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港交所“股王”,花4亿布局电商后,宣布回归线下
创始人
2024-10-09 21:31:13

文 | 电商在线

当无数女生因为换季干燥在网上搜着各类面膜时,一个熟悉的品牌,默默离开了线上。

9月30日,美即多个线上官方旗舰店发布通告,表示停止接受新订单,并将于2024年10月30日正式闭店,之后会员积分清零。

00后和05后或许对美即这个品牌有些陌生,但对80后和90后而言,美即堪称青春时期的美丽启蒙者:10年前,美即就靠着湖南卫视的一条条广告,把“停下来,享受美丽”这句广告词植入无数年轻女孩的心中,让无数人第一次接触了面膜。

关于“美丽”的生意,向来有着庞大的市场。

靠着“单片面膜”和屈臣氏渠道,美即快速崛起,成为了“中国面膜之王”,又于2010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超额认购784倍,成为当年港交所当之无愧的“股王”,其2012年的销售额就突破10亿元,在中国面膜市场的份额占比也高达26.4%,堪称傲视群雄。

只是,好景不长。2013年,欧莱雅以65.83亿港元(当时约合51.5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即,这笔当时中国日化市场最大的收购案,却没有让美即的辉煌延续:2016年,一叶子超越美即,成为中国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品牌,随后,御泥坊、膜法世家等国产面膜品牌纷纷超越美即,众多海外面膜品牌加入混战后,美即的声量越来越低。

美即错过了太多次机会,也走了不少岔路。而今,在中国这个电商市场竞争最激烈、增长最迅速的地方,美即选择关闭自己在几个主流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回归线下,颇为让人唏嘘,也让人有些不解。

昔日的“中国面膜第一品牌”,能在线下实现一次翻身,还是和众多网友感慨的一样,终将成为下一滴“时代的眼泪”?

屈臣氏里崛起的港交所“股王”

十几年前的美即,算得上是美容达人必备的护肤品牌,也是众多年轻女性心中的护肤风向标。

美即2013年的电视广告

在播客上写文章、通过微博传达护肤心得的初代网红达人们,推荐的商品中必有美即的面膜;众多年轻人守着观看偶像剧和综艺的湖南卫视,也频频播出美即面膜的广告,广告中优雅精致又文艺的都市女性把美即面膜捧上新高度,一句“停下来,享受美丽”的广告词,更是让美即面膜成了不少女孩心中“成长独立”“美丽自信”的标志。

一条条广告和一场场营销,让美即快速打入消费者的内心,而美即,也是面膜从“特殊护理品”向“快消品”转化的关键角色。

2003年,美即品牌在广州创立,这一时期,正是国内市场的起步期——1993年,SK-II推出了第一片现代贴片面膜,1998年,这款面膜被引入中国。2001年,中国企业可采在国内推出了第一片无纺布面膜。

美即的创始人佘雨原,曾是可采的代理商,为可采撰写软文、输出概念,也是在这时期,佘雨原对中国面膜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2000年初,国内众多药企成功上市,带动了线下药店的发展,而OTC渠道需要美容功能产品,中国品牌的面膜也借助OTC渠道,避开SK-II、OLAY等国际大牌,实现突破。但走OTC渠道,让面膜在中国成了“特殊护理品”。

佘雨原在离开可采后,就开始思考起如何把面膜变成“快消品”,他选择的道路,就是通过屈臣氏渠道和推出单片售卖模式。

当时的屈臣氏门店只有50家左右,但选址都在人流量较大的一二线城市商圈,并且店内售卖的产品大多是针对年轻女性的护肤美容产品,被称为品牌“造梦工厂”,佘雨原也因此选择从屈臣氏起步,“不进屈臣氏的话等于你的策略、实施就会走形。如果先做沃尔玛,或者先做家乐福,都不能支持其快消化与护肤品专业化的结合,只有屈臣氏能做到这点”。

同时,佘雨原还发现,每盒面膜动辄50元左右的单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销售,消费者往往会因为较高的价格犹豫。为了更符合“快消品”的概念,佘雨原将美即面膜从4款调整为15款,把盒装售卖变为单片装售卖,全部按每片8元的价格上市售卖。

佘雨原的选择,算是踩上了时代的风口。

2003年左右,屈臣氏发力扩张,并且在2005年开出了第100家分店,在2011年开出第1000家门店。借助着屈臣氏的美即,销售额也快速飙升,不断抢占着中国的面膜市场。

2010年,美即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超额认购784倍,成为了港交所的“股王”,也成为了第一个在港股上市的面膜公司,堪称当之无愧的“中国面膜大王”。

花4亿做电商,被52亿收购,美即“停下来”

