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迷上美团“拼好饭”,“薅羊毛”还是“被收割”?
创始人
2024-07-03 18:36:17

文 |壹度Pro

“一杯奶茶6.4元”“一顿盖饭12.6元”“新用户参团价格降至5.9元”……

“不是外卖点不起,而是拼饭更有性价比”,在北京工作、“靠外卖为生”的95后李光,在看到美团“拼好饭”上的餐品价格后,瞬间就被吸引了,“比自己平时点外卖能便宜将近一半”,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至少省大几百。

美团截图

和李光一样因为“便宜”而被吸引的打工人不是少数。

理想状态下,“拼好饭”通过“用户集中下单、商家集中出餐、骑手集中配送”的模式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达成多方共赢。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壹度Pro综合与多位餐饮从业者的交流以及社交平台的反馈发现,对于美团拼好饭,用户、骑手、商家都各有怨言。

普通用户用拼好饭虽然能省一点钱,但一些时候,餐品的份量和质量,骑手配送的及时度和准确度,要打不少折扣。

不少骑手也因拼好饭的配送金额低于正常单,厌恶接拼好饭的单子,有小县城的骑手估算因为拼好饭一个月少赚至少500元。

一部分商家更是感觉“吃力不讨好”,拼好饭价格低,导致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有些商家本想靠拼好饭增加店铺曝光量,结果反而影响了店铺正常业务。

拼多多曾经“便宜没好货”的争议,如今也在美团拼好饭上演。

“拼好饭”便宜的背后,原因很简单,很多东西被“阉割”。在这场简单粗暴的低价战中,一些选择“拼好饭”的打工人、商家、骑手,甚至快被逼“疯了”。

01 “拼好饭”,把外卖价格打下来了?

今年3月了解到拼好饭后,李光几乎每次点外卖之前,都会先打开拼好饭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选择。

从美团主页进入到“拼好饭”,点外卖不再像是逛淘宝、京东,更像是延续了拼多多极致性价比和社交裂变的方式,用户主要通过参团拼单或发起拼单的方式完成点餐。

这背后的原理是,用户通过和附近的人组团点餐的方式,提高单量,拉低了平台运营成本,能够享受更多的优惠。

举例来说,同一家店的一份小恒水饺,正常点外卖,凑完满减还是22.3元。但是,在拼好饭平台的价格,直接降到了15.7元。

美团页面截图

大多数情况下,拼好饭确实凭借一定的价格优势,吸引了一波忠实用户。

“可以说,拼好饭在陪我度过人生中最晦暗的时刻”,初入律师行业的晓雯说道,事业刚起步阶段,经济比较困窘,完全是靠着具备性价比的拼好饭在撑着。

对拼好饭本身期待就不高的人,包容度也相对会强一些,“都决定吃拼好饭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是,打工人们从正常外卖转移到拼好饭后,总有一些落差,总有一些体验在降级,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吐槽。

打工人们对于商家的吐槽,多集中在餐品的份量和质量上。在李光过去三个月对于拼好饭的体验中发现,选择拼好饭只能是吃饱。这个平台的餐品,大多以主食为主,而且有很多小店,踩雷几率大幅提升。

有不少用户直接对比了正餐和拼好饭的区别,发现主食米饭的份量倒是没有少太多,但是,菜和肉的份量却少了很多。

小红书截图

还有用户在黑猫投诉上称,花12.8在拼好饭点了一份汉堡+鸡肉卷,收到后东西口味很差,不是宣传的鸡腿堡,投诉美团推荐的外卖质量差,与价格不符。

其次,拼好饭并不一定是能够“无脑入”的“最低价”,有时外卖店铺的主站活动力度可能更大。有用户通过拼好饭点了两杯饮品后,又尝试去美团店铺凑了一下单,结果发现,拼好饭的单价更高。

此外,另一个大槽点是骑手配送的速度、送达地址准确度。在李光的体验中,选择拼好饭,往往配送速度要慢一些,平均会慢10—15分钟。

但让更多用户困扰的是,由于拼好饭的单价比较低,很多骑手会因为距离、时间等因素,不会送到准确位置。在黑猫投诉平台,有用户称,在要求骑手送到至门口时,骑手却假借有规定“不能送三楼以上”表达了拒绝。

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最重要的是,美团拼好饭客服的处理速度和质量还有待提升。据多位用户反馈,通过拼好饭向客服反馈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甚至很多时候用户是联系不到客服的。

要在“拼好饭”上省点钱,打工人们也太难了。

02 骑手和商家们,快“疯了”

快被“逼疯”的还有骑手和商家们,毕竟用户们想省钱,平台只能对商家和骑手“下手”。

“单价低、单子又难送”,很多骑手因此厌恶“拼好饭”。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骑手都向壹度Pro表示,在自己接到的单子中,拼好饭的单量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单量。

