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业务是撑起小红书估值重要考量因素
图|东方IC
文|胡苗
提升效率、估值回温
电商增长表现亮眼的同时,小红书也在经历内部的一场调整。
据多方面消息,在7月,小红书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凤凰网科技报道称,本轮人员调整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
该信息得到了多位小红书员工证实,其内部流传的说法是新上任的高层管理团队对公司目前的人效比不满意。新高层认为,相较于拼多多,小红书的人效比只有前者的一半。
在此之前,小红书的管理层进行了一波换人调整。社区内容板块负责人从谢云巍(花名:河童)更换为江源(花名:云帆)。年初到现在,小红书还引进了多位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包括原滴滴供需策略负责人吴颖炳、原滴滴顺风车业务负责人张瑞、快手原电商产品负责人叶恒相等。
在8月,小红书又发布全员信宣布调整组织职级,取消了R职级,精简管理层,各级管理者采取任命制。小红书的R职级可对标阿里P序列,R5是骨干员工,R6一般是小组长,R7常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对于小红书频繁的动作,行业普遍猜测是其在为上市做准备。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有关于小红书上市的传闻,小红书均予以否认。
在一级市场上,小红书的估值一直有所波动。
在过去,小红书电商的不温不火,让小红书的商业闭环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品牌在小红书上投放,博主在小红书上产出内容,用户在小红书上被“种草”,但最终的交易环节,却是在第三方平台完成。这也使得小红书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在2021年11月,淡马锡、腾讯领投小红书,那一轮的估值达到了200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初,红杉中国交易了几笔小红书股份,估值已降到了140亿美元。
也是在2023年初,小红书重新定位电商,开始着重推广“买手电商”的概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2023年,小红书的盈利能力有了极大的改善。据小红书在年初的分享,其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85%至37亿美元,净利润达到5亿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小红书营收约20亿美元,亏损2亿美元。
在2024年7月小红书的最新一轮融资中,投资机构包括了俄罗斯投资机构DST Global、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博裕资本和中信资本等,估值为17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超1200亿元人民币)。
估值虽然有所回温,但距离最高时的200亿美元估值,仍有一定的距离。
胡苗
■微信:humiao940323
■好奇心过剩的文字搬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