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涨停符合预期,但之后一路低走就低于预期了。
在国庆期间,港股恒指涨9.3%,恒生科技大涨13%,富时A50暴涨14%,这涨的简直太离谱了。现在港股已经牛冠全球,甚至遥遥领先了!
所以,A股也不能太寒蝉吧。
一,外资看好,其中有诈?
港股涨幅最猛的是金融和地产,而黑马方向则是半导体。中资券商指数5个交易日翻倍,半导体涨幅超过60%,内房股涨幅35%。
而在这个基础上,几乎所有外资都开始看好中国。高盛、大摩高举看多大旗,说还能涨15%~20%!
对此,好多朋友觉得其中有诈,因为1个月前还是百般不看好,要撤离。现在突然女神甩了富二代,死心塌地说要嫁给你,电视剧也不敢这么拍。
但这些朋友的感觉恰恰错了,历史上外资说涨,总是保守的,所以他们预期的涨幅,只有熊市里才说得准,牛市里一直错。
所以如果听外资说长多少,那真毁了,到时候15%涨到了,还会继续说,因为某种原因的变化,所以继续看多,还能涨10%,就这么一路持续下去,没完没了的。
但外资真的做起来,跟他们说的完全是两码事。在以往的上涨中,通常是外资先停止买入,接着是是国家队不买了,然后是机构不买了,最后才是散户再冲一段,震荡,再往上走结构化的行情,最终行情终结。
二,真正的重点
所以外资的动作实际不用太在意,而整体机构的动向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今天怎么波动,只要机构还在积极参与。行情就没有问题。
虽然道理很简单,但由于机构动作和散户、游资是混在一起的,导致关键的机构参与和机构撤退,多数人看不清楚。
虽然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比如安克创新这只股票,只要去观察「机构交易特征」,就能发现,该股从8月12日开始「机构库存」数据就持续出现,说明机构在8月12日之后开始积极参与持续到现在。而走势上,该股少有长阳大涨,并不引人瞩目。但橙色的「机构库存」数据呈现不断增加的状态,说明机构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强,所以哪怕股价一波三折,但最后股价都能逆势涨上去。这就是机构制造独立行情的状态。
而有些上涨的股票,就像下图这种,涨着涨着,都创新高了,但同样用系统观察「机构库存」数据,明显在上涨中消失。结果突然就暴跌了。而暴跌之前看上去是加速上涨,但实际橙色「机构库存」数据已经消失,机构资金不愿意积极参与了,所以短期一旦下跌速度极快。
接下来,上面两种股票都会大幅增加,关键还是机构是什么动作,看清之后,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