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前首富,无力回天
创始人
2025-03-06 12:03:54

文| 巨潮 老鱼儿

“黑龙江第一股”造假案,震动市场。

先是2月28日晚间东方集团公告,中国证监会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 2023 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更糟糕的是,公司虽已于前期推进预重整,但根据相关法规,东方集团“不具备作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的情形。因此,公司还存在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

这就意味着,若最终认定退市,东方集团连“重整重生”的机会都不复存在。

3月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头条通报“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进展情况”,这进一步坐实了对于投资者们来说,未来最坏的结果。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多元化

东方集团的发展,曾经是东北企业发展和转型的旗帜之一。在它成长的历程中,有着太多东北企业时代的烙印。

1978年,不甘心一直做一个泥瓦匠的张宏伟,展现了东北人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他从农村奔赴哈尔滨,立志要干一番事业。

创业初期,张宏伟带领员工先后组建了9家公司,主要业务为建筑、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经贸等。可以说,从创业之初,东方集团就有着多元化的基因。

在那个三百六十行,行行待振兴的年代,几乎是只要敢闯就能“捞金”。多管齐下就意味着多“捞金”,多元化业务模式的加持让张宏伟的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名气也是水涨船高。

其中,就包括哈尔滨东方建筑公司。这个以建筑工程为主业的公司,不仅成为张宏伟成为第一桶金的主要来源,也成了东方集团的前身。

张宏伟早年做建筑工程起家

在那个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的岁月里,东方集团也很自然地就被树立成时代中的“先锋民企”。

1988年5月,经黑龙江省工商局批准,由6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东方企业集团。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企业集团公司;

1989年4月,东方企业集团成为全国股份制改造首批四家试点企业之一;

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东方集团为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试点企业。

东方集团最瞩目的时刻,当属1994年1月6日。那天,国家体改委、中国证监会批准东方集团公开发行社会公众个人股4000万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让东方集团不仅成为“黑龙江第一股”,更是中国首批股票公开发行的民营企业之一。

上市后的东方集团,多元化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

199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东方集团财务公司,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第一家拥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牌照的企业集团;

1995年,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试点,投资参股锦州港,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成为首家控股大型港口的民企;

2000年,成为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三大发起股东之一;

2001年,参股民族证券,为其第二大股东;

2009年,组建农业板块,成立东方粮油有限公司。粮油业务逐渐成长为公司最大业务板块;

2010年,联合能源收购英国石油公司巴基斯坦全部资产,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外资石油勘探与生产企业;

2012年,国开东方城镇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正式进军房地产界;

2019年,联合能源以近10亿美元收购科威特能源公司,正式进入中东北非能源市场,在伊拉克和埃及拥有6个资产。

东方集团官网上介绍,集团业务涉及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金融、港口交通、新型城镇化开发四大产业板块,总资产规模近500亿,净资产逾200亿。财务数字则显示,自1994年上市到2018年,东方集团营业收入从1.34亿元增长至145亿元以上,24年间增长107倍,净利润则是从0.41亿元增长至最高超过10亿元。

张宏伟利用多元化与大规模的收购整合,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东方系”,以黑龙江企业的身份,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02 “做乘法”

业内流传,张宏伟对资本有着狂热的迷恋。

他的金句之一是:“资产经营等于是在做加法,资本经营却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

这句话乍听上去没毛病,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容易被资本的幻想所迷惑,甚至是击倒。

1994年,东方集团上市后,短短2个月股价就涨超80%。这让张宏伟以“东北首富”之名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也让他尝到了资本的甜头。

这可以被视为张宏伟在资本运作上的初战告捷。

第二年锦州港改制,张宏伟以1.4亿元入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到1999年,锦州港成功上市。

东方集团是锦州港第一大股东

在这一年,张宏伟还有一个大动作: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准备上市,张宏伟毫不犹豫斥资入股,占股9.42%,一度成为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

