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降息与我何干?可如果这是一场全球降息周期的开始呢?
01
美联储4年来首次降息50个基点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
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此次降息标志着美国 “40年来最激进加息周期”结束,正式转向进入到降息周期。
通胀指数下降,就业形势堪忧,降息自然呼之欲出。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兴市场成为最直接受益者,美元走弱降低了新兴市场企业的美元计价债务成本,有利于加快全球资本回流,推高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然而,降息也增加了出口成本,对部分依赖出口的国家构成挑战。
从历史经验来看,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下降,黄金价格上涨,而股市的表现则取决于经济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平安证券的研究指出,在历次降息周期中,首次降息前后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往往增加,其中美股可能会经历短期调整,之后恢复上行趋势;黄金在降息前有较大可能上涨,但在降息后的表现不确定;原油价格则倾向于在降息后走弱。
不过,美联储的这番操作,再次让人想起了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02
从加息周期到降息周期
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始加息,一直到2023年7月,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25个基点,是40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这也让全球经济苦不堪言。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美联储加息推高了全球利率水平,增加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外债偿债压力。美元指数上涨和国际资本回流也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汇率贬值,进一步诱发债务违约风险。
同时,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并增加了金融系统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原本沉重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剧,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外溢效应(具体而言,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导致全球资本流向美国,使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和供应链中断等问题,进而对全球经济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于那些对外依存度高且经济脆弱的国家或地区,它们更容易受到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而美联储持续的加息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欧洲国家纷纷跟随美联储加息后,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这导致国际利率被抬高,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然而,加息对美国而言也绝非百益而无一害。随着6月美国 CPI超预期放缓,通胀连续三个月下行,美联储9月降息或成定局。
因此,美联储此次宣布降息并未在市场掀起多大波澜,只不过5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多少让人有些惊愕,毕竟如此幅度的降息,从历史经验看,往往预示着老美整体经济的走弱。
03
降息=衰退?谨慎对待
分析认为,历史上,除非遇到重大经济危机,美联储在开启新降息周期时,很少大幅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本次以高出机构预期的力度降息,或为实现经济“软着陆”,对冲经济活动“失速”的风险。
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对历史周期的回顾,1970年以来,美国经历了八轮较大的降息周期:1970.11-1973.1、1974.12-1977.08、1981.11-1983.3、1984.9-1987.1、1989.6-1994.2、2000.1-2004.6、2007.9-2015.12、2019.7-2022.3。
上世纪70至8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导致美国通胀高企。为应对通胀压力美联储被迫大幅提高利率,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在油价回落、通胀压力缓解后,美联储通常会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这一时期的降息周期往往发生在经济衰退接近尾声之际。
90年代之后,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一般是为了应对或者预防经济的衰退风险,因此这一阶段的降息多开始于经济衰退之前或者衰退初期。
90年代后,美联储开启降息一般是为了应对危机或经济衰退(%)
除了较长的降息周期以外,还有零星式降息或者迷你降息周期。这类降息一般是为了应对国际事件的冲击,比如1995年和1998年。或者是暂时性的政策调整如1980年,零星式降息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和资产定价的整体影响缺乏普遍规律性。
历史上历次降息周期大多伴随着经济走弱(失业率上升), 但是这一次需要警惕的地方是,美国的库存周期和CPI所处的位置很不同。之前的降息大多出现在一轮库存周期的顶部,比如2016-2019 年,美国库存同比持续回升,2019年底降息的时候,库存同比还在高位。
2002-2006年,美国库存周期上行,2007年底降息的时候,库存同比从高位小幅回撤。上一次降息初期,库存周期在低位的情况是在1998年,而那一次经济风险主要在新兴市场(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经济下行幅度很小,失业率只是短期小幅上行。
