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miancaijing.com
////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重要提醒!!!为防失联,请“星标”我们!进入无冕财经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设为星标”,以便您及时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小冕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王健林又卖出两座万达广场
600亿投资未解万达资金危机?
7月5日消息,万达广场出售步伐在加快。
天眼查显示,宜春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
新增江西承泽置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并全资持股,同时企业名称变更为宜春市泽涛商业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主要人员也均发生变更。
此外,烟台芝罘万达广场有限公司也发生股权变更,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坤元辰兴(厦门)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股东,其中坤华(天津)股东分别为新华保险和中金资本。
▲烟台芝罘万达广场有限公司股东已变更。图片来自天眼查。
此前,新华保险和中金资本还接手了万达总部所在的北京万达广场。而由于总部被卖,有消息称,大连万达集团涉及商管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将搬迁至珠海办公,按照目前的计划,预计搬迁至珠海工作的员工要在7月中旬左右到岗。
自2023年以来,万达集团已转让26家相关公司,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区域性万达广场项目。在这轮资产转让中,险资成为接盘主力军。阳光保险间接受让了位于合肥、太仓、湖州、广州、上海的5家万达商管子公司,数量位列第一。新华保险、大家人寿、横琴人寿等险企也纷纷参与其中。
万达商管上市无望后,万达除了频繁抛售资产,卖出万达电影和万达广场外,还积极引入外部资金。
今年3月20日,万达商管集团与太盟投资、中信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签署协议,成立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万达方面出让60%股份,新公司获得约600亿元投资。当时,这被外界视为万达赢来重要转机。
但没想到的是,今年5月份,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约162亿元股权遭冻结,冻结期限为三年。这似乎意味着万达的资金危机仍未解除。
接下来,预计万达仍会继续出售万达广场。
飞机延误不开空调致人中暑?
吉祥航空致歉,去年赚了7.5亿
7月4日晚间,吉祥航空发布情况说明,就航班空调不佳导致造成旅客中暑表示歉意。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情况说明称,7月3日,吉祥航空HO1851虹桥至广州航班原计划18:10起飞,因天气原因延误至19:20。当日17:56该航班上客完毕。考虑到该飞机一侧空调制冷能力较弱,在旅客机上等待起飞期间,机组开启飞机舱门、并安排廊桥桥载空调持续为飞机实施供气降温。
但因受机场雷雨影响,飞机与廊桥桥载空调无法及时对接,直至19:43才对接完成,期间客舱乘务组持续为旅客提供冰水,对接完成后安排旅客下机并提供点心饮料。
▲吉祥航空发布的情况说明。
吉祥航空表示,对此事件造成旅客体验不适再次深表歉意,并将持续加强各环节的保障能力,提升单位沟通协调水平。
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吉祥航空HO1851航班因不明原因延误,乘客在客舱内滞留两个多小时,期间客舱没有开空调,导致一名女乘客中暑晕倒,地面医护人员登机进行紧急救治,机上所有乘客被要求下机到登机口重新排队登机。
作为廉价航空,吉祥航空此举也引发网友对其抠门的吐槽。在成本上想办法节省,吉祥航空的业绩可不差。
2023年年报显示,吉祥航空实现营业收入200.96亿元,同比增长144.76%,较2019年增长20%;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118.11%,扭亏为盈,恢复至2019年的75.5%。
吉祥航空表示,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行业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长,公司生产经营数据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吉祥航空公司旗下拥有吉祥航空、九元航空两大运营品牌,前者以上海为基地中心,定位于中高端商务、旅行及休闲客户;而九元航空则以广州为基地中心,主要服务国内低成本航空市场。
其8家全资子公司中,去年有2家公司亏损。盈利的子公司中,九元航空2023年营收36.48亿元,净利润2.61亿元;上海吉祥航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营收5.49亿元,净利润为131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方威成为吉祥航空第三大股东,截至报告期末持股5495.81万股,占比2.48%;相关公告显示,2024年方威继续增持吉祥航空,截至2024年2月19日其持股占比达2.63%。
据披露,吉祥航空计划2024年引进8架飞机,机队规模将增至102架。另外,吉祥航空此前向波音订购的10架B787系列宽体机预计在2024年完成交付。
特斯拉首次入围政府采购目录
此前曾被禁止进入单位大院
7月4日消息,江苏政府采购网披露《江苏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2024-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框架协议采购入围公告(三)》,特斯拉Model Y进入江苏省政府新能源用车采购目录,这是全国首例特斯拉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案例。
▲采购入围名单截图。
据澎湃新闻,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负责该项目的联系人证实,“目前我们这边其实没有一个正式的文件说禁止(特斯拉)进入。”该人表示,从入围要求来说,只要车企满足一定的价格及配置要求,即可入围。其同时强调,公告内容只是入围,以后具体会不会采购,还要看用户的选择。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特斯拉入围名单只代表参数、价格符合要求,进入了省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备选库,但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成交订单。
一直以来,特斯拉被禁止进入某些单位大院、航站楼附近停车场,甚至某些时段被禁止上高速的传闻一直存在,网上也流传着相关图片。