一位北京的骑手告诉壹度Pro,正常单配送费有5-8元,但拼好饭常常只有3块多。自己在午餐高峰期接了四个拼好饭,结果午餐高峰期接近俩小时,7单只有30块。

各个地方政策不一样,有些地方对骑手是有补贴的,但很多时候,送一单拼好饭的单价要更低。

另外一位河北某县城的骑手对壹度Pro表示,拼好饭一单平均要比正常单低1元左右,随着拼好饭的单量增加,自己一个月至少少赚500元,这对于小县城生活的人来说,已经不算是个小数字。

很多商家更是深受其害,在他们看来,拼好饭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

社交平台上,有商家表示,原本抱着引流的目的以低价开了拼好饭,但一下架拼好饭,店里更没什么生意了。还有商家称,“不开没有单,开了不挣钱”,进退维谷。

小红书截图

“拼好饭对绝大多数商家都是一种伤害”,资深外卖从业者刘博然对壹度Pro说道,这就相当于一个两难困境。参加拼好饭,几乎没什么利润,可能还会亏损。但如果自己不参加而竞对参加了,就会稀释客流量,导致订单减少。

正常情况下,商家做外卖,售价的自主决定权高,在刨去餐品成本、美团抽取的佣金、活动红包等金额后剩余为利润。而拼好饭是一口价模式,即商家在核算成本后确定一个价格,提报给美团工作人员,由美团加价后决定上架金额,以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拼好饭的模式相对正常外卖更简单,但由于客单价大多在15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刘博然提到,以前,商家做外卖,美团主站和拼好饭的销量、评价是关联在一起的,商家本来想通过拼好饭冲一波销量,从而提升主站的下单率,但拼好饭往往会给商家带来更多的差评。差评增多,反而影响了店铺的曝光量和下单量。

当然,美团一直在对拼好饭进行优化,2024年美团规定外卖新店上线拼好饭90天后,拼好饭的订单销量、评价等数据将不再记入外卖门店。新店前期可以通过拼好饭提升月销量,某种程度上是个利好。美团也在大力鼓励商家做拼好饭。

刘博然认为:“拼好饭低价的本质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下,注定只能靠走量,走薄利多销的路线。”据他了解,一线城市有些商家通过走量已经摸索出了能够打正的模型,甚至会主动找业务经理找资源位。

但是,并非每个商家都能做拼好饭,而只有把成本降到最低,价格上具备竞争优势的商家,才能做成这种模式,否则,最后只能沦为“给平台打工”。

小红书截图

“迄今为止,我从来不会建议我合作的商家上拼好饭”,从事外卖运营行业7年、目前同时为几十家外卖店提供运营指导的邹文平告诉壹度Pro。

他举例称,商家为了做拼好饭增加了人力,但这一天的拼好饭单子可能只覆盖了餐品成本,甚至赚不回来人工费。而要考虑赚钱,商家就可能会动歪心思,在食材、包装上用更低成本的货,导致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邹文平说道:“美团拼好饭的业务经理往往背着KPI,为了扩大规模,会主动推动商家上线拼好饭,并且降低餐品价格。商家如果一直被牵着鼻子走,很可能掉进坑里。”

总体来说,美团平台提供了“拼好饭”这个新路径,但是要跑好这个新路径,并不容易。普通商家盲目冲进“拼好饭”这个池子里,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03 低价,要把美团带到哪儿?

狂推拼好饭的另一面是,美团正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

面对本地生活这个巨大的蛋糕,深耕于此的美团,作为最强王者可谓最大受益者,以一季度财报为例,美团有七成的收入,都是来自核心本地业务。

但最近两年,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大厂也都盯上了本地生活这块蛋糕,尤其是抖音,更是大肆烧钱补贴来抢市场,对打美团硝烟四起。

当厮杀日益激烈时,美团要守住自己的地位和份额,更要挖掘新的增量。在这场防御战中,低价就是美团找到的一个强有力抓手。

要知道,靠低价起家的拼多多,已经在阿里、京东的夹缝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市值和利润都曾超过阿里、京东,以至于2024年,头部电商平台们都把价格当作最大的武器,卷低价如火如荼。在他们看来,低价依然是抢市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而在本地生活这个领域,美团通过拼好饭降低客单价,能够极大带动单量的提升,提高用户的黏性和活跃度,进一步做大蛋糕。

而且,美团做拼好饭已经做出了令人惊讶的成果。

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一季度拼好饭日均单量已经接近500万单,相当于2023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

