的价格来获取一杯加冰饮料,紧急降低自己逐渐上升的体温。

这时候,各大品牌选择在便利店这种打工人专属渠道部署3元的冰杯,就显得很有性价比了。

比如,用浓缩咖啡液+冰杯,就能轻易获得咖啡店同款冰美式,比9.9元要便宜;

一瓶可乐+冰杯也仅仅需要6元不到,远比麦当劳12元的大杯性价比高;

相比饮料,冰杯其实是典型的“互补商品”,单独卖嫌贵,但只要和主体饮料一打包,价值立马就体现了出来。

在韩国,浓缩饮料+冰杯已经成为便利店爆品,而中国商家也在推行这一模式。

农夫山泉为了推广自家冰杯,就会在便利店推出“一瓶饮料+1元获得冰杯”的活动。

在盒马,浓缩饮料液、烈酒和咖啡也会和冰杯一起捆绑售卖。

这么看来,冰杯的刀捅的不是打工人的钱包,而是快餐店的后背。

当然,平替风潮再进一步,就是DIY风潮。

冰杯既然刺了快餐店的后背,也能掀了新茶饮的桌子。

如何用冰杯获得一款“网红调配爆款”成了如今上网的必修课。

在小红书,如何用伏特加+果汁+冰杯调配鸡尾酒的教学成了流量密码,尽管价值不菲,但是能自己动手获得的成就感,是花钱很难买到的。

为了迎合这股子DIY风潮,冰杯厂家也没少花心思。

比如有的冰杯就贴心地在里面加入了鲜柠檬片,只要加上雪碧和盐,就能秒变港式茶餐厅里的咸柠七。

在高档的酒吧里,能雕刻一颗圆形冰球,成了不少调酒师的拿手好戏,然而在便利店,只要9块钱,就能轻松获得酒吧同款的圆球状冰块。

农夫山泉更是会把自家的饮料做成“调配菜单”在网上推广,一面卖了冰杯,一面盘活了多年没有增长的老产品。

性价比体现在很多方面,除了成本上的性价比外,仪式感的性价比成了现在年轻人最看重的方面。

能让年轻人低成本动手,是最火的生意密码。

巨头开卷,年轻人还能“冰块自由”吗?

一杯3.5元的农夫山泉冰杯,不仅刺痛了打工人的钱包,也搅浑了食用冰行业的水。

第一波被卷起来的企业,正是过去默默制冰的冰厂们。

过去食用冰行业基本只做B端生意,在消费者群体中基本没什么知名度。

比如广东的冰力达公司,就是制冰行业中“默默无闻”的龙头企业之一。

他们有着20多年的制冰经验,不仅是喜茶、茶颜悦色等新茶饮的主要供应商,甚至把产线铺设到了日本和韩国。

冰杯突然成为网红单品,冰力达作为食用冰行业大佬,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冰杯。

毕竟,相比于利润低的B端生意,直面C端用户的生意就“香”不少。

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的冰力达,就得面临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C端大佬的强势围攻。

尽管制冰经验充足,但比起渠道和营销,资历再深的制冰大佬也只能服软。

感受到压力的传统制冰企业,只能选择价格战。

据悉,今年冰力达的出厂价格已经从3元/杯砍到了1.5元/杯,根据食品行业人士分析,将来冰杯的价格会进一步下探。

不过,冰杯价格内卷,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十足的好消息。

毕竟只是一杯冰,谁都不愿意为了贪一口凉而被背刺。

内卷带来的第二改变,则是推动行业规则落地。

其实,目前售卖的冰杯,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标准。

农夫山泉等大企业推出食用冰,则采用的是SB/T 10017-2008《冷冻饮品食用冰》规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共同提出,并非强制标准。

而制冰,又是一个门槛极低,且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业。

有记者采访厦门的黑冰厂发现:一包10斤重的冰块,电费1元、包装几毛,过滤水用的滤芯也才3~500元,算上人工,成本最多2元。

而当时的餐饮渠道购买价格为8元/袋,简直一本万利。

过去,黑工厂采用简单过滤后的自来水,甚至湖水直接制冰的例子屡见不鲜。

即便不用脏水制冰,为了能给冰增加点口味,冰杯厂家也可能在冰里添加各种科技与狠活儿。

2022年,一批名为“雪乐冰”的食用冰产品被抽检不合格,里面的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食品添加剂含量超过了国家食品的标准。