2023年5月,在温州广播电台的一档叫《科林热线》的维权栏目中,还报道过一起消费者订购特斯拉后发现不能进单位大院而想退订的纠纷。
因此,特斯拉在数据安全方面一直在争取信任。早在2021年,特斯拉就在上海实现了数据本地化存储,并通过了ISO27001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通报显示,比亚迪、理想汽车、路特斯科技、合众新能源、特斯拉、蔚来等6家企业共计76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其中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企业。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销量正面临挑战。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为13.24万辆,虽然占据了特斯拉全球市场产量的三成以上,但同比出现了3.64%的下滑。
特斯拉不得不多次实施降价救市策略。今年4月,特斯拉推出实际降价和免息活动,7月1日再次更新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购车优惠政策。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环比上升10.2%。
小红书开启新一轮裁员
员工透露人效比只有拼多多一半
7月5日消息,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小红书已于近日开启新一轮裁员计划。“本轮人员调整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
有小红书员工表示,裁员已经进入到锁HC(人员编制)阶段,正在进行人员盘点,但还没有进行官方通报,内部也都在等邮件。
另一位员工透露,内部流传的说法是,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人效比并不满意,认为当前小红书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
此外,小红书电商二级部门电商运营部的组织架构也在6月底发生调整。调整后,电商运营团队从一人负责,变为多名负责人共同管理。
而在这一调整之前,买手运营和商家运营两个业务刚刚合并。此前这两个部门均为独立运营,合并之后由原直播业务负责人银时(薯名)统一负责,并向小红书COO丁玲汇报。
过去一年,小红书曾大力从字节跳动、淘宝等平台招人,但这些员工加入后,却面临着内容主导下水土不服的问题。一位内部员工透露,小红书商业化团队流动率较高,2023年至少有10位R6及以上人员离职。
另据蓝鲸新闻,一位小红书员工表示,小红书在进行提高团队效率的举措,“例如查考勤,小红书是早10晚7,但员工需要在在闸机内待够8小时,时间排名靠后的话会被HR谈话”。
小红书不缺流量,但商业化进展一直不顺。2023年,小红书首次扭亏为盈,实现营收37亿美元,仍与抖音的1100亿美元营收有很大差距。在用户活跃度方面,截至2023年末,小红书月活为3.12亿,甚至不及微博的5.98亿和B站3.41亿。
近年来,小红书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也导致内部人员频繁,除了各业务线高管经常变换外,普通员工流动性也不小。据媒体报道,有小红书员工介绍,公司平均司龄仅约半年,甚至有许多人只干了三、四个月就主动或被动地离开。曾有小红书前员工表示,自己所属的团队里超过两年工龄的人不到1/5。
400亿家居首富澄清破产谣言
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7月4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星美凯龙”)发布公告,针对目前市场传言的“红星美凯龙破产”谣言进行澄清。
▲红星美凯龙公告截图。
公告称,红星美凯龙的第二大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控股”)的重整申请,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
公司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为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红星控股本次重整申请被受理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变更,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红星美凯龙2015年在香港上市,2018年在A股上市,是中国家居零售行业第一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一度称霸家具建材行业。巅峰期,红星美凯龙拥有接近400家家居卖场(含自营、委托管理与战略合作)。4年前,创始人车建兴以430亿身家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在红星美凯龙不断扩张过程中,车建新开始涉足房地产,两个地产平台最高年销售额曾达到700多亿元。此外,他还发展购物中心业务,旗下商业板块2021年曾筹备过赴港IPO。同时,其创办的房地产中介经纪平台美凯龙爱家,曾一年时间开出500多家店。
但就因为摊子铺得太大,负债不断增加,2020年9月时,红星美凯龙流动负债高达1120亿元,即使在刨除预收账款、合同负债以后,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总额高达511亿元。
此后又遭遇房地产下行叠加疫情影响,红星美凯龙遭遇资金危机,2023年,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获得29.95%的股份,成为红星美凯龙第一大股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红星控股负债总额达325.25亿元,而其账上的不受限货币资金仅剩下1.1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今年前5个月,红星美凯龙关闭了6家商场。
2024年一季度,红星美凯龙营收与净利再度下滑,根据其一季报,营收为21.12亿元,同比下降19.3%;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下降322.75%。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中经城事、金融界、界面新闻、时代财经、澎湃新闻、半岛都市报、中国经营报、凤凰网科技、蓝鲸财经等报道。)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商务合作 | 加微信:xiaomian0504
●248家企业将集体破产!中植系“清算”加速
●“复出”的薇娅,忙着转行
●70岁东北前首富,自己爆了一个“雷”
●惊天丑闻!银行董事长、行长挪用26亿,大股东卷跑了18亿
●王思聪“有喜”,可继承的家产,还有1400亿
●光伏富豪被查!“血洗”28万股民,被指欺诈式退市
●整顿涉企侵权乱象,一批抹黑攻击农夫山泉的账号被依法关闭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整理发布,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商务、内容合作,请联系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