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健康的财务状况及优秀的信用体系,新城控股始终保持融资渠道的通畅和多元,并利用近来难得的融资窗口期“换债”。
今年5月,新城控股成功发行年内第一期中期票据,获得中债增全额担保,发行规模13.6亿元,总认购倍数超2.7倍,3年期票面利率3.2%,5年期票面利率3.4%,保持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也是公司继成功发行四笔中债增全额担保中票后,在2024年度再次得到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政策支持。
此外,依托吾悦广场本身优质的资产基本面和不断增长的运营实力,商业板块持续为新城控股的融资性现金流带来增量。今年1-8月,新城控股新增120亿元以吾悦广场为抵押获取的融资。
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新城控股股东大会上,王晓松就表示,新增的商业可以用抵押贷款替换掉信用债。彼时,王晓松称,截至目前未抵押的吾悦广场约35座,(估值)差不多300亿元,另外公司还有15座未开业的重资产的吾悦广场,今明两年也会开出来。这50座重资产商业未来都是可以做抵押贷款的,可以置换公司目前剩下的大约17亿美元债务。
高级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管有冬在半年业绩会上也透露,截至2024年6月末,新城控股已抵押投资性房地产规模为941亿元,剩余仍有近30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处于尚未抵押状态,以满足未来融资需求。
实际上,经营性物业贷成本更低、账期更长,有助于企业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对早前发力商业、产办的房企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尤其是新城控股等持有大量优质商业资产的房企,将有助于其流动性的补充和债务压力的缓解。获取新债后,部分企业开始偿还此前利率更高的旧债,用长周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去替周期更短的信用债融资。
“逐步摆脱对债务驱动的路径依赖,转而依靠内生动力、实现业务'造血'自循环来驱动公司发展,以低杠杆、强运营、正现金流,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业内人士看来,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成熟房地产市场也验证了 “低负债水平+高经营性收入”模式,可助力房地产企业成功穿越周期、成就百年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