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一周市场回顾
近一周沪指曾短暂站上3000点,但终因市场人气低迷且无增量资金入市,而再度展开探底行情,多数指数创下近期新低。板块方面,贵金属、中药、零售、综合、种植业与林业等板块涨幅靠前,其他电子、黑色家电、消费电子、半导体、自动化设备等板块跌幅较大。截至周五收盘,沪指收于2949.93点,周跌0.59%;上证50收于2386.00点,周跌0.37%;创业板指收于1655.59点,周跌1.65%。
数据来源:同花顺,20240705
02
基本面分析
国内方面: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为51.2,较5月下滑2.8个百分点,为2023年11月以来最低,但连续18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此外,6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为52.8,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PMI分项数据显示,新业务总量和出口业务量保持增长,但均较5月有所放缓,业界乐观度也因此有所减弱。虽然积压业务量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增幅,但企业对于增加用工仍然谨慎。另一方面,价格压力放缓,6月份投入成本涨势减弱,销售价格仅略有上调。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上次会议中承认美国经济似乎正在放缓,而且“物价压力正在减轻”,但仍建议在承诺降息之前采取观望态度。官员们认为,在“有更多信息让他们更有信心”通胀正朝着2%的目标迈进之前,降低借贷成本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评估称,经济增长“似乎正在逐渐降温,多数与会者表示,他们认为目前的政策立场是限制性的”。对于需要多少个月的良好通胀数据才能开始降息,官员们之间并未达成共识。
海外方面: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升1.4%,预期升1.3%,修正值升1.3%,初值升1.6%,2023年第四季度终值升3.4%。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终值环比升3.7%,预期升3.6%,初值升3.6%,2023年第四季度终值升2.0%;同比升2.9%,初值升2.8%,2023年第四季度终值升3.2%。消费者支出年化季率终值升1.5%,预期升2%,前值升2%,2023年第四季度终值升3.3%。
资金层面:外资方面,北向资金周内净流出,截至7月4日,周共计净流出108.97亿元。两融方面,截至7月4日,场内两融余额为14730.72亿元,较上一周减少67.80亿元,周内融资买入占比的均值较上一周下降,杠杆资金风险偏好回落。
03
后市展望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包括加快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强化行政追责威慑力;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加强对“关键少数”及构成犯罪配合造假方的刑事追责;完善民事追责支持机制,推动简化登记、诉讼、执行等程序,加强对投资者赔偿救济,提高综合违法成本。
上述政策出炉,意味着对资本市场中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再度升级。在上市公司“去伪存真”的过程中,市场资金将不断向优质公司聚集,特别是行业龙头或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而与此相对应的,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经营净现金流、扣非净利润常年萎靡不振的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压力会越来越大。
回到当前市场,虽然沪指又回至3000点下方,市场交投清淡,但一些市场主线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的认同,并悄然创出阶段新高。那些低估值高股息板块,近期虽有调整,但依然看好。特别是电力板块,三伏天即将来临,用电进入高峰。同时,与出海相关的航运、港口、交通运输等行业,其中优质龙头公司也维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科技成长板块中,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半导体、CPO、消费电子中的优质龙头同样值得关注。
此外,在近日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期间,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乐聚“Kvavo”亮相。除此之外,这次大会还展示了25款人形机器人,包括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随着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形机器人应用也十分广泛,如家政服务、养老陪护、家教等领域,人形机器人将是AI应用的核心赛道之一,这一行业值得投资者长期保持研究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