比起“钱包刺客”,消费者肯定不希望冰杯成为“健康刺客”。

冰杯能从网红单品成为便利店常青树,相关的行业规范必不可少。

夏天刚开始,北京的气温就早早飙升到了36℃,食用冰作为最直接的解暑产品,爆火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每一个顶着烈日上班的打工族来说,“冰块自由”的需求只能越来越强烈。

不过,再强烈的需求,向来不是成为刺客的理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也不再平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旨在增强...
江苏沛县: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 作者 朱志庚 唐娟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福地。传统产业一直是沛县经...
日本首相:美国关税措施对日本产...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5月27日电(记者陈泽安 李子越)日本首相石破茂27日说,美国关税措...
字节否认银行大额储户换实习机会...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27日 消息:今日,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通过银行大额存款可获得字节...
金价下跌,有人砸40万买进后人... 5月27日下午,现货黄金跌破3300美元/盎司,日内跌1.45%。 国内黄金现货也出现下跌。 近...
贸易谈判陷僵局 欧盟据悉紧急调...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谈判陷入停滞之际,欧洲...
小米跻身油烟机线上TOP5,厨... 继在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领域重塑格局之后,小米在厨电领域也掀起了“浪花”。钉科技注意到,...
三大黄酒股集体爆发 会稽山涨停... 三大黄酒股27日盘中集体爆发,截至发稿,会稽山涨停创出新高,近7个交易日已累计涨近60%;金枫酒业亦...
马斯克宣布回归“全职打工人”身...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赵昊)周二(5月27日)美股早盘,特斯拉股价涨逾6.7%,最高报每股362...
雷军称芯片团队实力相当强大 玄...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27日 消息:小米创始人雷军今早在社交平台发文强调,玄戒O1最高...
中美关税调整:PP出口与内需现... 【终端抢出口及 PP 相关情况】5 月 12 日下午,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自 4 月 2 日起加征...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 美国5月消费...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牛占林)由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从近五年低点大...
新加坡激进基金3D Inves... 新加坡激进投资公司3D Investment Partners已成日本知名游戏公司SE(史克威尔·艾...
仙工智能冲刺港股:年营收3.4... 雷递网 雷建平 5月27日 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仙工智能”)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
原创 一... 据《北京日报》报道,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交...
和讯投顾吴钰莹:再次缩量,行情... 成交量差点就要跌破万亿了,那行情还在吗?什么时候才有明确的机会?咱们来好好分析一下,和讯投顾吴钰莹表...
2025西部跨境电商AI创新推... 人民网成都5月27日电 (赵祖乐)5月27日,由四川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四川国际品牌传媒有限公司联合...
拼多多,开盘大跌! 5月27日,拼多多开盘跌逾17%,股价跌破100美元/股。 5月27日晚,拼多多(PDD)发布20...
特朗普媒体集团宣布筹资25亿美...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史正丞)作为意料之中的进展,特朗普家族又加深了与“币圈”的利益绑定。通过大...
悉数各类浮动管理费基金,这次的... 这几天市场不温不火,成交刚破万亿。叠加这周是节前之后,市场明显冷清起来。后面如果没有“消息”或“小作...
德国股指再创历史新高 日本释放...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史正丞)在结束“小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盘前,美股三大期指因美欧贸易冲突趋...
原创 年... 作者 | 李寻欢 编辑 | mia 谷子经济大热,继泡泡玛特和布鲁可后,又一家中国潮玩企业要冲击港股...
港股风向标|恒指中枢下移后资金... 财联社5月27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收涨,午后出现一轮拉升反弹。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
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跌1.5% 每经AI快讯,5月27日,土耳其主要银行指数跌1.5%。
5月27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 截至5月27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18%,收于3340.69点,深证成指下跌0.61...
【每周经济观察】透过数据反差看... 必须以更加灵活的外资政策、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应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升级,...
国产算力龙头拟“合体”,云计算... 截至收盘,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1.1%,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下跌1.3%,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
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这家企业... 博理新材料 时隔四年,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理新材料”)又有了新一轮融资消息。 ...
持续上涨!一天8只QDII基金...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在年内QDII基金涨幅突出的背景下,场内外的价差也导致多数产品频频提示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