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蒋泽中
出品|搜狐智库
编辑|王晓旭
7月25日,东方甄选发布公告,正式宣布了董宇辉离职的消息。针对董宇辉离职后与辉同行的归属问题,俞敏洪明确表态,与辉同行将正式从东方甄选独立出去,由董宇辉个人持有其100%股权。根据公告,“与辉同行”100%股权代价为7658.55万元,对此,俞敏洪也表示,将按符合上市公司规则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予以安排支付。此外,与辉同行的全部净利润奖励也将给予董宇辉。
董宇辉离职,对东方甄选还是与辉同行的影响更大?如何看待俞敏洪直接把与辉同行送董宇辉的这个决定?对于股东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搜狐智库连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蒋泽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蒋泽中认为,董宇辉辞职,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源组合的优化。对与辉同行影响更大。俞敏洪经营多年,相对比较稳定。与辉同行独立就像是孩子从原生家庭中独立一样。
蒋泽中表示,东方甄选就像一个金鸡一样,会一直孵化金蛋。与辉同行独立其实是东方甄选的一种孵化,只不过,对于公众股东来说,还没得到金蛋的好处,金蛋就独立出去了。俞敏洪向外界传达出积极的信号,谁干得好就可以独立出去。董宇辉孵化出来后,还会有其他成员出来。
以下为对话精编:
搜狐智库: 您如何看待东方甄选董宇辉这次分开,分开对于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的发展有何影响?对谁的影响更大?
蒋泽中: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归属于人力资源优化。董宇辉类似于在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要出来独立门户了。董宇辉是在东方甄选组织下,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一种个性化突破。风传的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东方小孙事件等矛盾,其实都是别人望文生义。一个团队内在一个个体的具体表现上,怎么可能完全一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格。资源组合越来越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过去我们寄托于资源的高度同质化,按照一种模式去共同运行的方式应该改变了,董宇辉表现出的亮点就代表了这一趋势。现在的自媒体百花齐放,也在于个性化色彩更浓重、更丰富,对社会的吸引力更丰富,有结构化的一种表现。所以我认为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组织发展来讲,它是一种人力资源优化。
分开对董宇辉和与辉同行的影响更大。因为俞敏洪经营多年,不论是原来的新东方还是现在的东方甄选,俞敏洪的转型都是比较成功的。董宇辉就是他转型成功的一个标志,与辉同行是他的一个子品牌。所以,对俞敏洪和东方甄选来说只有积极影响,没什么消极影响,而且相比于教培行业整顿来说影响不大。
对与辉同行的影响更大,在东方甄选的羽翼下,很多矛盾、困难都有人在董宇辉前边挡着。现在他分立出来了,就要独立承担这个矛盾,这就像从原生家庭中分立出来的孩子一样。
搜狐智库: 以前有小作文事件等各种矛盾的存在,导致东方甄选股价随着舆论忽高忽低。这次分家就能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吗?
蒋泽中:小作文事件其实就是董宇辉一个人代表团队,很多团队成员不认可他的代表性,也就是人力资源组合出现问题。差异化的组合要替代原来同质化的组合,整体性的、一致性的那种运行模式要被差异化的个性化的运行模式替代。原来组织、团队的要求,对个人来说可能是束缚,因此团队成员之间有想法是正常的,并不一定是矛盾,而是个性突出的一种表现。
所以用这种方式让它分离出来,其实就是一种鼓励,谁做得好谁就可以独立出去。俞敏洪这个做法其实是有一种示范效应。新东方可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孵化器,一个团队成长的孵化器,一个子品牌不断涌现的孵化器。
董宇辉孵化出来后,还会有其他成员出来,只要有人冒出来就可以照方抓药。就是原生家庭中一个个更鲜活的小家庭分立出来,吐故纳新。因此不存在避免类似问题。
东方甄选的股价还会有忽高忽低,因为董宇辉出来了,还会有张宇辉、李宇辉,类似其他小作文作者在里边。所以我认为分立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搜狐智库:俞敏洪说,“宇辉买公司的钱我(指由东方甄选)安排了,公司是送给宇辉的。”官方公布的收购费用为7658万,您怎么评价俞敏洪的这个操作?