当时,前三大股东除了张宏伟之外,还有另外两个资本大佬。“泛海系”的创始人卢志强和“希望系”的掌门人刘永好。

有意思的是,在1994年东方集团上市那年,张宏伟是《福布斯》富豪榜第二名,而第一名正是刘永好。中国排名前二的富豪,同时掌舵一家公司,也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观之一。

1998年,张宏伟还入驻了港股联合能源,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张宏伟四处的资本围猎中,“乘法效应”确实一再显现。

锦州港上市之后,他的股权价值大涨翻倍;民生银行上市之后,东方集团持股参考市值最高达到过90亿元;收购的联合能源,也一直被称为“东方系”的摇钱树。

“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张宏伟“做乘法”的经营逻辑一度顺风顺水,这也导致企业在实业和资本之间却越来越偏科。

2015年开始,东方集团的净利润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19年开始,其营业收入也开始下行。2020年开始,公司的业绩数字就开始出现逻辑混乱的状态,如营收大幅增加但净利润大幅减少,或者营收变化不大但净利润直接报亏损。2023年则出现了突然间的营收巨降。

2021年至2024年,其净亏损分别是17.19亿、9.96亿、15.57亿。而根据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去年净亏损8亿元~12亿元。

业绩溃败的背后,是东方集团主营业务的全面受挫。

比如核心业务包括大米、油脂、豆制品加工及农产品供应链,但近年来市场需求低迷导致收入锐减;房地产业务因为处于行业周期底部,遭遇了巨额亏损与资产处置失败,长期拖累业绩。2021—2023年,多个地产项目因市场下行未能如期销售,资产减值损失激增。

这时张宏伟在资本操作上获得的财富,早已无法堵住实业经营上的缺口。wind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东方集团的投资净收益合计为约151亿元,年均15亿元。但从2021年开始,投资收益降至8亿元以下,2023年仅为4.28亿。

03 难回天

东方集团的财务造假,实际上并不是将亏损做成盈利,而是把已经变得极其难看的财务数据,做成了看起来没有那么难看的效果。

证监会披露信息显示,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这意味着,尽管这四年公司累计亏损已经超过40亿元,但实际情况要远比这个数字糟糕得多。只是在情况彻底明朗之前,投资者们对于其中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得知。

2020年初,东方集团股价约在3.4元,在财务造假信息公布之前,其股价在2.3元左右,涨跌仍算是在正常范围之内。造假信息发布之后两个工作日,东方集团均一字跌停。

东方集团股价表现(自2007年至今)

在财务造假的几年时间内,张宏伟等管理层也做了许多操作,但效果微弱。

比如,2024年3月,东方集团甚至以“补充流动资金”为由挪用了6.29亿元募集资金,但今年2月却公告,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公司预计无法按期将上述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2024年6月,东方集团就已经公告称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集团及子公司在东方财务公司的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随后,张宏伟发函承诺,将在未来3—6个月内化解东方财务公司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但截至目前该承诺并未履行。

东方集团已经将99%以上的本公司股权、97%以上的民生银行股权和58%以上的锦州港股权进行了质押。2024年12月,东方集团又公告,张宏伟将质押其持有的联合能源18.57亿股解决公司相关债务问题。

当亡羊补牢已经无济于事的时候,一地鸡毛将不可避免。

截至2024年6月底,东方集团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约74亿元。再加上在招商银行、龙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到期未偿还本金合计已超17亿元。接近百亿的债务,已经是东北首富无法移动的大山。

