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实践:生而全球化时代,供应链服务出海没有上限
创始人
2024-09-14 19:00:00

作者 | 夏虫

智谷趋势 | ID:zgtrend

产业在中国城市沉浮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没有发现,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几座星光熠熠的城市:

重工业化时代,苏联援建一汽,长春成为名扬海外的“东方底特律”;

大基建时代,房地产造就佛山“家电之都”的美名,让“有家就有佛山造”响彻中国;

入世后的产量出海时代,东莞这座“外贸之城”登顶为“世界工厂”,几度缔造“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城市传奇;

……

2024年,“不出海,就出局”的口号响彻全球,站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企业又掀起一轮新的出海浪潮。

这是一个全新的大出海时代。而这次,历史将机遇砸向了共和国的娇女——全国唯一一个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的枢纽城市厦门。

在这里,无数供应链服务企业云聚,与厦门一起助力更多中资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国际化的2.0版本。

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供应链服务出海,何以厦门?

厦门!厦门!

厦庇五洲客,门迎四海万顷涛。

作为华夏文明伸向海洋的一块跳板,今时今日的厦门,不负“国家大厦之门”的名号,在真正意义上通过海陆空全方位开放发展,织就一张密密麻麻的国际交通枢纽网,实现“通洲达海”。

比如,“陆丝”和“海丝”在这座枢纽城市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达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135座港口的“丝路远帆”与“钢铁驼队”由此相遇,让全球资源、产能、市场紧密相连,中国经济的大海与世界经济的汪洋进一步融汇。

在海上,厦门首开的“丝路海运”航线已经成为知名品牌,屡屡被写进国家重要文件。目前,全国122条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中,厦门港拥有60条命名航线,今年1-7月,共开行1177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6.23万标箱,同比增长16.77%。

此外,厦门还在不断用科技加持物流,从智能集装箱让全程物流可视化,到不断自我加压将海运时间减到最短,再到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的诞生……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港口连通性指数(PLSCI)排名中,厦门港位列第11位。

厦门,在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另一边,运行9年之久的中欧(厦门)班列也从无到有、从有而优逐渐做大,如今已拓展至7条运行线路,辐射1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30多个城市,为日本、韩国、东南亚货物打通了联通欧亚腹地的国际物流通道,让“海丝+陆丝”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不仅仅是打开陆海的想象空间,向海而生的厦门也在拓展物流的上限,瞄准蓝天之上,积极打造全球航空货运枢纽。

目前,厦门的航线网络已遍布6大洲43个国家的192个城市,未来厦门还将加快推进翔安机场、厦金大桥(厦门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网络优化升级。

而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贸区厦门还在通过种种创新改革,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将供应链的效率不断拔高。

比如,全国供应链运营龙头企业建发股份、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厦航,以及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服务商纵横网络,三者强强联手,成立了商周航空物流有限公司——集航空货运、现代仓储、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运营于一体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商。在航空货运业务方面,现已开拓运营国内外航线超400条,通航国内134个城市、国际77个城市及地区。

在中国正加速融入和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当下,这一新企业的成立正当其时。一个国际国内双循环节点城市,正在多方助力下隐隐然成型。

《剑桥中华民国史》曾断言,近代厦门乃是“‘海上中国’的一个焦点”。那么,当代中国的大出海时代,厦门仍是“供应链中国”的焦点。

不仅如此,这座城市除了在物流等“硬联通”方面下足功夫,同样在营商环境与出海服务等“软联通”上尽可能做到妥帖——

搭平台。今年,厦门发布厦企出海行动公共品牌“2024 BRAND XIAMEN鹭行天下”,并与环球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通过线上线下一揽子举措助力厦门企业链接全球产业要素,构建跨境出海综合服务新体系;

擦招牌。厦门出台了支持AEO企业扩容提质的21项激励措施。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指的是获得海关高级认证的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金字招牌”,AEO企业可以获得更多便利,例如产品优先送检、码头优先装卸等“VIP”待遇,通关速度更快、通关成本更低。而得益于官方的推动,当前厦门全市AEO企业数量较年初75家增加1/3,外贸贡献度提升6%。