交银国际估算,2023年拼好饭总单量达11.6亿单,占美团外卖订单的6%。有分析称,拼好饭未来在美团外卖订单中的占比将会达到20%。

在交银国际看来,美团外卖平台未来 GTV(总交易额) 增长主要受订单量增长的拉动。

只是当美团靠着以价换量的模式提高渗透率时,更需要考虑平台责任,平衡好各方需求和利益。

美团这个平台越来越枝繁叶茂,靠着美团生存的人不计其数。

梳理美团披露的数据,2023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量约745万,年交易用户增长超30%、年活跃商户增长超60%,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Q1,美团的年活跃用户增至近5亿。

2023年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截图

与此同时,美团平台的商户和骑手,流动率较高。很多骑手都是兼职,小商户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短。邹文平提到,在美团平台,普通人做纯外卖店,生存周期很短,往往6—12个月,就会经历一波生存危机。

“铁打的平台,流水的打工人”,骑手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批小商户倒下,又有新一批商户起来。

拉长时间线来看,行业洗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外部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如果美团无法均衡用户体验、商家盈利、骑手赚钱等各方利益,可能会慢慢流失掉份额,丢掉自己的地位。

“低价”往往和“低质”相伴相随,仅靠低价低质的策略很难走得长远。在迎接更大的竞争时,美团更需要跑起来去迭代,做好各方平衡,否则只会酝酿更大的危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光、晓雯、刘博然为化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内首个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城区的... 5月14日,广州黄埔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文远知行宣布,在广州市中心开通8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示范运营专线,...
打造超过2万平方米城市屋顶公园... 5月16日上午,中关村大融城正式开业,“2025北京消费季·悦动海淀”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同日启动。坐落...
推进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
连续多年虚增营收及利润总额,S... 5月15日,ST联创(300343)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
阿特斯储能科技截至3月末拥有约... 5月16日,阿特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旗下阿特斯储能科技(e-STORAGE)截至3月31日...
枣庄市贸促会召开“发挥社媒传播... 大众网记者 李雪 枣庄报道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出海面临的渠道窄、品牌弱、推广难等堵点难点,探索助力“...
和讯投顾徐斌箐:陈小群走了再次... 和讯投顾徐斌箐分析,散户都估计不敢相信,陈小青昨天两个多亿卖掉了,今天照样被资金顶起来,反包涨停,整...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9元,较上周的5.87元上涨0.51...
华为云“朝推夜训”功能第三季度... 智东西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消息,今日举行的“逐光向新·智领未来”华为云...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买不起房,困局如何破解? 今天来聊聊一个扎心的话题:为啥房子越盖越多,...
圣贝拉集团备战港股上市,半年营... 圣贝拉集团近日宣布,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备案申请,计划在香港上市。 回顾其上市历程,圣贝拉在20...
原创 阿...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Q4财报(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
深夜!中概股爆发!纳指直线跳水 晚间,中概股集体拉升。 晚间,美股开盘后涨跌不一,随后震荡拉涨,不过纳指随后直线跳水翻绿,三大指数也...
因建议他人买卖自家股票等事项 ...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16日,冠城新材(SH600067,股价2.8元,市值39...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新规公布 本报讯(记者 孙杰)昨天,证监会公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新规明确,募集资金使用应专...
“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母公司上市... 每经记者|黄婉银 实习生 刘姝 每经编辑|陈俊杰 绿茶集团(HK06831,股价6.290港元,市...
一季度狂揽134亿元!金价狂飙...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随着金价的大幅波动,市场关注的...
原创 美... 据最新消息,在中美关税战刚刚缓和之际,美国政府又开始升级科技战,目标直指中国的华为AI芯片。美国商务...
“新基金”,来了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 5月16日,首批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了浮动管理费产品,其中包括了易方达基金、富...
股票行情快报:美年健康(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年健康(002044)报收于5.43元,上涨0.37%...
深交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 受理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5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修订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雷军线下首次回应SU7事故! 近日,在小米价值观大会,雷军进行了内容演讲。演讲的内容,有涉及到近期小米汽车发生一些事件。对于前段时...
汽车新规催化产业链,飞行汽车成... 近期,汽车板块在市场整体回调的趋势中异军突起,引领上涨潮流,这一景象部分归因于汽车行业新规定的即将实...
美国4月“恐怖数据”略超预期,... 美国零售销售在特朗普关税冲击当月维持增长,但明显放缓,这可能引发未来几个月消费者支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
恒邦股份连跌7天,前海开源基金... 5月16日,恒邦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5.72%。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黄金...
股票行情快报:美利云(000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利云(000815)报收于13.28元,上涨0.08%...
原创 证...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明确提出通过政策创新鼓励私募基金积极参...
原创 我... 从2022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郑州、石家庄、涿州等二三线城市。在进入到...
落袋为安!64亿“跑了” 【导读】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出资金64亿元,宽基ETF净流出居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昨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