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被誉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但自从该数据不能实时发布后,大家愈发对北向资金的行动感兴趣,尤其是近半年的净流出,让人们不得不感慨老外的审时度势。
然而,最近北向资金开始转向,上周更是一口气增持了11个行业,当市场成交呈现极致萎缩的时候,北向资金的逆向加仓究竟有什么含义。
一,北向资金的加仓线路
从行业来看,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11个行业,金融板块最受资金青睐,银行股获得北上资金大手笔增持,净流入达到31.13亿元;另一方面,四大国有银行股价也纷纷刷新历史新高。
虽然四大行上周再次创出新高,但实际上,今年以来四大行股价已经迭创新高。俗话说,买低不买高,为什么北向资金偏要高位追涨呢?
二,买的逻辑不同
有报道称,此前市场对银行业最为人担心的两大问题,有望解决:
第一,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已现企稳。
第二,银行理财市场持续迎来修复。
所以,专业机构认为是银行业绩有望修复,从而带动了北向资金投资的热情。
显然以上两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谈不上有什么启发,但却也提示我们,不要以股价高低去判断个股是否适合投资,毕竟股票的定价权掌握在机构手中,只要机构觉得合适,那就是合适。
以「交通银行」为例,该股最近一年股价持续走强。回头看,很多人或许都认为自己可以赚钱,但实际情况呢?
看下图:
此图为「周线图」,图中,标注1.2.3的位置,就是股价创下新高后,开始调整的阶段。他们当中,短则调整一周左右,长则一个月时间,而面对股价如此调整,选择落袋为安是人之常情,不过就是回头看容易懊恼罢了。
当然这仅仅是看走势,如果看「博尔数据」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
虽然股价在调整,但是代表机构资金活跃度的「机构库存」数据,也就是橙色柱体处于一直活跃的状态,这意味着机构资金持续参与该股的交易,而且已经是持续了很长时间,试想一下,如果机构大资金对该股不看好的话,怎么可能持续参与交易?
所以说,机构持续活跃是核心,高点、低点都是浮云。
三,机构行为
或许也会有人提出疑问,那是因为有利好,所以机构才会不管不顾的买入,如果没有,或许就跌了!
这样的观点,当然也不对,因为本质上,是机构利益决定了消息究竟是利空还是利好。
看下面这只股票:
以万华化学(600309)为例,该股中报披露最新的分红方案,要知道今年中报整体情况并不理想,而该股不仅盈利还有分红,这就是妥妥的利好。从走势上来看,也是如此,股价连着两日反弹。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实际「机构库存」数据早就消失了,说明机构资金没有参与该股的兴趣,结果就是股价难以持续反弹。
类似的情况在今年预告分红的股票里面并不少,比如中润光学(688307)、图南股份(300855)皆是如此:
从两只股票的表现来看,也是如此,即便最近有中报分红的消息出来,但是「机构库存」数据早已消失,所以反弹不过是昙花一现。
所以,真相是:机构利益,决定了利好(或利空)出现后,股价的走势,而并不是消息本身。
好消息出现,股价未必上涨,如果上涨,大概率是散户都在观望,机构利用好消息,推动股价上涨,希望大家跟风,以便于自己套利;
坏消息出现,股价也未必下跌,如果下跌,大概率是散户持股不动,机构利用坏消息砸盘,希望大家离场,这样自己才能摊低成本。
博尔Jacky
2024年08月18日
免责声明:
本文中所涉及的部分产品专有名词,包括且不限于「机构库存」、「机构资金」、「机构锁仓区」、「机构震仓」、「空头回补」、「强力回补」、「强力回吐」等,具体释义均以「博尔系统」中相关内容为准,文中表述仅为传达需要,不具有更加广泛的含义。
本数据报告中的资料及数据观点等均来自博尔量化研究中心报告初次发布之时,后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内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博尔系统」及工作人员不推荐股票、不提供投资建议,也不预测股价走势,更不会指导任何人如何操作,读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内容皆为历史表现,无法预测未来,同时本报告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本报告内容,不应根据本报告而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