不少国货护肤或是美妆品牌都逃不开“上市即巅峰”的魔咒,但美即的上市只是辉煌的开始。

上市两年后,美即达到了历史巅峰。

财报显示,美即在2012年的销售额突破13.49亿港元(当时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05亿港元(当时约合1.64亿元人民币)。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当时美即在中国面膜市场的份额高达26.4%,是一个断崖式的存在。

快速增长的美即,还瞄准了线上渠道。2013年5月31日,美即控股公告宣布,以4亿元收购百库科技,而成立于2009年的百库科技正是美即的电商代运营服务商。同年,淘宝开始All in手机购物平台,线上购物快速发展,美即的这一步在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可以说是踩中了下一个风口。

在押注线上渠道没多久,美即又获得了国际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青睐。2013年8月,欧莱雅以65.83亿港元(当时约合51.5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即,这是当时中国日化市场的最大一笔收购案,也让美即的股价再次疯狂上涨。

但被国际化妆品巨头收购的美即,很快走起了下坡路。

对于美即的没落,一直有不少人认为欧莱雅收购美即是为了给自己的品牌“让路”,但从欧莱雅当时的布局和对美即的操作来看,欧莱雅确实将美即“视如自出”,给出了不少协助。

在收购美即后,欧莱雅请来国际设计大师原研哉修改了美即的LOGO,将其变得更加具有“国际范”,随后又成立面膜专研中心,不断推出新品,还在当时最火的网红papi酱视频中插入美即广告。

种种操作,却终究水土不服。

欧莱雅收购美即,本是瞄准了中国的下沉市场: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品牌大多走着中高端路线,收购美即算是填补了空缺。在这一策略下,美即顺应着欧莱雅的渠道下沉策略,开始开辟二三线城市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同时不断发力电商。

美即的线上销售成绩也颇为亮眼,2014年天猫双11,美即卖出了750万片面膜,单品类销售3600万元,位列整个面膜类目的第一,美妆第二。

但把目光转向线下,美即正在面临不小的危机。

线上五折,线下却“难得打折”

一方面,是线上电子商务的折扣价格影响了线下渠道的销售。

在社交平台依旧能够搜索到,2017年前后,美即天猫旗舰店20片装面膜套组的折扣力度能达到近4折,而线下几乎没有优惠。安徽爱心美业连锁管理机构负责人曾表示,“巴黎欧莱雅在魅力联盟(某化妆品专营店)里能够做到8折销售,美即的折扣没有变化,物料和服务上也比不上”。在销量降低、价格混战的情况下,美即的线下销售额直接锐减;

另一方面,则是微商渠道崛起和众多面膜品牌的“围攻”。

随着美即的成功,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国产面膜品牌,众多日韩面膜品牌也加注中国市场,而2014年微商的快速发展,更是进一步推动面膜的市场教育和渗透率。2006年成立的御泥坊,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两轮融资,并且从2015年7月开始入驻屈臣氏,从线上向线下渗透;通过微商渠道快速发展的“面膜微商鼻祖”俏十岁,在2014年号称年回款过10亿元;2015年,主打“新鲜面膜”理念的一叶子快速崛起,随后靠着影视剧植入,邀请当时顶流明星鹿晗代言等营销手段,快速打入年轻人市场……

一叶子和当时的“顶流”鹿晗

线上线下难平衡,又遭众多玩家围攻的美即,很快没了声音。

2016年,欧莱雅集团财报数据显示,美即在2016年上半财年亏损2.13亿欧元(当时约合15.8亿元人民币),星图数据统计,2016年,美即的市占率跌到了2.1%,不及巅峰时期的一成。同年,一叶子超越了美即,成为了中国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

两年后,美即宣布退出屈臣氏,离开了这个自己崛起的渠道,也慢慢从消费者视线中消失,曾经让消费者“停下来,感受美丽”的品牌,这次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重回线下,美即终成时代的眼泪

从线下到线上,又在今年宣布从线上到线下,美即此举,被视作抛弃了最大的市场。

面膜市场依旧在快速发展,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面膜)的市场规模能达到271.8 亿元。庞大的规模下,是快速增长的线上市场。

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以2023年1—9月面膜市场的销售情况为例,面膜市场线上线下渠道的销售额几乎各占一半,而线上销售的比重持续攀升,消费者倾向于在线上购买面膜,而线上渠道中,销售额贡献率最大的为淘系平台。

美即的天猫旗舰店有着388.3万粉丝,而现在店铺显示已经被关闭,京东、抖音等平台上,美即的官方旗舰店也已经关闭或者无法查找,美即几乎是离开几大主流电商平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不知道以后“还能去哪买美即”。

