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开学返校季
一些平台对学生
推出多项教育优惠措施
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一些没有学生资质的消费者
通过各种途径
“薅”学生专属优惠的羊毛
结果上当受骗
而黄牛们甚至
形成了一条“灰色交易链”
1
“薅”羊毛灰色交易暗藏陷阱
从八月下旬开始,各大平台就陆续推出了各种开学优惠活动,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优惠力度更是诱人。但这些优惠券和优惠资格大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购买次数有一定限制。
然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二手交易平台、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上,一些店铺或卖家打出“代认证”“代拍”的旗号,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绕过平台正规认证流程享受优惠。
在电商平台上一家注明“苹果教育优惠认证”的店铺,记者发现其出售的商品种类包括“教育资格认证”“官网返校季iPad资格”,价格从2.9元到35元不等;还有一个“是兔子先生呀”的ID发布“代拍”帖,称自己为在校大学生,通过了教育认证,网购平台苹果官网可以优惠购买;在二手平台,记者也发现有不少这样的卖家。
此外,在一些贴吧,《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看到有楼主发贴称,“找几个学生代拍,利润500一单”,帖子中还介绍了两种分成方式。
2
谨防陷入维权困境
但是,这样的“代拍”“代认证”可能暗藏消费陷阱和个人信息安全隐患。这些骗局往往以高额优惠为诱饵,诱骗消费者支付代拍服务费,甚至商品预付款,然后通过虚假发货、发送赠品代替正品或直接消失等手段实施诈骗。
北京的马女士前不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关于教育优惠的讨论,被高额的优惠额度吸引后,通过找“代拍教育优惠”的商家购买笔记本电脑,在支付了相应的代拍服务费和商品预付款后,马女士却收到了一个与订单完全不符的笔记本支架。面对马女士的质疑,商家狡辩称这是赠品,随后又将马女士“拉黑”。
消费者“狸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其在社交平台上购买了“代拍服务”,但在官网输入相应信息后,却显示购买次数已超过限制次数。要求退款时,卖家却指责他操作不当,拒绝退款。
3
扰乱市场秩序
“教育优惠是为了学生群体而设立的,任何形式的‘代认证’和‘代拍’行为都严重违反了经营者的初衷,侵占了目标消费群体的权益,并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对消费规模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占到了便宜”的消费者来说,实际上是利用已有教育优惠资格的账号进行非法交易,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消费者就可能被“踢皮球”,难以获得有效解决方案。同时,在“代拍”“代认证”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住址等敏感信息,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则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称,消费者找学生代拍,套取商家对具有学生身份消费者的优惠,在民法上属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提供教育优惠商品的经营者有权要求其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若是黄牛组织学生代拍后再高价出售,除了套取经营者优惠属于损害他人利益的侵权行为外,由于事实构成黄牛是未经授权销售他人商品的经营活动,涉嫌同时构成侵害他人商标权。如果黄牛在其中同时还存在伪造证件、伪造身份等活动,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刑事诈骗。
提醒消费者:
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选择可信赖的平台,谨防因贪小便宜而陷入维权困境,甚至遭遇财产损失或个人信息安全陷阱;
对于那些出卖自己优惠资格的学生来说,应树立正确人生观,不要因为贪图小利损害个人诚信,甚至埋下个人信息安全的隐患。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桑雪骐
上一篇:突然暴跌!发生了什么?
下一篇:原创 爱尔眼科,继续“蒙眼”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