另一点不同是通胀所处的位置,美联储之前降息大多处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短期高点刚过的拐点初期,这一次CPI 拐头下降已经2年了,才出现第一次降息。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也是 1998年,但是那时候通胀的绝对水平比现在低。再往前的 1960 年也出现过类似情况,那时候的通胀中枢是抬升的。
总体而言,这一次由于美国通胀水平和利率水平较高,并不存在流动性陷阱,一旦降息,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正面影响。并且由于库存周期处在低位,经济即使下降,幅度和力度也可能较缓,不过在美国缓慢下行之前,全球降息周期或许有机会提前开启。
04
欧洲率先动手,全球降息周期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央行开始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以更好地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等挑战。在此背景下,降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选项,旨在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
而在美联储动手之前,欧洲已经率先启动降息策略。
2024年6月6日,欧央行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 25BP,存款便利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 3.75%、4.25%和4.5%。这是欧央行自 2022年7月开始加息以来的首次降息。由于此前欧央行官员已多次在公开讲话中透露6月将是欧央行合适的降息时点,市场对此次降息的预期已较为充分。
2024年以来,除欧央行之外,已有多个发达经济体开启了降息周期。2024年3月,瑞士央行降息25BP,为首个降息的G10国家。瑞典央行跟随其后,于5月8日同样降息25BP。6月5日,加拿大央行也如期降息25BP,将基准利率从 5%降至 4.75%。
未来来看,根据华尔街见闻,英国央行副行长此前也曾表示,若通胀回落进展符合预期,英央行有可能在今夏开启降息,这意味着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潮已逐步加快。
欧元区更顺畅的通胀回落进展和相对疲弱的经济表现,或是欧央行选择先于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这场全球性的降息周期里,又应如何呢?
05
率先迎接冲击的资产价格
降息之后,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以黄金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走势,但可以很遗憾地告知大家——降息周期黄金价格不一定会上涨。
在很多降息区间,黄金价格甚至是往下的。除了政策利率,金价受通胀和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较大。如果降息区间内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情况,黄金价格在美国经济衰退前夕和衰退期内都会有上涨行情。
尽管美债实际利率下行,但黄金与其已脱钩。前期黄金涨幅较大,在日元升值下,“套息交易”逆转,美元定价资产均承受压力,包括黄金。
黄金之外,由于以美国为主的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普通金属需求受压,加上日元升值影响,同样面临价格继续调整压力。
当然,反过来“套息交易”也有机会被广泛拆分以降低操控门槛,让大众也能参与,相比购买低价黄金,或许未来“套息交易”才更适合大众。
套息交易(Carry Trade),也称为利差交易或融资套利交易,是一种基于不同国家利率差异的外汇交易策略。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借入低利率货币并投资于高利率货币来赚取两种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
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自己持有的低息货币直接兑换成高息货币并存入该国银行机构;另一种是向低息货币国借款,然后将借来的低息货币兑换成高息货币并贷出。这种行为不仅可以通过货币对的浮动获利,还可以从隔夜利息中获得收益。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通常会利用远期、期权等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以确保在结算时能够实现预期的利润。然而,由于高息货币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汇率波动性,因此套息交易也被视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让套息交易走进大众的可以说有“渡边太太”们的功劳。渡边太太(Mrs Watanabe),最早见于《经济学人》1997年的一篇报道,在报道中主要用于指代借入低息日元并投资境外高收益资产(股票、债券、外汇存款等)的日本家庭主妇。由于“渡边”是日本常见姓氏,因此这些家庭主妇们便被称为渡边太太。
1990年,日本股市及楼市泡沫破灭,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开始。为应对经济的疲软,日本央行大幅降息,日本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快速下行,在1995年降至1%以内。
出于家庭财产保值增值需求,投资高收益境外资产。由此,彼时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的渡边太太们(日本家庭主妇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出于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选择将家庭资产投资于高收益的境外资产(股票、债券、外汇存款等)。
通过这一投资模型,渡边太太们可以获取远高于境内资产的收益。若再算上部分时间里日元贬值的汇差收益,渡边太太们的总收益会更为可观。
我国由于资本账户受限,部分套息交易通过离岸市场进行,如在中国香港市场进行的人民币离岸套息交易,这种交易模式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为套息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介入下,或许未来“套息交易”会比黄金更受普通人欢迎,至于能否以低价抄底黄金?短期看恐怕只能存在想象中了,毕竟伴随着降息的是量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