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外号工业味精、工业黄金、工业维生素,按照真实可利用性和开采率,稀土比黄金还稀有。
1949年,美国在加州发现了芒廷帕斯稀土矿,其储量之大位居当时世界之一。1927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首次发现白云鄂博主峰铁矿,1949年经地质调查,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90%,没错,近乎垄断性的地位,相隔万里,两个世界级矿产在同一年启动。
1963年,中国稀土业会议召开,考虑到缺乏重工业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对稀土技术的缺乏,会议决定“以铁为主,综合发展”,将矿产中的稀土资源封存到尾矿中,等到技术成熟再启动。
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往往不如意,当时的中国没有稀土生产工艺,但有稀土使用需求,只能把稀土低价卖给美国,再高价买回美国提取好的稀土,不止美国,当时所有手握生产技术的国家,都对中国实施了技术封锁,拥有世界第一的瑰宝矿藏,但只能高价进口稀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口号在那个年代是无比沉重的事实。
直到徐光宪,这个中国化学狂人的出现,徐光宪是中国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为了打破几个强国对稀土技术的垄断,1974年,徐光宪发明稀土串级萃取技术,分离系数打破世界纪录,中国不仅一举打破了技术封锁,还站在了世界之巅,研发出世界顶尖稀土技术。
1990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民营企业不再主张“自立强国”,利润最大化成了企业的追求,再加上美国又出台方案,要求停止开采本土稀土,转而向中国购买,然后大量储备,等到中国没有时再高价卖回去。
从1990年开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大量抢购中国的廉价稀土,存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他们成立联盟,当中国稀土企业低价竞争时,他们就疯狂抢购,当中国稀土价格上涨时,他们又联手停止购买,逼迫这些小微企业继续竞价生存。中国稀土最终成了国际市场大白菜,再加上徐光宪研发的串级萃取技术外泄,更是对中国稀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十倍,美日欧国家引诱部分稀土企业和犯罪人员进行稀土走私,导致大量国家资源外泄,比如2006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中国稀土进口量比中国海关的出口量高出35%,三分之一的出口都是走私盗挖。
1990年之前,中国的稀土储量占全世界90%,但到了2006年,中国稀土占比只有37%,百年大计真的要毁于一旦?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民族,此时有另一群中国人正在黑夜中行军,救亡图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无数国企前赴后继,整合全国产业,吸纳并购中型企业,清退小型企业,终结稀土产业长期存在的散乱现象,最终为中国稀土产业大战,铺出一条血路,
2010年8月,第三次中日对话时,日本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仅仅一个月后,钓鱼岛事件爆发;2020年9月,中国将稀土出口配额直接下调72%,同时启动新一轮监管行动,严查稀土走私及盗挖,所有稀土企业自发停止对日本的稀土出口,中国第一次稀土大战就此打响。
当月,全球稀土价格暴涨,冲到历史最高点,日本的两大经济支柱,汽车和电子产业都需要稀土,而日本本土没有稀土,95%都来自中国进口,中国宣布下调配额的同月,日本两大产业集体跌停,同时,远在世界的另一头,欧盟整个工业体系中,超过4%的产值受到影响,50万个就业岗位动摇。两个星期后,日本悄然投降,日本表示,中国的稀土禁运可能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尽快恢复日中关系,尤其是经济交流。
中国第一稀土大战以中国完胜结束,但这次大战不过是收复国内的失地,真正的敌人到第二次稀土大战,才真正下场。
2010年,美国贸易官员不断对外放风,表示将把中国告上WTO,以此对中国的稀土战略施压。2010年11月,欧盟建立合作组织对抗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除了国际舆论施压,美日欧还开始尝试重建本土产业链,降低中国的影响,欧盟积极展开外交政策,和巴西、越南、澳大利亚等几个稀土国进行会谈,签订了大量意向合同,日本则发布了稀土进口战略,要求促进进口多元化,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从90%下降到50%,整个稀土国际市场杀机四伏,所有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2011年,中国的稀土配额持续缩紧,2012年3月13日,美欧日一同将中国起诉到WTO,第二次稀土大战就此开始,2012年7月23日,WTO成立专家组作为此案的裁决机构,经过两年权衡,2014年3月26日,WTO发布了一份257页的报告,核心结论是,出口配额不是防止走私或非法出口的必须办法。当天,WTO裁定中国败诉,这个结果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极其虚伪,回望历史,最先限制原材料出口的是西方国家,所以说其实是美日欧的势力挟持了WTO裁定中国败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虽然要遵守WTO的裁决,中国却自有应对办法。2014年5月,中国宣布将稀土出口关税上调十倍,同时出台“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关税+证件”,两个大棒一起挥舞,再加上国内六大稀土集团的持续整合,即使配额制度取消了,稀土产业也没有重演当年的疯狂盗采。
第二次稀土大战,美日欧强迫中国取消了配额制度,中国用整合手段防止了稀土再次滥采,双方都达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打成平手。
在智库的报告中,稀土研究人员写道“中国是全世界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中国在稀土储量和产量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在中长期内这种格局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短短65个字,中国花了二十年写下,从徐光宪用萃取法叩开中国稀土大门,到无数国企黑夜行军吞下整个产业链,再到中国资本出海鏖战建立战线,三代人勠力同心,二十年联合抗敌,终为中国稀土产业,铸下一座丰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