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谷歌前CEO在斯坦福引发的争议演讲很有意思。
曾经担任谷歌CEO长达10年之久的Eric Schmidt前段时间去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提到,“谷歌为什么在AI领域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谷歌觉得让员工尽早回家和平衡工作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
Eric Schmidt还提到,马斯克和台积电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能够卷员工。“你必须要把员工逼得够紧才能获胜”。
谷歌一度是硅谷创新的象征,关于其创新文化曾流传出一句slogen:创新诞生于缝隙之间。源于,谷歌的办公室内各个部门保留着交流的空间。谷歌发现,这样一道“空隙”有助于员工间的沟通和探讨,“那是思想创新的源泉”。
营造轻松愉快的轻松环境,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是谷歌创新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因为谷歌的办公和创新文化,谷歌击败苹果成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并且连续3年称霸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善于创造灵活轻松的办公环境,也让谷歌登上美国最佳雇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在AI时代,谷歌也有具有奠基性、开创性的动作表现。几乎所有大型模型的核心架构——Transformer,便源自谷歌2017年发表的标志性论文《注意力就是你所需的一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而在生OpenAI领衔的生成式AI浪潮下,谷歌的创新领引者却显得黯淡无光。ChatGPT的横空出世,不仅轰动整个科技圈,还让山姆奥特曼成功出圈,成为AI界的领导者。
谷歌在AI潮中落后了吗?Eric Schmidt说,“看看马斯克,看看台积电,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卷员工,你必须要把员工逼得够紧才能获胜。”
这个说法让有些员工不满,Eric Schmidt不得不发邮件道歉。但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AI时代,人类办公模式需要改变吗?AI让人们告别了加班,还是依然需要加班和内卷促进AI时代的更新迭代?
以下是Eric Schmidt演讲内容精选:
现在的谷歌为什么在AI领域输得一塌糊涂?因为谷歌觉得让员工尽早回家和平衡工作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如果你的员工每个星期只来公司上一天班,你怎么可能比得过OpenAI或是Anthropic?
看看马斯克,看看台积电,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卷员工,你必须要把员工逼得够紧才能获胜,台积电会让物理学博士第一年下工厂干活,你们能想象美国的博士生去流水线吗?
自己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经觉得英伟达的CUDA是很蠢的编程语言,但现在CUDA是英伟达最牛逼的护城河,所有的大模型都要在CUDA上运行,而只有英伟达的GPU支持CUDA,这是其他芯片撼动不了的组合。
还有微软跟OpenAI合作时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微软怎么能把最重要的AI业务外包给那种小公司啊,结果再次看走了眼,再瞧瞧苹果在AI上的温吞,大公司真的都官僚化了,奋斗逼都在创业。
TikTok给美国人上了一课,在座各位年轻人以后如果创业,能偷音乐什么的就赶紧去做——似乎是在黑TikTok早期纵容盗版BGM——如果你做成了,就有钱雇佣最顶级的律师帮你擦屁股,如果你没做成,那就没人会起诉你。
OpenAI的星际之门在宣传时说需要1000亿美金,实际上可能3000亿都打不住,能源缺口太大了,给白宫提过建议,美国以后要么跟加拿大打好关系,水电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而且够近,要么去和阿拉伯国家套近乎,让他们来做主权投资。
欧洲已经没戏了,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一直都在摧毁科技创新的机会,可能法国还有点希望,德国不行,其他欧洲国家就更不用提了,印度是美国盟友里最重要的摇摆州,以及美国已经失去了中国。
开源很好,谷歌历史上的大部分基础设施也都受益于开源,但是说实话,AI行业的成本太高了,开源负担不起,自己投资的法国大模型Mistral将会转为闭源路线了,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且有能力像Meta一样当冤大头。
AI会让富者愈富、穷人恒穷,国家也是,这是一场强国之间的游戏,没有技术资源的国家需要拿到加入强国供应链的门票,否则也将错过盛宴。
AI芯片属于高端制造业,产值很高,但不太可能拉动就业,你们可能没几个人去过芯片制造厂,里面全是机械化生产,不需要人,人又笨又脏,所以不要指望制造业复兴,苹果把MacBook的产线迁回德州不是因为德州工资低,因为根本不用再大规模雇人了。
历史上,电力在引入工厂之后并不比蒸汽机创造了更多的生产力,是过了大概30年左右,分布式电源改造了车间布局,推动组装系统的出现,再才开始了生产力的飞跃。现在的AI和当初的电力一样,有价值,但还需要组织创新,才能真正拿到巨大的回报,目前大家都还只是在摘取「低垂的果实」。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我们,请将我们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
危险的“独角兽”:孙正义被骗10个亿
首富变迁里的经济风向学
创二代们涌入VC圈
转型转场转向:投资人寒冬求生记
投资人也有职业羞耻了?
情怀商人俞敏洪失策了
不是所有企业家都需要做网红
滴灌通的“寒冬”时刻
清北人撑起大半个创投圈:距离硅谷还有多远?
“滴灌通”成了朱啸虎们的心头好
王石的流量新商业
创投圈陷入流量焦虑
流量教主周鸿祎从不输
打开AI之门的科技公司CEO被“扫地出门”了
“我的投资人开小店了”
当投资人搞起自媒体
“双十一”的寒冬:“降香”治标不治本
消失中的股权投资:“风投”已死 vc缺钙
这个时代,我们还要创业吗?
“创新创业”是他留给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出海时代:谁在海外成功掘金?
创投人的牌桌:从德州到掼蛋
愤怒的董秘 代言不了周鸿祎的爱情
包凡失联:“并购之王”消失在江湖
寒冬后的创投人:下“南洋” 赴中东 寻找新大陆
ChatGPT爆火背后:危机还是转机?
东南亚终于“退烧了”
人民不再需要“双十一”
创投圈“卷”在新加坡
经济一卷 姑娘更甜
女性领袖麦肯齐
互联网大佬闯关低谷
马斯克怀念Jack马
跌落神坛的投资人:“阶层通胀”的泡沫破了
大搜车姚军红:只做金融的公司 未来一定是死局
ofo请了鹿晗代言 但摩拜想请每个人为它代言
王功权:大佬创业 该掉的坑一个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