重回线下,可能是美即的一步险棋,但也可能是被欧莱雅抛弃的前奏:近一年来,美即在上新方面已经没有太多动作,最为出名的还是曾登上李佳琦直播间的“奶皮”面膜。

在美即沉默的时间里,国产护肤品牌则不断内卷。

早C晚A、玻尿酸、刷酸等概念兴起,“无功效不护肤”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护肤理念,范冰冰靠着明星光环做面膜,众多面膜品牌借助着直播间和网红达人抢占市场,敷尔佳、巨子生物等企业则乘着医美发展的东风快速占据市场……几乎每个护肤品牌,都有着面膜这个品类的产品,美即这样专注面膜的品牌,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面膜这个美丽生意,不再是二十年前的样子,竞争激烈的市场,总有玩家要被淘汰出局,曾将面膜带进“快消品”行业的美即,也已经不能让消费者再次为自己“停一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分钟了解!Ruler辅助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样看出Ruler开挂开挂没,以及Ruler怎么看出来是开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
一分钟了解!WePoKerP辅... 一分钟了解!WePoKerP辅助器!其实到底真的有挂的(有挂教程)-哔哩哔哩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
一分钟了解!pokerist辅... 您好,pokerist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29290261】很多玩家在这款游...
一分钟了解!aapoker辅助... 您好,aapoker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29290261】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量化人才市场的“冰与火” “只要是出类拔萃的资深量化研究员,我们愿给百万级别年薪与丰厚股权激励。”一位百亿级量化私募市场部负责...
首批10只上市,首日成交额超8... 7月1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上市。从上市首日成交情况看,成交额合计超过800亿元,其中鹏华...
当下的银行股处在什么热度 本轮银行股股价普涨的幅度明显超过了业绩增幅,即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估值水平的持续提升,是配置资金大规...
688585,复牌7连涨停!这... 本月以来已有7家上市公司公告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并完成复牌,股价走势出现分化。 昨晚山科智能公告称,...
2025年黄金珠宝标杆企业组织...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黄金珠宝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报告共计:48页 2025年黄金珠宝行业呈现诸...
纳斯达克2025上半年IPO热... 在2025年的上半年,纳斯达克交易所见证了IPO市场的显著回暖,总共有142家企业成功上市,筹集资金...
净利下降七成 洽洽食品如何破局 “瓜子大王”洽洽食品交出自2011年上市以来净利润跌幅最大的中期财报。近日,洽洽食品发布业绩预告,预...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迈科网络登龙虎... 每经讯,2025年7月17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迈科网络(874166,收盘价:8.8元)登上龙虎榜,...
山姆守不住中产的脸面了? 文|壹度Pro 最近小红书的用户们,因为“一颗巧克力派”,对素有“中产标配”的山姆会员店发起了“讨...
每日收评创业板指涨超1.7%逼... 财联社7月17日讯,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
原创 7... 周四,沪深A股主要的大盘指数多数时间震荡,午后小幅度上涨。盘面上看,多数个股上涨,跌停6家,人气不错...
外卖钱难赚?美团“摊牌”了!淘... 当盛夏的热浪席卷城市,一场比天气更炽烈的即时零售“三国杀”正硝烟弥漫。上个周末,美团公布的日订单先是...
科技金融添新引擎 科创债ETF... 在政策层面,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科创债ETF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证监会在《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
赣锋锂业5000万再成立新公司... 集邦光储观察获悉,企查查显示,7月15日,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锐,注册资...
曝出大瓜的博时基金,把基民亏哭... 众所周知,金融业普遍高薪,尤其是基金公司更是收入高得吓人。 高薪“惨遭”曝光,博时基金又火了 基金公...
【财经早晚报】杭州上城区财政局... 今天值得关注的国内外新闻有: 1. 特朗普说可口可乐要改配方了,官方回应:谢谢,但没说改 2. 专访...
“二代”戴聪棋接棒董事长,豪尔... 文/乐居财经 靳文雨 近日,豪尔赛(002963.SZ)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再度将这家照...
特朗普:对日本征收25%关税,... 每经编辑|杜宇 据央视新闻7月17日消息,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6日表示,美国可能会按照...
“中国将对制造芬太尼的人判死刑... 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表示,他认为中国将很...
金证股份:香港卓信科技为券商银... 证券之星消息,金证股份(600446)07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科创债ETF鹏华(551030... 7月17日,随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的集体上市,科创债ETF的关注热度攀升至新高。据Wind数据显...
黄仁勋首次亮相链博会,称AI的... 红星资本局7月16日消息,今日,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出席第三届链博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盘中必读|今日共66股涨停,三... 7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43%,创业板指涨1...
原创 5... 欧洲议会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作出了“违法”的认定,并指责这种行为毫无合理性。对此,中国驻欧盟...
张雪峰公司布局会展行业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峰行会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闽,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