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调研团走进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华津医药。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蓬勃发展。伴随生物技术(Bio-Tech)快速发展,生物药的品种与治疗范围不断优化,安全、有效、用途广等优势特征凸显,市场规模及份额快速扩大。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2023年,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总产值达1178亿元,是广东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和创新平台等均位居全国“第一梯队”。这个8月,“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广州新型工业化独角兽企业调研行”的调研团走进广州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为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出谋划策。
触摸不可能
为晚期肿瘤病人做创新
“从一开始,我们就是立足于做创新药的。”201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赵子建有了一个新身份:华津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时年7月,广州华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
现行治癌手段,除了传统手术、放疗、化疗、中药调理手段外,如今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有一定进展。近几年业界兴起一种新式疗法叫“抗癌细菌疗法”,即用细菌来对付体内癌灶,吃掉癌细胞,属于一种新式的免疫治疗办法。华津医药便是布局“溶瘤细菌”的一家创新药企业。
“我们的治疗手段针对的,就是很多现在在临床上还很难救治的晚期肿瘤病人,尤其是一些目前治疗手段极其有限的肿瘤病人。”赵子建向调研团介绍,核心产品桑美威克未来上市后,也将直面肿瘤界的两大难题:第一个是如何有效快速杀伤肿瘤,另一个是能控制肿瘤的转移。这两大难题,都将在药品的创新性上得到体现。
同样瞄准医学难题的广州生物医药企业还有很多。出生缺陷,不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很多家庭的噩梦。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前发生的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流产、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降低出生缺陷作为全国的一个总体目标之一。将出生缺陷率降低1%,也是我们嘉检医学的目标。”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张巍博士向调研团介绍,作为临床基因组疾病的医疗平台服务商,嘉检医学希望通过自研的平台技术与产品为中国人群健康水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难点在于,我国的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且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病会致畸、致残、甚至致死。又因人口基数大,从2012年公布的数据估算,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约90万,而这每一位遗传疾病患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将近400万元的负担,如何能够降低这种负担?”这也是这家扎根广州的企业想要迫切完成的挑战。“打造早诊、早筛、早诊断的商业化产品,从源头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尽早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延缓乃至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在张巍看来,落地在广州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希望能够把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指导、营商的氛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全国和世界,把遗传专科的品牌做响。”
后疫情时代
新冠药从广州出发,第三方检测走到台前
“我们认为,像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这些呼吸系统病毒性感染的疾病,最终的疾病控制或者终结,一定要靠疫苗预防,也要靠广谱抗毒药物治疗。”
2023年3月23日,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中国首个单药3CL抑制剂来瑞特韦片(商品名:乐睿灵®)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
这也就意味着,一款诞生于广州的广谱抗新冠病毒药物正式面世。
“我们成立于2018年,是从上市公司众生药业里分拆出来的一家聚焦于呼吸和代谢这两个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公司。”众生睿创联合创始人/总裁陈小新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作为一家创新药公司,众生睿创在独立分拆前已积累了十几年的研发经验,也对既往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有充分经验。“因此,我们从2020年初就开始布局广谱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随着基础研究的推进,加之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最终在2021年我们决定全力以赴推进研发。”
同样迎接挑战的还有检验检测行业。调研团来到广州华银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进这家以病理为核心的独立医学检验与诊断服务企业。
“我们是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经过了15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综合连锁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华银康高级副总裁温韵洁向调研团介绍,华银康的特色优势在于综合,“以病理为核心,实现病理加检验,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国。”
温韵洁介绍,目前中国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医疗服务需求是刚需,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对于第三方服务企业而言,集约高效就成为了其显著优势。温韵洁说,在疫情期间民众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识程度也有所提升。
从湾区到未来
搭建国际化平台,高投入行业多“寻人”
起步于2016年,用了8年时间,广州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做到了华南“第一”——华南地区最大的一家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企业。
CDMO企业,也叫做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通常是指以合同定制形式为制药企业提供制药工艺的开发、设计及优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从公斤级到吨级的定制生产服务。一般而言,CDMO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及生产能力,承接了制药企业的工艺开发和生产的职能,从而使制药企业可以更专注于药物的研发。
“我选择这个方向,其实跟我的学业相关。”汉腾生物科技创始人沈潇向调研团介绍,其本科阶段选择了生物技术方向,博士阶段专注于生物药的药学工艺开发领域,曾在欧洲一家CDMO公司任职。“另一方面,是基于当时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的蓬勃发展。有很多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我觉得迫切需要有企业给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更快地把产品带上临床、带上市场。”当时的广州并没有CDMO公司,汉腾的成立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黄埔在整个大湾区来说,针对生物医药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沈潇看来,由于生物医药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的行业,人才的支持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吸引更多人才,从外地甚至外国。同时也要想尽办法在香港、澳门寻找更好的产业机会或创新项目,在大湾区进行转化。”
“同时,投资力度肯定也要加大。无论是政府的补贴,还是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都可以持续发力。因为像全球生物医药发展好的地方,一定是高校云集,同时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沈潇说。
本期出席专家学者
曾德雄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
徐 嵩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马文宾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孙益嵘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研究员
陈 峰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谭慧珊 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支部书记、副秘书长
陆秋玲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
本期调研企业
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华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华银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 广州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瑞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源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08-10版
南都调研 总第411期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王佳 田霜月 王莹 陈伟斌
统筹:陈实 伍静妍 任先博 关健明
执行统筹:欧阳云蔚 江英 陈成效 李芷琪 叶桐 任磊斌
采写/摄影:李芷琪 董晓妍 董淑云 陈赟健 崔俊超 萧子祺 冯宙锋 梁炜培 高永佳
实习生 尹哲灏 周颖桦 李苑莹
上一篇:“背道而驰”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