当年的黑龙江明星企业,东北地区的标杆民营企业,如今已经彻底人设崩塌。这不禁让人感慨“物换星移几度秋”。

一手打造东方系的张宏伟,曾经的“东北首富”,如今已经彻底无力回天。

像这样的首富和前首富,不知道还要出现多少个,才能彻底清理掉过去几十年中国民营企业野蛮成长所形成的代价,和那些摩天大厦背后的断壁残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尚品宅配2024年营收37.8... 4月29日,尚品宅配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尚品宅配实现营业收...
实探“即买即退”商店:深挖入境... 步入北京SKP,由中英双语印制的“退税商店”标识随处可见。在一层服务台处摆放着不少宣传册,以中、英、...
南都电源(300068)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南都电源(300068)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鸣鸣很忙赴港IPO:万店规模下... 踩准消费者对“实惠”的朴素需求,接住加盟商对“靠谱”的创业期待,当鸣鸣很忙成为社区的生活驿站,当“让...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激发入境消费,... 截至收盘,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0.03%,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下跌0.02%。 近日,商务部等六部...
亏损翻倍!这一激光大厂净利恶化... 4月29日,德龙激光发布年报,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答卷。其营收同比增长22.93%至约7.15...
悉尼房东风险地图出炉:这些地区... 据RealEstate4月27日报道,近期研究显示,尽管西悉尼和新州偏远地区的房产因 高租金回报率吸...
大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解押及再质...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
商务部:积极推动汽车、家电、3... 4月28日,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
秦洪看盘|上市公司业绩“排雷”... 蒋立冬 AI 图 延续着近期窄幅震荡的拉锯走势,周三沪深两市的主要股指波澜不兴。不过,小市值品种渐趋...
大连:优化融资环境 助力民营和... 大连4月29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连金融系统强化货币...
北京百亿地王,没有火药味 文/北京进深 林振兴 4月28日,朝阳又放大招,第四次打包地块开拍,起始价126亿元。 外界吃瓜群众...
韩华海洋订单饱满,却遭KDB减... 据路透社消息称,韩国产业银行(KDB)拟出售其持有的韩华海洋(Hanwha Ocean)股份。据《每...
*ST阳光一季度营收7308万... 4月29日,*ST阳光披露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ST阳光实现营业收入7308万元,归母净利润...
量化女将田汉卿退休谢幕,一手搭... 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闫军)公募行业又见投资大咖退休,这一次是量化投资女将田汉卿。 4月29日,...
中信建投一季报:扭转“降收”局... 4月29日,中信建投证券披露一季报。数据显示,中信建投证券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9.19亿元...
大规模解禁潮将至!“高处不胜寒... 老铺黄金自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以来,每股股价从发行价40.5港元一路飙升至800港元附近,涨幅...
兆威机电vs 雷赛智能:灵巧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国内两家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兆威机...
河南队官宣南基一下课 葡萄牙主...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今天河南俱乐部官方宣布:经俱乐部与南基一(NAM KI-IL)先生协商一致,...
百果园招牌吸个椰子销量突破25... 在全球农业合作日益紧密的当下,优质农产品的跨国流动,不仅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风味传递...
剑指50亿销售目标 汤沟酒业开...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魏静 □ 王若卉)4月27日,以“新机遇共未来”为主题的2025汤沟两相和酒业合...
富邦控股集团总裁宋凌杰:当好“... 4月25日,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富邦控股集团董事长宋汉...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5年第一... 2025年4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00939)公布了...
2024业绩大变脸!八家上市公... 记者 余以墨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因业绩预告“变脸”引发市场关注。随着年报审计深入,华西能源(00...
北财大课堂不是正规的投顾公司,...   北财大课堂不是正规的投顾公司,不实宣传,夸大宣传诱导交费!  北财大学堂(北部资产)虚假宣传,欺...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予担保,担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带责任担保、股权质押、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方式,每笔担保金额及担保期间...
广发银行选举蔡希良为董事长 4月29日,广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4月28日,该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蔡希良为董事。同...
元琛科技(688659)3月3...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元琛科技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781.0户,较12月31日...
林业遭遇30年最大危机!出口大... 当前,瑞典的锯木厂、纸浆及造纸生产商正遭遇着高成本与低需求的双重挤压,这一局面给整个瑞典林业产业带来...
拉芳家化(603630)3月3...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拉芳家化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万户,较12月31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