蒋泽中:公司送给董宇辉恰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官方宣布的收购价是个名义价值,估价。真正价值多少其实不好衡量。俞敏洪把自己的下边的项目公司剥离出去,形成积极呼应,而不是像内部矛盾一样消极的影响,是比较高明的。下边员工发展好了,不是打压他而是支持、扶持他,这个操作是双赢的。
搜狐智库:但是以后与辉同行的利润不就跟俞敏洪没有关系了吗?
蒋泽中:这个就看股东结构了,如果董宇辉是大头,或东方甄选其他股东是大头,只不过是一锅饭盛到碗里还是盘子里的问题。盘子端给谁,碗端给谁都是可以操作的。而且,新东方、东方甄选是公众公司,很多事是要披露的,而与辉同行还不是公众公司,有些信息可以不披露。因此这个操作其实挺好的。
另外,这个净资产估值的结构是可以分析的,更多的是轻资产,是品牌价值,这个价值要靠将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去体现,而不是现在说多少是多少。现在的估值可能因为一个负面信息、重大问题,品牌价值就没了。所以,这个估值也是对董宇辉的尊重,和对与辉同行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支持而已。
搜狐智库:但是很多人认为与辉同行这个价格是贱卖。与辉同行成立半年多来净利润1.4亿元。当前的收购价7658万相当于1PB,正常收购价是5PB。您怎么看?
蒋泽中:这个需要看财务报表,我没有看到财务报表,半年利润值很高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自媒体的波动值是非常高的,热度高的时候回报高,没了热度可能大幅度下降。
另外,一般可行性研究要估3年到5年,3到5年能不能保持这样的利润?我认为是很困难的,下一步怎么运作是值得推敲的,不是别人想象那么简单,这是第一。
第二,按估值一般不能估得太高,太高的话容易让人觉得好像是在转移资产。
第三,估值要有市场竞价的话,可以高一点,没人竞价,自己在跟自己讲价格,这个客观吗?是不是会容易引人非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高估值。
搜狐智库:新东方和东方甄选是一家公众公司,俞敏洪把“与辉同行”以7KW的价格卖给董宇辉,还给了离职的董宇辉7KW薪酬。从东方甄选股东角度来看,合适吗?
蒋泽中:从公众股东的角度来看不一定合适,这等于一个金鸡下了一个金蛋,这个金蛋价值要分离出去,对于金鸡来说,可能还没得到收益,金蛋就独立了。但是公众股东只有知情权,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控股股东、运营股东那。所以,对于公众股东来说不合适,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从经营角度看是合适的。
一个金鸡不会只下一个金蛋,从企业运营角度来说,第一个金蛋是最难的,就像董宇辉自己讲,他自己做了半年都灰心了,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他不知道怎么突破,一旦突破了,照方抓药,这个难度要比根本不知道往哪走要小得多。
搜狐智库:自媒体的模式下,东方甄选这么久没有出现第二个董宇辉,大主播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看来,以后也难出现。所以,这个金蛋不一定能一直下吧?
蒋泽中:俞敏洪这样做其实类似项目孵化,意味着跟着新东方的团队走就能成功。可能下一步没有跟董宇辉价值对等的人,但是,还会有其他形式的突破。不能保障每个投资都是成功的,但是,10个项目有1个成功的就可以了。一般来说三五年再冒一个新的人才,一个新的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无非是进一步细化,差异化而已。
与辉同行独立出来之后,相互之间是良性的支持而不是根本性的对立,不是内部挖掘、互相谩骂打击,这就是积极的。
董宇辉的成功对董宇辉来说是偶然的,但是对于俞敏洪和他们运行的这个平台来说是必然的。在这些团队当中总有一个人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一种项目孵化,品牌孵化。
搜狐智库: 供应链还是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产品高度重合。董宇辉真的独立了吗?
蒋泽中:从经营上来看,可能一时离不开东方甄选的模式。
这是俞敏洪的高明之处,进行人力资源优化。将董宇辉从员工向事业伙伴的角色转变。
给股权只是简单的利益分享,还没有太多的决策权的分享,把与辉同行分离出来,决策权都分享了,董宇辉可以独立决策。
其实我认为还有一个伏笔,当与辉同行运行不好的时候可以回来,因为供应链、直播间产品高度重合,这恰恰说明董宇辉短时间离不开东方甄选这个平台,这也是对外界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展示这是一种孵化。俞敏洪对成功的人才不仅仅给予尊重、给予认可、给予激励,同时还鼓励他能独立挑起一个公司、一个项目的重担,这是一种成功的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