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修桥铺路”就是行善积德的义举。但是在吉林洮南市,有一位村民花13万搭建浮桥,却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严厉处罚。当浮桥被强制拆除后,村民的日常出行又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甚至要过河,只能绕行70公里。那明明是做好事,为什么要受到处罚呢?
在吉林洮南市振林村附近,有一条宽阔的河流,这里的人们世代居住于此,并一直靠农业为生。虽然河流给农民的灌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同时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因为有些住户的农田被分到了河流对岸,如果想过河农耕,那就必须要坐渡船。如果不想坐船,那么就要绕行70公里。
后来村里的黄德义,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于是在2014年,就焊接了三条铁皮船,并把它们搭建成一个固定的浮桥,前后的费用花了13万。在有了浮桥后,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而且还免去了车辆绕行的烦恼。
由于黄德义是自费修桥,所以日常他还会收取一些过路费,一般小车通行五元,大车通行十元。根据当地村民的说法,黄德义修桥是好事,所以大家都会自愿交费,即便有人不愿意交,黄德义也不会去勉强,更不会不让过。因为在他看来,收取费用也只是为了回本。
直到2018年10月,洮南市水利局发现了这座浮桥,他们以黄德义非法搭建,对他进行了处罚,并还拆除了浮桥。2019年2月,当地公安局又以黄德义涉嫌“寻衅滋事罪”,对他采取了刑事拘留。2019年7月,当地的检察院又对黄德义提起了公诉,最终法院在审理后认为,黄德义私自搭建浮桥,并拦车收费共计52950元,已经构成了寻衅滋事罪,并判处他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两年执行。
同时,法院对于黄德义收取的52950元,分别退回给了村民手中,尤其是其中的一位村民李某,更是退回了两万多元。但是李某却表示,黄德义修桥给我们大伙带来了方便,这个钱是他应该得的,所以他又退给了黄德义。因为在李某某看来,自己家是开超市的,生意非常的好,几乎每天都要开着货车通过浮桥去进货,甚至有时一天还要走两趟。如果绕行的话,要多走一半的路程,光油钱都要多花100多块。
据另一位村民讲述,以前去河对面种地,我们开三轮车,要绕行70多公里,光时间就需要三个多小时,油钱都搭不起。后来没有办法,只好把地租给河对面的村民,但是一年的租金只有两万元,而我们自己种,能有五六万的收入,所以黄得义修桥,这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大家。
当然,对于法院的判决,黄德义也提出了申诉,他认为修桥铺路是善举,为什么还要被判刑?更何况自己收费也只是想收回成本,并不存在,不给钱就不让过的情况。但是对于黄德义的申诉,却被法院驳回了。后来,记者也采访了当地的有关部门,而得到的回应是:目前并没有在该河段修建桥梁的计划。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还是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比如当地有关部门可以把桥梁收购,然后定期维护检查,这样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同时也遵循了相关的规定。其实成立执法部门的初衷, 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所以在遇到事情时还是要多变通,多为老百姓做实事。
下一篇:杨洋王楚然人间烟火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