强支持。厦门市设立了供应链协作基金,为符合条件的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截至目前,该基金规模100亿元,为企业提供2%融资成本的资金支持。

当一个城市同时拥有了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后,自然而然会培育出肥沃的产业土壤。

比如,大批供应链服务企业从当地长出、壮大,自发增添了出海生态体系的丰富性。

作为中国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厦门不仅仅独占中国供应链服务行业4大金刚的3个席位,更坐拥12家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不仅仅是龙头齐聚,放眼整个厦门供应链服务生态,中小企业同样一片生机勃勃:截至目前,厦门供应链相关企业总数已超2.3万家,2023年销售额实现了4万亿的突破。

这些企业可以帮助贸易企业完成采购、物流、仓储、分销、金融等一系列复杂环节。这也意味着,厦门拥有很强的商贸聚集能力,以及服务能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厦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中,含法律、会计、税务、广告、咨询、会议展览在内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已经从2000年的2%增加至2021年的10%,在具体细分类目中增速最快。

厦门与这些企业,正在形成一股出海服务合力。

生而全球化时代

为什么今时今日,厦门在新发展格局中显得尤为重要?

就在前几天,九八投洽会期间,“2024供应链创新大会”分论坛——由国内供应链龙头企业厦门建发主办的”2024出海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超千位来自学界、产业界的高规格嘉宾云聚于此,为中国企业如何在这个“生而全球”的新时代穿越周期而建言献策。

金句种种,良策万千,只为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毕竟,2024年,“不出海,就出局”的中国企业叙事,又迎来了新的历史节点。

前段时间结束的高层会议上,首次出现一个关键词“反内卷”,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反内卷”的终局推演,也指向外面的星辰大海。

而当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我们已然迎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出海时代——

从本地生产、全球销售,以产品出口为主的中国企业出海1.0时代,到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供应链的中国企业出海2.0时代。

换句话说,我们从“产量出海”,进一步发展至“产能出海”时代。前者,是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者是让中国在全球分布式再造“世界工厂”。

《供应链攻防战》作者林雪萍在论坛上,用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现实,点明了当前的严峻形势:

一是,从2023年开始,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一进口国;

二是,从2005年至今的20年,中国的对外出口国占比中,东盟俄墨等经济体,占比从不足10%上升到21%,上升势头极为凶猛。

在这背后,是中国各类生产要素成本提升,以及外部地缘政治格局急剧变化,企业们不得不向外求一条发展的新路,去往政策更友好、成本更低廉的地方。

举个例子,今年智谷趋势在越南走访的时候,就发现在中国生产的电视机出口到美国是11.4%关税,而越南出口到美国只要3.9%,低了7.5%。这7.5%的关税成本,作用在数千元的消费电子产品上,已足够让中企出海变成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越南等地平行供应链一路疯长,屡屡重演改革开放时中国东南沿海的工厂盛况。

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在越南的直接投资只有3亿美元,2023年则达到44亿美元,增长了1366%。

用林雪萍的话来说,“以“分布式工厂”为代表的全球化2.0,供应链必然是高度复杂型的,而不再是以前我们看到的一个中心,然后卫星围绕着中心的方式去运转。”

吴晓波在论坛上更是一针见血,“这届企业,生而全球化。”

已出海的自有征途漫漫,未踏上旅途的则躁动不安。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29.5%、39.4%的大、中型企业已实施出海战略,28.9%的小型企业有布局出海的计划。

海外“再造一个中国”,成为必然。

时代呼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

但是,通过海外建厂形成“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背后阻碍之大,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陌生的海外市场、不熟悉的语言文化、不同的法律体系和贸易规则、知识产权问题、物流渠道建设,甚至是本地化人才建设……

稍不留心,如“浮萍”般个体出海的中国企业,可能就会变成当地的“散财童子”,抑或铩羽而归。毕竟,“合规只是全球化第一步,本土化才是全球化的尽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照四十年前日本企业大出海时期,就是采取“打包出海”的方式。昔日在海外大杀四方的优衣库,其战功赫赫的出海历程背后,就有三菱商事提供专门的物流供应链支持。

