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魏金平/文
当其他平台跟随京东打响价格战时,就已经输了,随着淘天、抖音等平台相继退出价格战,电商内卷以京东的胜出画上了句号。
2022年,在刘强东的推动下,京东重拾低价,作为其核心战略之一,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23年,京东对低价战略进行了完善,先后实施了百亿补贴、9块9包邮、春晓计划、下调包邮门槛、买贵双倍赔付等低价政策。
京东此举被其他电商平台视为“价格战”的开始,淘宝迅速实施反制手段,在3月启动价格力项目,推出了五星力体系,并在双11期间推出了大量优惠活动,包括对全网实时比价最低的商品加上标签以作识别;抖音也在2023年大力引入白牌及中小商家,并在2024年初将“价格力”设定为当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岂不知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反击正中京东的下怀。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2012年,京东凭借低价彻底击败了苏宁、国美;12年后的今天,京东又凭借低价逼迫其他平台由“由攻转守”,甚至退出部分市场。
2024年第二季度,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为1074.21亿元,同比增长0.57%,增速远低于当期线上零售大盘增速;直营及其他收入下降更为明显,其金额为273.06亿元,同比增长-9.48%,比市场预期低了将近16个百分点。对于收入下降的原因,公司将其解释为主动退出部分消费电子和家电自营业务,未来将聚焦居家与日用杂货等品类。
其实,淘天此前的一系列举措已经暗示了其收入增长的疲软。2024年618结束后,淘天集团立刻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减少对“五星价格力”的依赖,重新根据GMV分配流量资源;2024年下半年,抖音也对比价系统进行调整,不再一味的追求全网低价,算法规则或将从OPM重回GPM。
这场为期一年半的价格大战以淘天、抖音的退出,京东的胜利宣告结束,其中淘天损失最为惨重,几乎失去了绝大部分3C和家电自营业务。
有意思的是,京东并没有就此终止价格战,而是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重新修订了《京东开放平台买贵双倍赔付规则》,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买贵双倍赔付比价范围进一步扩大,简直就是要和低价死磕到底。
京东在价格战中胜出的底层逻辑在于“标品”“规模”,与淘天、抖音不同,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3C和家电自营业务,这些品类中的商品属于标品,标品具有价格透明,便于全网比价的特点,是最适合打价格战的品类。另外,在3C和家电品类中,京东自营是全网销售规模最大的,淘天、抖音经营范围虽也包含上述品类,但经营主体是以第三方商家为主,其规模远无法与京东自营相比。
因此,在与上游供应商的采购过程中,京东自营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更多的销售返点,在销售过程中,京东凭借较低的商品成本向消费者进行让利,并通过刺激消费者提升购买频次实现薄利多销。
体现在数据层面就是京东零售收入增速明显有所放缓,但营业利润却稳步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增速为1.5%,经营利润增速高达24.13%,存货周转天数也由上年同期的31.70天下降至29.80天。
从商业模式来看,在执行低价战略过程中,直播电商、平台电商具有先天劣势,在直播电商模式下,消费和商家之间还有两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带货达人、服务商,相比于自营业务,这是额外的流通成本。因此,对于标品来说,直播电商无法做到全网最低价。
平台电商状况略好,以淘宝为例,其补贴模式是由平台和商家共同让利,但其问题同样明显,即平台、商家利润均会有所下降。相比之下,自营模式则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将低价战略的成本转嫁给上游供应商,并通过高周转实现薄利多销,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供应商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只要出货量足够大,依然能够有着不错的收益。
不得不说,京东的低价战略堪比教科书,也是一场经典的商业“阳谋”,抖音、淘天无论选择跟随还是不跟随,结果都只有一个输字:选择跟随,在标品领域,短期内尚有一战之力,但必将牺牲利润;选择不跟,结果更为严重,直接失去相应产品的市场份额。
京东零售的软肋也十分明显,其优势品类3C、家用电器虽属标品,但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例如,一部iPhone的换机周期通常在3-5年,家电产品的换新周期更长,这不利于京东零售业绩的持续增长。
因此,京东后续低价战略的载体必须是“高购买频次”、“高利润”、“多细分品类”的标品,美妆产品就是绝佳的选择。2024年上半年,Hermès爱马仕香水美妆、Saint Laurent圣罗兰、Massimo Dutti等更多服饰美妆品牌入驻京东。
需要指出的是,8月8日,京东对百亿补贴做出重大调整,将追加专项补贴用于扶持美妆品类,涵盖自营及第三方美妆商品。据京东黑板报,此轮追加投入将不少于30亿元,且上不封顶。
对于京东来说,这次百亿补贴调整至关重要,如果美妆顺利接替3C、家电成为另一“当打”的品类,京东就可以将这种低价模式复制到其他标品上;届时,国内电商市场或将迎来新的一轮洗牌。
审读:汪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