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发放消费券能够有力提振消费,但不少老年人却‘抢’不到,也不会用!”消费券这一能撬动消费的政策工具,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对于如何激发银发族的消费潜力,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3月10日《工人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此前,各地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消费券作为激发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这一波消费券的发放潮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众多银发族在抢夺、使用消费券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甚至有不少老年人根本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接入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正视老年人群体在消费券使用上的困境。由于不少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操作不熟练,甚至根本不具备使用条件,导致他们在面对线上发放的消费券时往往束手无策。即便有些老年人能够勉强操作,但在与年轻人“拼手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也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不仅剥夺了老年人享受政策红利的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券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针对这一问题,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发放纸质消费券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既实用又贴心的解决方案。纸质消费券的发放可以直接在老年人常去的商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进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老年人方便、及时地获取到消费券,也能够有效避免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遭遇技术障碍。同时,纸质消费券的直观性更强,老年人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和使用。
除了发放纸质消费券外,丰富消费券的类型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关键。通用消费券虽然使用范围广泛,但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刚需的专项消费券。比如食品、日用品、水电费、公交地铁乘车等,这些方面的消费券可以直接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