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拥抱DeepSeek的大模型“六小虎”来了!
“后DeepSeek时代,产业大模型在加速落地,AI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AI。从美国的ChatGPT时刻到中国的DeepSeek时刻,零一万物决定做全面拥抱DeepSeek模型的第一个‘六小虎’。”3月17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等媒体采访时,零一万物创始人及CEO李开复说。
当日,零一万物正式发布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并宣布可提供企业级DeepSeek部署定制解决方案。
率先拥抱DeepSeek
回溯来看,2022年末ChatGPT一鸣惊人,打响了“百模大战”的发令枪,“六小虎”(智谱、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百川智能、阶跃星辰)在这一时间点前后陆续成立。其中,零一万物成立于2023年5月,由创新工场董事长、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创立。
但当下DeepSeek的异军突起,大有终结“百模大战”之势。在此冲击下,“六小虎”是继续自研基座模型,还是更重AI应用?
据记者了解,零一万物已经不再投入万亿以上超大参数基模,主要做中规模尺寸、性价比高的模型。
李开复表示,AI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AI,行业亟需实现“性能x性价比”的AI。后DeepSeek时代产业大模型正在加速落地,越来越多产业将会拥抱大模型,零一万物以开放的态度选择“模型自由”,除了自研Yi模型,更开放企业客户选用市场上性价比佳的优异模型。
“开源力量+中国实力,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但是中国和中国人的骄傲,它也带来了底层模型训练更清晰化的终局——开源必将胜出。”李开复认为,大模型的格局将从 比拼底层模型的技术指标,走向拥抱开源的底层模型,进行商业赋能。
在李开复看来,2025年是AI-First应用爆发年,也是大模型厂商的大考年。创业者必须尊重商业规律,回归商业本质。未来大模型行业竞争,不再单指基座模型性能的比拼,更是有关中台到应用的能力,重点是模型能否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做底层模型的创业公司,还有没有机会?零一万物COO黄蕙雯认为,这需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燃料”。“不能说没有机会,DeepSeek也是一个创业公司,这还是看各个公司自己的功课和抉择。”
大模型ToB应用的爆发年
在商业化上,零一万物在ToC、ToB上有多种尝试。黄蕙雯介绍,ToC国内已有部分产品,大厂基本占据主导地位,获客成本非常高,纯文字的AI很难形成差异化优势。在海外,某些ToC品类的用户体量不一定大,但用户付费意愿非常高,因此零一万物在海外市场有稳健增长的C端产品。
B端市场上,在黄蕙雯看来,国内B端需求非常旺盛,但是还做不到即插即用。“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需求非常旺盛。我们有信心说,今年是大模型ToB应用的爆发年。企业入门级的需求是把大模型用在某些具体的流程场景,可以做自动化、降本提效,与此同时,整个行业智能化的转型则是巨大的赛道。”
不过,此前也有不少大模型企业切入ToB业务,但成效并不明朗。李开复认为,过去大模型行业ToB碰到挑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ChatGPT时刻,模型赋能企业,带来的价值不够大;另一方面,过去是模型厂商大幅砍价去争招标,最后厂商都赚不到钱。
今天的差别是,企业客户“觉醒”了。经历过DeepSeek时刻之后,企业对大模型赋能自身业务抱着很大希望,也愿意在自己的公司去尝试接入,并且用在更核心的业务场景。
然而,在将DeepSeek落地产业过程中,现有的企业解决方案普遍存在着部署难、应用难、定制难等三大核心痛点,当前市场上尚未形成能够系统性解决上述痛点的完整方案。
因此,针对DeepSeek模型私有化专业部署的市场痛点,零一万物推出了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基于这一平台,零一万物提供企业级DeepSeek部署定制解决方案,涵盖了DeepSeek模型部署、应用实践以及模型微调工具。
至于零一万物的商业化成绩,李开复透露,零一万物ToB的商业模式非常良性,2024年有超一亿元收入,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就接近了去年全年的收入。
作者:孙小程