毕竟,供应链的一头,连着原材料,一头连着用户,中间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制造商和销售网络组成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远眺中国企业大出海时代,也需要多兵种协同出海,以形成系统性合力。合力背后,则需要更大的龙头级力量牵引。

深耕供应链服务多年的厦门,就深谙这一道理,其孕育出的多家供应链服务企业巨头,已经帮助为不少企业在海外落地扎根中资企业“出海”护航。

以建发股份为例,这家深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品等主要大宗商品钢铁、浆纸、汽车、农产品、消费品、能化、矿产、新兴行业等领域的供应链企业,其服务已经辐射全球超17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一个个成功案例支撑下,成为不少企业出海的首选。

早在10年前,有企业扬帆出海,将国内视为相对落后的钢铁产能落地距离厦门接近三千公里距离的马来西亚,这就是著名的“马来西亚联合钢铁项目”。

马联钢项目一期总投资超14亿美元,体量极大。因此,其最大的难题就是快速实现全球市场销售,以消化产能。在这个过程中,难题一一浮现:

缺少专业化的国际销售团队,钢铁国际贸易流程复杂,就连与贸易商、下游中小客户交易过程中,马联钢在国际市场面临市场价格、收款与履约等风险。

发现没有?企业出海投资,最大的难题并非落地生产,相反,它恰恰只是一切难题的开端。

对此,有着多年跨境供应链运营经验的建发集团旗下昌富利(厦门)公司,成为了马联钢出海的合作伙伴。其依托全球布局优势,迅速调用物流、信息、金融、商品、市场五大资源,对马联钢出海项目采取了关键的四步:

以销定产。动态分析全球市场供需状况,帮助马联钢制定价格与运营策略,引导货物流向需求量更大的国家和地区;

客户管理。依据需求类型对下游客户进行分级分类,通过定制化客户服务方案,帮助马联钢实现收益最大化;‍

物流管理。充分发挥跨境物流管理能力,动态调拨库存,规划高效的运输方案,帮助联钢提高全球订单的交付效率;

金融赋能。针对境外业务产生的金融需求,依托建发股份的国际化平台优势,整合多种金融工具,帮助联钢节约近五成的跨境融资成本,降低收汇风险和汇率风险,提高运营资金使用效率,创造商品流通收益之外的金融增值。

通过这一整套量身定制的全球供应链服务方案,马联钢很快取得投产计划中的经济效益,成为东南亚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厂之一,全球客户数超300家。

这个出海案例,是建发股份“LITF”供应链服务平台的一个生动写照。

具体而言,这个供应链服务平台能为客户提供以“物流(Logistics)”“信息(Information)”“金融(Finance)”“商务(Trading)”四大要素为基础的、定制化的供应链运营服务,比如资源整合、物流规划、库存管理、风险控制、线上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金融、信息咨询等等。

也只有通过如此全套服务,在新的大出海时代,企业才能进入本地的分销和零售渠道,成为商权的主导者。

而类似像建发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厦门,一共有三个。出海合力,在这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

《供应链攻防战》作者林雪萍进一步指出,当前的供应链正在变得越发割裂,这个时候非常需要供应链服务企业这种“武林高手”,帮助供应链这一全球经济的“经络”重新链接,打通“任督二脉”。

众所周知,每个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中国城市的一面镜子。厦门的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均为供应链服务企业。

这三家巨头,也一举占据中国供应链服务四巨头的三个席位。2023年,厦门供应链“三剑客”的总营收超过1.5万亿元,相当于整个希腊的经济体量。

坐拥三大供应链服务巨头企业,以及与生俱来的地理、政策与外贸优势,得天独厚的厦门,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版图上的重要一极。

结语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今时今日的中国企业出海浪潮,或许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制造业产能转移。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企业主奔涌向海,也让厦门缓缓将其尽数托举,共同拉开出海的帷幕。

至此,鹭岛展翅,面朝湃浪,欢送五洲客。

参考资料:

秦朔朋友圈:厦门,会是下一个新加坡吗?

