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AI+制药专题:AI制药深度报告
该文档是量子位关于AI制药的深度产业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篇、产业篇和展望篇,具体如下:
1. 技术篇:
- 技术简介:AI制药是将AI技术与传统制药环节相结合,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和拓展创新空间的技术应用,主要在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环节发挥作用,包括靶点发现及验证、候选化合物发现等步骤,以虚拟筛选和端到端的化合物生成为核心,还形成了干湿结合的药物研发新方式。
- 技术价值:AI制药能有效优化传统制药的高通量筛选和生成设计环节,其核心赋能在于以生成为代表的创新方面和以虚拟筛选为代表的效率提升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潜在技术应用。
2. 产业篇:
- 现状概述:AI制药行业逐渐走向短暂平稳期,有望迎来下一轮甚至第三轮爆发式增长,我国AI制药行业正面临关键验证期,预计5年内将出现关键节点,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 市场规模估算: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短期内保持增长但相对有限,2025年总市场规模约72亿人民币,2035年有望达到2040亿人民币。
- 产业链分布:AI制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数据、实验验证等,中游的AI制药创企、传统药厂和互联网公司,下游的直接面对消费者、传统药厂和授权代理商等,CRO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 代表玩家:列举了国内外部分AI制药创企的战略定位、融资轮次、产品及解决方案、关键技术专利、代表合作伙伴和在研管线数量等信息。
- 中外对比及分析:国内AI制药公司成立时间约落后国外5年,融资规模在轮次上有明显差别,商业模式及具体业务与国外相似,但软件变现和自研管线投入有差距,业务定位也存在一定差别,对外合作状况也不及国外。
- 竞争格局与壁垒:短期内行业竞争强度有限,但长期会出现马太效应;竞争壁垒包括技术(算法能力、创新性、可解释性、专家经验介入)、数据(公开数据、智能实验室生产数据、虚拟数据、自主收集/对外合作数据)和业务(与CRO/传统药厂的关系、客户信任与配合、风险承担意识和创新决心)等方面。
3. 展望篇:干湿结合的新药研发方式将成为共识,AI制药企业将提升效率和优化流程,行业有望在2 - 3年后迎来快速发展,后续初创公司需具备特有技术优势,AI技术有望重新定义药物研发流程,行业发展还需要其他新技术来完善。
报告共计: 32页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