吴晓波频道:复制一个新加坡,为何偏偏是厦门?

林雪萍:日本企业的出海之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听三问丨九华公安分局开展企业... 为深入了解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期盼需要,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水平,5月23日,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委...
金花股份:公司董事长收到中国证... 金花股份5月23日披露公司董事长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公司董事长邢雅江于2025年5...
从消费文化到千亿产业 文博会上潮玩作品展示。(受访者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5月22日正式拉开帷幕。本...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1...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3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919,较前一交易日调贬16个基点。...
特朗普关税威胁挫伤美股,苹果跌... 每经编辑|陈鹏程 王晓波 1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每周股票复盘:宇信科技(300...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宇信科技(300674)报收于21.88元,较上周的22.3元下跌1....
原创 O... 不同于今日的辉煌,两年前的5月,OPPO宣布放弃自研芯片业务。 正如OPPO所言,营收难以支持芯片研...
科力远参与储能产业基金扩募 拟... 5月23日科力远(600478)公告,拟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储能产业基金的扩募,基...
恒瑞医药H股今日正式挂牌港交所... 恒瑞医药5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今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迈入“A+H”双平台时代。 ...
给美债找买家 美国财长预期今年... 财联社5月24日讯(编辑 史正丞)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向市场抛下“关税炸弹”,美国财长贝森特又肩负...
每周股票复盘:中控技术(688...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中控技术(688777)报收于44.86元,较上周的46.96元下跌4...
实施"六大行动" 上海发布提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
国产百亿美妆巨头,换底牌了 这是“二代接班”后的管理迭代,侯亚孟在以最快速度搭建属于自己的班底。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欣 ...
光伏出清陷僵局,最艰难的日子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光伏产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风,还在吹。 5月20日的国家...
方洪波向左,董明珠向右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最近,一向敢言敢为、杀伐果断的董明珠,居然对其曾经怒斥的前格力网红...
智元机器人要IPO?正在招聘证... 瑞财经 吴文婷5月23日,据招聘平台显示,智元机器人正在招聘证券事务主管。 具体而言,该职位为5日内...
财联社5月22日晚间新闻精选 【财联社5月22日晚间新闻精选】 1、央行公告,周五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
市值82亿!“淘宝之父”今日收... 文丨直通IPO 韩文静 5月23日,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沃森生物签署微生态健康技术独家... 5月23日,沃森生物(300142)发布公告,签署了微生态健康靶向技术独家再许可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是...
中证800银行指数下跌0.98... 金融界5月23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中证800银行指数 (800银行,H30022)下跌0.98...
美股23日大幅低开 苹果市值蒸...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股市大幅低开,道指跌1.12%,纳指跌1.59%,标普500指数跌1.24%...
“催买房”无效后,国家动真格?... 最近半年,很多人发现过去屡试不爽的“催买房”套路突然失灵了。 开发商打折促销没人接招,地方政府放松限...
一周热榜精选:特朗普欲对欧盟征... 特朗普再掀风暴,哈佛国际生禁令引发学界震动;以色列或袭伊朗,地缘风险飙升!美丽大法案引爆赤字警报,美...
午后放量,这些ETF成交额大增 5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均收跌,创业板指跌超1%,港股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微涨,恒生科技指数收跌。全市...
固特异6.5亿美元出售化学业务 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周四宣布签署协议,将其化学业务的大部分出售给Gemspring资本管理公司(Gem...
廊坊发展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5月22日,廊坊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49,证券简称:...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多... 贸易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国际品牌最不可或缺的战略高地。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这家公司首次发起并购!上市以来... 5月21日晚间,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铭股份”,301105.SZ)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
富国基金王仁增:债券ETF的工... 5月23日,富国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王仁增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作了题为《债券指数产品优化资产配置》的主题...
上市不到4年就转手,德迈仕易主... 易主面纱揭晓,5月22日晚,德迈仕(301007.SZ)宣布控股股东的全体股东与苏州汇心创智投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